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雪

黑龙江省鹤岗市宝泉岭中心医院局直分院检验科154211

【摘要】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的有效控制,一方面能够有效避免影响因素对生化检验工作数据造成影响,使检验信息与结构更加真实有效,以便为后续临床医疗工作的展开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凭借检验质量控制措施,更能够有效降低误诊与漏诊等问题出现概率,以便维护患者基本的健康权益。本文基于生化检验工作前、中、后三个阶段的质量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期望为后续生化检验工作提供良好参照。

【关键词】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生化检验是现代临床诊疗工作的重要数据采集渠道,也是影响诊疗工作质量的关键要素。在生化检验期间,若是受外界不同因素的影响,都会对实际数据检验的真实度与准确性带来影响,不但无法为后续诊疗工作提供参照,同时也极易造成漏诊与误诊问题。故而,为避免对临床诊疗工作造成误导,生化检验人员必须重视各类质量影响因素,以便加强质量管控。

一、生化检验工作前的质量影响因素

1.生化标本的采集与运输

进行血样采集时应一针见血,完毕后去掉针头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同时防止气泡入内造成溶血。对于住院患者应尽量避免与输液的同一血管采血,防止因血液被稀释而导致“结果降低”的假象。同时对生化标本的采集应以空腹为宜,考虑到机体物质代谢的稳定平衡状态,通常在进餐12h后进行采取,如此可较为真实地反映样本中TG、GH、GLU等指标的准确物质含量。对于进食后采集的样本,应注意往往存在血糖、甘油三醋的增高无机磷的降低以及氨、尿酸、尿素氮等指标升高的情况。患者如在抽样送检前曾经服用过某些药物,则会导致对实际值造成较大影响,例如有报道称10%的葡萄糖溶液即可影响磷、血糖、K、肌酐等的测定结果,而生理盐水溶液则会对氮、总胆固醇等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其次,在生化样本采集工作结束后,诊疗单位必须及时将样本递送至检验平台,避免过长时间存放对血样细胞活性造成影响,使检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在送检期间,必须确保样品处于无菌运输环境,避免与外界空气接触的同时,还必须确保输送设备经过消毒处理,以避免设备接触对样本造成污染,使生化样本失效。另外,在较长的送检路程中,若生化样本无法在短时间内送至存储平台,则必须将样本存储至低温平台,避免阳光直射等环境对血样细胞活性造成影响,控制在标准要求以内的时限,才能有效缩减生化检验数据的误差。

因为细胞的代谢、光学、化学反应、微生物分解及其蛋白质酶的裂解等诸多因素都将对生化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本环节在多数医院现有条件下可能没有达到上述生化试验要求,由于本环节中人员涉及广泛难以集中管理和规范,造成分析前误差发生的重要因素。

2.标本的接收与存储

为防止接收错误及混淆,检验医师在收到生化标本后必须严格执行核对制度并签收,一旦发现如试管选择错误、溶血、血少、血凝、脂血、申请检验项目等处与标本不符、申请单信息与标本标签不符等影响生化试验检测的不舍格标本或者不合格申请单必须及时退回并说明原因并详细记录,以降低相关生化试验的测定误差。检验医师对采集的生化标本应在试验规定时间内按生化试验操作程序立即进行处理和检测,对不能立即进行检测或需复检的标本,应按生化试验规定不同将其置于合适条件下保存,使其不影响标本检测质量。

二、生化检验工作中的质量影响因素

1.生化检验方法的选择

为满足生化检验质量的要求,对所有生化检验项目必需要选用一个可靠的检测方法,能够体现检验医学的技术水平,能满足患者和医生的需要,有利于保证检验质量。检验方法的可靠性要用实验来评估,还要经过一段实际试用期复验。并参照临床的充许误差要求判断这些特性引入误差的可接受性。主要的涉及内容包括:试验精密度、灵敏度、特异性、分析范围、递质效应、交叉污染、总误差等。

2.生化检验试剂的选择

在选择生化检测试剂过程中,检测人员必须根据检测试验要求判断不同试剂可能对检测工作的影响,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与优化对策,才能使生化检验质量水准得以保障。例如,在选用水做试剂时,检测人员便必须在采集水试剂的过程中,判断水的纯度是否会对生化检验数据造成影响,若存在风险便应该直接配套使用纯水蒸馏设备,以便生化检验质量得以保障。另外,在选用某化学试剂时,检验人员必须明确试剂生产厂家的合法资质,并明确生产文号与审批文化,确保生产流程与生产质量满足生化检验的要求基础上,还需要核对不同批次的试剂是否在元素含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以便生化检验工作数据质量的可控性得以显著增强。试剂通常选用批量形式采购,因此部分试剂需要存储一定时间才能使用,若是试剂存储环境存在问题,同样会对生化检验数据造成影响,因此期间必须寻专人管理,并根据试剂的特性提供管理方案,确保能够在有效期内使用,才能使化学试剂的可靠性得以保障。

3.生化检验操作的影响

遵照操作规程必须严格遵守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操作原则,不得随意操作和任意修改文件内容。如确需修改必须经过一系列科学实验及试验统计处理,证明修改后比原来更精密准确,误差更小。每项生化检验均有操作卡。操作卡内容应包括:检验项目全称及缩写名词、方法原理、对标本的要求、仪器、试剂、操作步骤、线形范围、计算公式、报告方法和单位、注意事项、参考值、临床意义、参考文献、编写者、审校者、建立和使用日期等内容。

4.检验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问质评,室内质量控制系指一个实验室内部对所有影响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控制。目的是检测和评价生化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和稳定性,也可间接评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生化检验工作后的质量影响因素

在标本分析工作完成后,应由检验人员对结果进行复核。这也是分析后质量控制最关键的一环。为避免在报告发送前存在可能的漏项、错项,必须在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对标本进行复查或者与临床联系。出现对生化检测结果有疑问的情况,也应随时同检验科联系以便及时进行核对和复查。实验室还应对生化检测数据合理管理并保存一定时间。对相应的生化检验数据应保存质控和相关记录保存、仪器维修和状态记录保持到仪器使用终身,生化检验数据还应要拷贝至少两份并妥善保存。

四、结语

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但能够为样品的采集与运输提供更全方位的保障措施,避免外界环境对样本造成污染,才能使后续生化检验数据满足精准性要求,同时凭借生化检验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更便于发觉检验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得到解决,为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照。故而,在论述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要素期间,必须明确生化检验各阶段中潜在的影响要素,并提供详细的管理控制措施,才能为后续临床诊疗工作的展开提供更全面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许勇臣.临床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7(27).

[2]何景东.生化检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v.8;No.181(13):127-129+164.

[3]何盛.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7(05):148-150.

[4]石亚旭.临床生化检验影响因素与应对策略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