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 1

人工气道的护理体会

王兰平

王兰平(新疆奎屯第七师130团医院834034)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211-01

在抢救呼吸衰竭时,常需建立人工气道,临场时常用的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现将人工气道患者常见的意外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2011年共进行人工气道24例,其中经鼻气管插管2例、经口腔气管插管10例,气管切开12例,发生套管气囊破裂3例、无名动脉破裂出血2例、气管插管误入右主支气管1例、导管内痰痂形成1例、16例患者气管插管患者有喉头水肿症状。

2.人工气道常见意外及护理

2.1导管误入右侧主支气管,造成左侧肺不张;本组中有1例患者从急诊科行气管插管后转入ICU,发现其左侧胸廓不随呼吸起伏,呼吸音听不到,立即将导管轻轻向外拔出约1cm,边拔边听患者的呼吸音,直至听到双侧的呼吸音对称后,重固定导管。由于右侧主支气管较陡直,导管插入过深易入右侧主支气管,因此要注意导管插入的深度,观察双侧胸廓的动度,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对称,测量并记录插管距鼻尖或门齿的距离。

2.2导管气囊破裂:本组中有3例患者发生导管气囊破裂,均为使用国产金属气管切开套管者。多因气囊未能全部进入气管,部分卡在气管壁切口被环状软骨断面刺破所致;其次与此种套管为金属产品,重复消毒使气囊老化有关。机械通气治疗时若气囊破裂,大部分潮气容积自口鼻漏出而造成通气量不足,患者呼吸困难、呼吸机压低报警,如用棉花测试可发现口鼻或气管切开套管周围有气体漏出,或清醒患者能发出语音,应及时更换气囊或插管。为减少气囊老化所致的破裂,尽量减少反复使用次数,病情使用前均应严格检查气囊充气是否良好。

2.3无名动脉破裂:本组中有2例患者发生无名动脉破裂,均为采用国产金属套管者。第1例患者急性中毒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第14天,突然烦躁、紫绀、呼吸急促、气管导管内喷血,立即吸引,确保呼吸道通畅,急行刨胸探查术,术中见无名动脉破裂,有约0.8cm×0.6cm大小裂口,行无名动脉修补术,该例出血量约200ml,但来势凶猛。例2患者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于气管切开术后第21天,突然气管内涌出大量鲜红色血液大约300ml,立即气管内吸引、输血、止血、手术,终因血压吸入下呼吸道窒息死亡。原因分析:气管切开位置过低,套管固定不牢与气管粘膜反复摩擦,吸痰操作不当损伤气管粘膜或置管时间过长、气囊充气过度所致,尤其国产金属套管系低容量高压气囊、囊内压可达24-33.3Kpa,大大超过了毛细血管灌注压,易发生气管粘膜缺血性坏死,加之感染向前侵蚀无名动脉致其破裂。治疗过程中需充气时宜采用分次小容量充气的方法,且应每4小时放气一次,每次约10分钟,套管固定要牢固,吸痰要轻柔,吸引压力不应过大,切忌上下反复提插吸痰管,如吸痰时发现吸出鲜红血性液,应一边确保气道通畅,一般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通知医生,必要时协助做好止血的准备。若发现导管有明显节律性搏动现象,应警惕动脉破裂出血发生。

2.4导管脱出:由于固定不牢、外力牵拉或插管后患者不能耐受,剧烈恶心、呕吐所致,往往造成窒息,因此导管置入后均应牢固固定,气管切开套管固定的寸带在颈部的松紧以仅容1小指为宜,并系一死结。对气管插管患者各班都应测量并记录插管距鼻尖或门齿的距离,对气管插管不能耐受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剂。导管一旦脱出应立即重新置入。

2.5气管切开套管气囊滑脱:目前国内使用的金属气管套管的气囊是与金属导管互相分离的,如固定不牢有可能滑脱,向前突出阻塞插管内开口,而致患者死亡,因此在使用国产金属套管时,应将气囊缚扎牢固,并将缚扎线引出固定在气管切口外。

2.6导管内痰痂形成:本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内痰痂形成,使用的是一次性硅胶气管套管,气管切开后第9天,患者表现呼吸困难,气道压力升高,经气管内吸引不能改善后更换金属导管,发现此导管前端有一痰痂。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吸入气失去了上呼吸道的加温湿化作用,易导致分泌物结痂,因此要加强呼吸道湿化、及时吸痰,尤其此种套管为一次性产品,使用过程中套管不能取出清洁消毒。对需长期气管切开者,最好选用金属套管。

2.7气管插管可造成喉头水肿:本组气管插管患者中1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喉头水肿症状,拔管后患者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呼吸困难,为防止这种情况,一般鼻气管插管留置时间1-2周内为宜,口腔插管不易超过3天,呼吸衰竭在短期内不能纠正者宜及早行气管切开。拔除插管后要严密观察,加强呼吸道湿化,可用0.9%氯化钠溶液20ml、氟美松5mg配制雾化液,雾化吸入每日4次,以减轻喉头水肿。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崔素雯主编.危重病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