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背景下的康复产业体系构建与应用发展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大健康背景下的康复产业体系构建与应用发展方向

马宏怡叶靖怡

三亚学院健康产业管理学院572022

摘要:让互联网与其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个领域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开展多层级康复服务、康复养老、康复教育等的基础。

关键词:康复医疗互联网+趋势发展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水平稳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

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15年达到8280美元,人口期望寿命达到76.34岁,中国将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指人类发展指数大于0.8)国家行列,这意味着健康会成为中国人的优先选择康复产业发展背景

康复是一门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学科,是医学与残疾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工程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边缘科学,是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结果,是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健康新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常规的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的次重大革新和突破。近年来,康复产业发展成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康复服务逐渐向健康领域扩展。

让互联网与其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个领域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开展多层级康复服务、康复养老、康复教育等的基础。在互联网+下,其辐射背景存在多个方面,其中不乏康复教育、康复养老、康复医疗、康复器械、康复医药、体育康复、健康促进等等

我国康复产业发展现状

由于历史的原因,康复产业在我国的发展较之发达国家为晚。但是,在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推动下,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康复产业发展模式和思路,取得了一定成绩。逐步建立了残疾人康复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康复产业发展模式,构建了定规模的康复医疗机构,推进了社区康复工作,进行了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完善了残疾人康复的社会福利体系。而国外康复产业发展现状:

国外尤其是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康复产业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已建立了适合自己国情的产业发展模式、资源配置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保障体系、机构和社区康复管理模式。发达国家的康复产业发展经验主要表现在:政府政策到位,全社会的康复意识都很强,康复服务与社会福利有机结合,康复医学教育领先,综合医院重视康复医学学科工作,机构规范、设施完善,社区康复广泛开展。

国外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达,国家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较高,国家和社会的康复意识都很强,政府十分重视康复工作,既提供雄厚的资金保障,也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保障。国外康复服务和福利事业有机结合促进了康复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政府般都投入大量资金用来支持福利事业发展,同时社会需求和经济体制支持为康复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外政府康复投入取向分供方投入和需方投入两个方面,政府投入的取向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许多国家越来越注重针对需方投入

国家政策的支持

随着健康中国目标的提出,康复服务在健康服务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康复产业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在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产值将达8万亿元,康复产业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2001年九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重申“发展康复医疗”的决策,各级政府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加大投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2015年,康复产业被列为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重点方向;《2016康复产业发展白皮书》11月16日在深圳高交会上发布,而《我国康复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咨询研究》正在编制。国家的立法、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措施以及社会各界对康复产业的支持,既为康复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激励了康复工作者的积极性,促使我国康复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健康服务,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的康复机构设置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综合医学设置康复医学科(部)、独立的综合或专科康复中心、社区康复共同发展的局面。康复机构的成立和康复服务的开展,使得康复的观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社会公众尤其是残疾人的康复意识普遍提高,更多的人懂得并愿意接受康复治疗和训练,以恢复、改善功能,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康复产业的兴起和现在康复技术的大力推广,形成了一定的康复能力,为康复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在社区康复服务中初见成效。

康复医学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及融合康复医学得到了长足且全面的发展,对于未来应用发展方向简单分为以下几点

(一)康复服务社会化

康复医疗纳入的人群不断扩张,基数增大。大健康时代到来使人们对健康的概念重新审视,对于亚健康的状态也愈加重视,从传统医疗转换为提前预防,越来越多的人健康观念意识的觉醒,使康复医疗越来越大众化,未来跟随国家政策康复医疗可能逐渐同基础医疗相融合,以社区,家庭为服务单位把社区康复保健,医疗预防融为一体,从基层开始打造大健康时代的到来

(二)中西医融合化

我国传统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论是在内容的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是有着自己的体系,同时中医学在康复医疗一些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人类医学进步正处在一个历史与未来的转折关头:一方面,西方医学对人体组织形态结构体系研究,从基因图谱完成就已标志到达顶峰;而另一方面,对人体功能结构体系研究,则表现明显滞后。中医学在千百年实践中,与西医学恰好相反。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医学之发展,寄希望于中西医药学之融合,两者可以取长补短。中医学对现代医学是补充、完善、提高与发展,对发展中的未来康复医学,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三)高端科技融合化

最后,也是将来变革发展最大的融合,基础医学进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革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辅助康复机器以及可穿戴医疗设备。随着可穿戴技术的发展,种类越来越多,方便快捷使用了当今最前沿的传感和信息传输处理技术依托各种智能技术,采用大数据交互,云端交互。实现了实时获取健康数据、减少医疗成本同时填补了康复人才的空缺。实现为用户提供诊断监测干预一体化的服务,为用户提供最便捷的医疗移动健康,大大提高康复治疗效率。大数据的组合应用和发展是康复医学与高端技术有机结合,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已经开展多级别的康复服务,顺应了信息时代的潮流与发展,同时弥补了康复人才的不足以及专业知识的差距,增加康复医疗的专业性并且极大便利了亚健康人群的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的便捷

综上所述对于康复医疗产业我们愈加重视,其发展趋势也愈加明了,对于康复医疗的发展科技的开发及智能化的引导是尤为的重要条件,也是当下时代的发展主题,顺应时代潮流,在各方面努力提升才能更好地实现康复医疗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霞我国康复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工商大学

[2]陈力典康复产业现实需求与发展(R)康复技术国家地方工程联合研究

[3]胡金鲁康复的认识与发展前景(R)

[4]黄小民可穿戴设备应用康复医学的研究(J)井冈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