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成因及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成因及防治

孔令贵巢方英薛金岱

孔令贵巢方英薛金岱(黄委上游水文水资源局甘肃兰州730030)

摘要:随着流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黄河上游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尽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在督促厂矿企业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未能控制水污染迅速加剧的趋势。本文首先说明了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的状况及危害,然后分析了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的成因,最后详细阐述了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水生植物;产业结构;资源化

一、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的状况及危害(一)水资源污染的状况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陆续开展了水质监测、水污染调查、水质评价、水质预测及规划等方面的工作。20世纪80年代初期,水污染集中在黄河上游干流兰州、包头河段,污染历时集中在平、枯水季节。90年代以来,黄河上游的水质污染向干流和一些支流蔓延,一些河段在汛期污染也相当严重,据1996-2000年黄河上游干流水质状况评价结果,兰州至呼和浩特市段,水质为Ⅳ-劣Ⅴ类水,主要是有机污染物,污染物为高锰酸钾指数、氨氮、CODcr、总磷、总铅、总汞等。

黄河上游入黄支流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支流大夏河多为Ⅳ-劣Ⅴ类水,其污染物主要是化学需氧量,内蒙河段支流全为Ⅳ-劣Ⅴ类水,其污染物为总汞超标。

从总体来讲,黄河上游水质较好,但在城市若干河段、支流的水资源污染严重。干流兰州以上地区由于污染源较少,水质较好,为Ⅱ-Ⅲ类水,兰州以下由于支流汇入和工农业、生活废水的排放等原因干流水质很差,为Ⅳ-劣Ⅴ类水,其汛期水质相对要好于非汛期水质。黄河上游干流水环境污染主要是有机物污染,局部河段由于排污影响,存在局部的重金属污染、油污染、有机毒物污染和无机营养物污染。

(二)水资源污染的危害

1、对工农业的影响众所周知,各种污染物排向水体,致使水源遭到破坏,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并破坏生态环境。水污染对农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破坏耕地.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利用受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引起土地板结、碱化,从而导致农作物减产,粮食、蔬菜中污染物的含量增高。水质污染,导致工业产品质量下降,产量降低,甚至破坏设备,造成停产。水质污染对饮用水源的危害,各地均有发生,不能饮用的河段和水井日益增多,致使人民生活用水困难。

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也有明显影响。饮用受污染的水,肝炎、癌症、血小板减少等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3、对黄河水域生态平衡的影响水质污染也影响到黄河水域的生态平衡,历史上黄河的鱼类区系组成和种群具有特色,鱼种也较多。目前种群组成变动较大,种群数量减少,有的甚至绝迹。

二、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的成因分析(一)客观原因1、黄河干流近岸水域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不少清洁水体相继被污染;2、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源违法排污严重,从而使大量废水进入黄河干流,加重了水环境污染程度;3、面源污染问题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大量化肥、农药随雨水或灌溉水流入排水沟后汇入黄河成为重要的面污染源;4、地下水质遭到污染,水体自然净化和水资源的环境承载能力显著降低。

(二)主观原因1、环境意识淡薄,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尚未形成,以牺牲环境和资源去追求经济发展而获得眼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2、人口增加且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是造成黄河流域水污染的根本原因;3、节水减污意识不足,水资源长期被视为无价或廉价的资源,没有形成有效的节水减污制约机制,大量的水资源被浪费和污染;4、忽视城市污水的防治,使城市废水处理厂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黄河;5、对面污染源的污染严重性认识不足,至今尚未开始对面污染源的防治。

三、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的防治对策(一)技术对策

1、水生生物对黄河水污染进行治理利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途径净化污水。水生植物在人工湿地污水净化中的作用一方面是自身能吸收一部分营养物质,同时它的根区为微生物的生存和降解营养物质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好氧厌氧条件。人工湿地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结构,在这个网络中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沉降污水中的氮磷等一些营养物质,而且还为微生物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生物物化环境条件,同时附近的微生物通过代谢,消耗了水体中的溶解氧,使之呈现的厌氧状态有利于反硝化过程,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除去污水中的NO3-各种金属离子。水生动物既可以直接从水中吸收各种污染物,又可以通过取食的途径摄取被污染的食物、悬浮物和沉积污泥中的污染物。水体中的污染物进入生物体的途径主要有三个,即通过生物的体表、鳃和肠道吸收污染物。

2、化学法对污染水进行治理利用化学反应或物理化学作用回收可溶性废物或胶体物质,例如,中和法用于中和酸性或碱性废水;萃取法利用可溶性废物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的“分配”,回收酚类、重金属等;氧化还原法用来除去废水中还原性或氧化性污染物,杀灭天然水体中的病原菌等。

3、物理法对污染水进行治理利用物理作用处理、分离和回收废水中的污染物。例如用沉淀法除去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颗粒的同时回收这些颗粒物;浮选法(或气浮法)可除去乳状油滴或相对密度近于1的悬浮物;过滤法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蒸发法用于浓缩废水中不挥发性的可溶性物质等,如硅藻土。

(二)管理对策1、进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2、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建立健全入河排污监督系统针对水污染日趋严重的形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是区域综合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家颁布的水资源质量标准和法规为基本依据,合理地确定水体功能,保证水体不受污染,充分发挥水体的多功能作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配置和节约的各个环节做出正确决策。行政主管部门要对现有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性监测,掌握排污口的数量、分布及排污量等情况,建立排污档案,积极与计划、环保、城建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入河排污口审批制度,监督排污单位进行治理,从污染源头上采取措施控制排污量的增加。

3、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对严重污染的河段,除严格控制、削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外,应遵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排污单位改进用水工艺流程,增强废污水处理回用能力,提高达标排放率,减少超标排放量。还要增加资金投入,建设更多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在治理点污染源时,应抓住重点企业、排污大户,对其实行限期治理,做到达标排放,实行警示制。经过对污染源的调查评价,选好控制重点,并因地制宜进行计量,对主要污染源实现由浓度控制过渡到总量控制。

4、污水资源化对于废水,不能仅将其视为污害,而应作为可利用的资源来考虑,大力推广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开展污水的深度处理,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工业生产、冷却及城市绿化等方面,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参考文献[1]张晓军.黄河兰州段水质污染分析评价及防治对策[J].甘肃科技.2009(10)[2]刘敏,孙婷婷,张明,孙佳秀.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浅谈[J].科技信息.2009(13)[3]贺鑫.黄河流域水污染分析及保护措施[J].山西建筑.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