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冯祥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冯祥玉

冯祥玉

枣庄景怡建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东省枣庄市2778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严重与资源的逐渐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再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这一形势下,在各个领域推进绿色、环保、节能的发展理念,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而在建筑领域,设计环节是决定后期建设目标、规模等的重要环节,也是践行绿色、节能发展理念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工作所遵循的原则,以及其追求的目标,是相关主体应当全面研究与深入探讨的内容之一,也是促进我国建筑事业发展的必然之举。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环节;原则;目标

引言

如今,人们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日常生活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但与此同时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逐渐成为当下十分严峻的问题。建筑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着主导位置,在资源枯竭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背景下,实施绿色建筑结构设计将有利于我国的资源枯竭的缓解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1绿色建筑含义与内容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中尊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减少人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的前提下,保持生态平衡,并将这种设计理念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发展生态建筑与自然建筑,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建筑要在正常的室内布局中,减少使用化学合成材料,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如光能、太阳能和风能等,让建筑使用者最大限度的接触自然,减少人工干预和控制环境,保证生存环境健康、舒适和环保。绿色建筑核心内容是节约能源资源和回归自然。节约能源资源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选用环保材料,促进环境保护;提高材料利用率,合理处置剩余材料,增加使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在建筑供暖与通风设计上可以减少空调等供暖设备的设计与使用,注意向阳面的通风和供暖。不同地区的夏季主导风向也不同,可以根据具体的地理、气候情况合理设计建筑平面布局。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求回归自然是指建筑内部设计与外部环境相协调,在和谐中求发展,建筑使用工程要保证人们居住的舒适和健康,就要减少使用有害的化学材料,控制好室内温度、湿度。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2.1系统协同原则

绿色设计之所以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实践与认可,主要原因是在于其推动了建筑模式与自然、社会环境的有机统一、高效融合。在不损害相关主体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环境价值的最大化。最为直观的例子,就是人文景观的普遍适用。在应用绿色设计模式的过程中,设计者会全面考察、有效整合自然因素。例如设计者多会选择绿化环境好的区域,作为建筑建设的主要场所。如此一来,居住或者是使用者可以得到更加优质的体验,建筑的实际使用价值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2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因此,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区域特点,而绿色建筑结构应该建立在尊重区域特点的基础上,与建筑当地的居民生活习惯、区域特点、城市发展水平等因素有效结合到一起。为了让绿色建筑结构更加适合人们的生活习惯,需要在设计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根据该原则,事先对当地的生活习惯、风土民情、宗教方式、地理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并在此基础上与绿色建筑结构设计理念相结合,进而设计出适合当地居民生活习惯的绿色建筑,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2.3简单实用的原则

建筑项目设计中需要同时整合经济、环境和资源等要素,

根据区域内自然变化情况,充分利用各元素提高建筑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同地区由于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水文变化等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建筑使用特性也不同,绿色设计理念也不同。以房屋建筑设计为例,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雨量充沛,四季变化明显,房屋建筑设计主要考虑采光和排水。而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所处地区纬度高,大陆性季候明显,气温较低,气候干旱,因而房屋设计主要考虑保暖和通风,北方地区房屋建筑墙体和窗户玻璃均使用具有保暖、控温的特殊材料,旨在通过特殊工艺保证室温。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保证人民正常的生活需求前提下,保证材料使用节约与环保,项目、材料设计要保证简单性和实用性,提高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

2.4节约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主体目标是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成本的节约,舒适设计则是在满足人体机能要求基础上,使项目改建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相适应。城市建筑绿色设计中需要考虑城市经济发展需求与特点,根据交通、工业等要素对内部环境、气候、水文等是否具有不利影响。城市内部气温变化常见的一个问题是“热岛效应”,因城市工业气体排放、人口聚积和汽车尾气排放等,局域内温度上升,排热不畅。针对这一点,项目设计中要考虑住宅通风、散热问题,使用常规节能材料,以自然风的引入降低室温,减少空调、电扇等制冷设备的使用频率。绿色建筑设计是基于人文关怀,对建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改造,一方面避免资源的耗用和占用,缓解基本的能源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另外,在建筑隔热、保温和通风等功能使用上,进行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的开发使用,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性。

3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

3.1依据环境特点做好通风设计

通风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建筑通风设计是控制内部气流运行变化的一种手段,通过制造对流环境是内部空气循环流畅,净化内部空气、降低室温。现代建筑业发展中,由于城市进程加快,人口增长水平提高,建筑用地有限,因而建筑物以高层为主,并且相互间隔小,严重影响室内通风。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目标,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改造,关门窗的开设,一般需要根据城市主导风向特点,合理安排门窗的开设方面,同时适当放宽窗户开设尺寸,提高通风量,保证室内正常的空气流通。对于建筑物内部走廊过长且狭小等问题,可在楼梯走廊进行开窗设计,提高楼梯走廊的光亮度和通风度。绿色建筑设计要求给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通风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也是基本目标之一。

3.2环境目标

现阶段,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生活质量,制约经济再发展的关键问题。经济发展确实是人类文明发展、世界文化进步的基础,但是不能以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为代价。所以绿色设计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虽然建筑建设作为人为的社会活动,必然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必须将这一影响控制在自然可承载的范围之内。

3.3总体规划设计合理

绿色建筑设计要求整体规划合理,保证系统设计科学。设计一般包括给排水、电气、暖通和建筑等系统,各系统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在实践勘查和规划中,制定总体建筑设计规划表。以给排水系统为例,根据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回收利用雨水、规范处理废水,以循环再利用的方式提高给排水系统运行效率。从工作流程来说,给排水系统内容包括原水源供给、水资源储存、排放处理和回收再利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绿色技术的应用原则与目标进行一定的探讨,对于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相关主体应当不断创新并广泛推广有关的理念与技术,助推我国的持续、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仰玉.若干试论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的关系[J].建筑知识,2016,36(09):199.

[2]党旗.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1):244.

[3]莫子匀.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与目标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