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电力线路配网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试析电力线路配网管理措施

陈思雅

陈思雅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516001

摘要:配网有着点多面广的特点,给城市里各个配电房和各类用电负荷供给电源,电能质量的高低是经济生产的保证,而电能质量需要配网供电的各个环节有序高效运行。因此,加强配网的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关键词:配网建设;改造;管理措施

1配电网改造和规划思路

1.1精心做好全面规划设计

在进行城市配电网建设改造前,科学地做好城市配电网全面规划设计,是搞好配电网改造和发展建设的关键。中小城市配电网的规划设计是按照《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和《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结合本市的具体情况,制定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和改造的技术原则和规划设计目标,从而做到按建设现代化的配电网的需求进行规划,分期实施改造和发展建设,以恰当的投资,提高配电网的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满足负荷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城市发展建设相协调。

1.2加强主网架,充实配电网的电源点布局

满足用户用电的需要是城市配电网服务的最终目标。城市配电网不但供电,而且要求保证供电电压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这就要求配电网不但要有充足的供电电源和供电能力,而且要求电网结构合理可靠。为此,中心城市配电网宜以增加输变配用电系统的供电能力为重点,一般来说有1~2座220KV变电站,在城市的远郊布点,作为配电网的电源变电站,并按负荷的发展建设220KV外环网。在城市的负荷中心地区分区建成3~5座110KV变电站,并构成高压双环配电网,从这些环中向城市中心引入电源,或在城市中心建110KV变电站直接将电源引入城市负荷中心,构成较为灵活可靠的电源网架。

1.3选用合适的电压等级

分层分区组成配电网,简化电压等级,逐步提高配电电压等级,有利于配电网的合理布局,简化电网结构,减少变电层次和电能损耗,增强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运行水平。中小城市配电网目前宜采用110KV、10KV、0.4KV三级电压,郊区城镇目前宜采用35KV、10KV、0.4KV三级电压。按照三级电压,建设分层分区的城市高压配电网、中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

1.4建设合理的配电网结构

合理的配电网结构是:简化的电压等级,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各级电压主干电网的结线方式简单、充足的供电能力、适应性强、安全、可靠、经济、实效降损节能。

1.5加强高压配电网网架建设

高压配电网是城市配电网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级电网搞不好,其他电网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高压配电网能接受电源点所供出的全部容量,并能满足供应全部负荷。高压配电网的结构改造应满足下列安全准则,向市区供电的高压配电网应能保证任何一条110KV(35KV)线路或一台主变计划检修停运时保持向用户继续供电,不过负荷,不限电;事故停运能自动或通过操作保证向用户继续供电,不限电并不发生超过设备允许的过负荷。为此,高压配电网的配置方式要求35~110KV变电站有两回电源进线、2台主变压器。在一个城市按照“分层分区”供电的原则,将几个110KV(35KV)变电站的电源进线联接成单(双)环网(开环运行)。在配电网改造时,按照规划要求逐步实施,建成高压配电网网架。

1.6分期实施配电网改造

建设现代化的城市配电网中低压配电网是提高可靠性的关键,中、低压配电网包括10KV线路、配电所、开闭所和380/220伏线路。中低压配电线路遍布城市大街小巷,过去由于缺少全面规划,不少城市的中低压配电网都很陈旧落后,供电区域交叉重叠,接线复杂,改造任务重。中低压配电网结构改造应满足下列安全准则,向市区供电的中压配电网应能保证任何一条10KV线路的出口断路器因计划停运时,保证向用户继续供电;事故停运时,通过操作能保证向用户继续供电、不过负荷、不限电。为此,市区中低压配电网应按规划分期实施改造加强配电网结构。一般根据负荷预测,10KV主干线采用双回共杆电源环网供电(开环运行),主干线导线截面宜按远期规划负荷密度一次选定,争取二十年内保持不变,中小城市负荷密度宜按10000KW/KM2选择10KV主干线导线截面与配电变压器容量和数量。

低压配电线路目前一般都采用放射式,但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减少对低压用户的停电损失,宜将低压架空线路与高压共杆架设,从不同中压配电所受电,可按城市道路连接成开口环网,确保低压线段的停运倒换,这样可以使10KV中压配电线路或配电所停运时,能够保持向低压用户供电。

1.7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

为提高城市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和降低线损,让用户满意,同时减轻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势在必行。

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的当务之急是对中压10KV配电网实施事故处理,就是用自动化设备自动切除线路的故障区段,自动恢复向完好区段供电。要实现这样的自动操作,需采取两大措施:一是在电网上安装新的自动化设备,发生事故时执行操作;二是改造配电网成为可以实现自动化的配电网,能够在线路故障时自动切除故障区段,恢复向完好区段供电。也就是要把环网线路或“手拉手”的线路分成几段(加装三只开关分成四段为宜),安装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操作和配电网的运行监测等功能。可见实现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多项功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先试点,摸索经验,取得一定的效果,再行推广。

2、配网的设备管理

结合配网改造工作进行的同时对架空线路的防雷设施进行优化改造,主要做法有:

(1)安装架空避雷线。实施配网电力设施改造,对绝缘架空线路安装架空避雷线,提升架空绝缘性线路防雷水平。

(2)安装架空屏蔽线。主要在配网架空绝缘线路上采取安装架空屏蔽线,防止发生线路瞬时故障造成线路跳闸,引起供电中断。

(3)安装间隙绝缘子。主要安装在绝缘架空线路上,使用间隙绝缘子,当雷电闪络引发工频续流时,工频续流通过间隙绝缘子泄导工频续流,从而避免烧伤绝缘子和熔断绝缘导线。在雷雨季节,配网线路仍能够可靠供电。

(4)安装氧化锌避雷器。主要大量用于保护线路架空开关、杆上电缆、杆上熔断器。

(5)安装支线重合器。主要安装在线路大型支干线上,当支线雷击发生故障时能够有效的规避掉一部分干线跳闸。

(6)改造线路杆塔接地装置。主要做法是,在配网线路上每基杆塔上安装三针接地装置,提高雷击工频续流导入大地的能力。在10kV线路杆塔上拆除单针接地针,由于单针接地电阻过大,就会使雷电流流过之后产生电压过高,逆向反击导线,10kV线路杆塔最好采用杆塔自身接地。

(7)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配电网,将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大大减小故障停电范围。

3、结束语

因此,配网点多面广,供电企业配网管理工作难度高,加强配网的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加强配网的基础数据管理,加强配网的运行管理,加强配网的设备管理,使配网安全可靠运行,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健.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指南[D].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年.

[2]郑颂丽.城市配电网规划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电网建设.2005年.

[3]叶世勋、刘煌辉.配电自动化规划要先行[J].电网技术.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