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籍数据库建立中GIS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城镇地籍数据库建立中GIS技术的应用

范家华

石河子国土资源规划勘测设计院新疆石河子市832000

摘要:城镇地籍调查是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一项主要任务,目的是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城市和建制镇内的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址线、面积、用途和位置情况等。本文主要通过利用CASS和ArcGIS软件结合,分析从城镇地籍调查、测量、数据库建设一系列流程中数据处理的方法,着重探讨了其在城镇地籍数据库中属性库与图库建立中的应用,进而建立能够满足国土资源管理需要的城镇土地管理数据库。

关键词:数字国土;城镇地籍;数据库

引言

地籍管理是国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地管理中,有关地籍的信息量非常巨大,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面对如此繁杂的地籍信息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采用计算机管理,建立地籍管理系统是大势所趋。由于地籍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空间的地理数据及其附属的一些属性数据,而GIS技术是对空间分布及其有关信息进行存贮、管理、分析的一项综合性技术,GIS用于地籍管理能将图形数据与相应的属性数据连结起来,能够实现图形的拓扑查询以及图形、属性数据的相互查询。这对于仅有属性数据,无法连接图形的基于Foxpro等的地籍数据库管理系统;或者对于具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但无法连接属性数据的基于Autocad等绘图软件开发的地籍图形管理系统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选择适宜的GIS平台,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管理地籍数据,建立功能完善的计算机地籍管理系统,是土地管理部门现代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目前土地管理部门正在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下面,笔者将就目前GIS技术下建立地籍管理系统中的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供同行参考。

1GIS技术在地籍调查应用的必要性

目前,ARCGIS、MAPGIS、SuperMap等软件在教育、国土、环境等领域广泛使用。GIS技术具有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的编辑与更新、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空间查询与分析、数据显示与输出、数据库建立与更新等。目前GIS技术与RS、GPS技术的结合,从单一、二维、封闭向开放、网络、多维的方向发展,在勘测、测量、规划、国土、环境、管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主要是测量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性技术行为。为了能够及时反映城市发展动态和土地利用变更信息,为城市管理、决策及分析提供快速、准确、直观的实时信息,传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逐渐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采用便捷、高效、现代的GIS技术在移动、信息可视化、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技术系统支撑实现人机交互的信息系统,为实时的观测、土地变更、土地地籍管理信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地籍数据库

2.1地籍数据库的建设目的

以应用国土新技术为手段,进一步科学化、自动化、规范化地籍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城镇地籍数据库,数据库建设主要目的是:建立城镇规划发展范围内城镇地籍数据库;进一步摸清城区土地家底,核准各类型土地的面积、用途、位置、权属及利用现状,为土地收购、储备等地籍管理日常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时掌握土地动态情况,分析研究土地利用变动趋势,为国土应用提供决策服务;完善土地管理措施,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为土地(不动产)登记信息公开查询、土地确权发证等工作做准备。

2.2地籍数据库建设内容

根据地籍数据的表达类型,可概括为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和档案数据三种类型。其中图形数据主要是基于测绘管理部门统一测量坐标系下具有坐标属性的点、线、面和注记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各类地籍要素的位置、形状、分布和关系等空间信息。属性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籍要素的自然、社会和经济信息。档案数据主要用于描述地籍数据档案文件的电子影像名称、位置、权属以及其它用于管理和查询的信息。

3GIS技术在地籍调查中的应用

3.1强大的数据存储功能

地籍调查是为了获取和表达土地及其附着物的位置、权属、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信息进行的技术性调查。面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的比例尺、不同格式等的数据转化、数据处理等,以便更好的显示、存储、更新各种相关数据。土地及附着物的空间属性、地理属性信息的录入、更新、编辑、查询、输出等均需要GIS技术提供强大的存储空间,尤其是GIS技术中的数据库技术显示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3.2ebGIS与虚拟现实技术在地籍测

量中的作用。虚拟现实是目前GIS技术研究领域的另一重要方向。虚拟现实是对人类真实世界某一部分或某一过程的逼真模拟,给人提供视觉、听觉、触觉、力觉、嗅觉等全方位的信息,令人完全置身于虚拟世界中,感受与现实系统一致性或接近性,从而让人产生一种逼真感。WebGIS是作为多用户、高平台技术正在被各部门研究和开发利用。WebGIS的研究和应用使得各政府部门及企业之间不同格式的数据实现共享,有利于WebGIS及分布式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使GIS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功能实现最大化。土地和地籍管理涉及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地籍权属关系变化等许多内容,借助GIS技术可以高效、高质量地数据的集成。

4ArcGIS在地籍数据库建立中的应用

4.1属性库的建立

属性数据库建立的步骤主要是:在ArcGIS平台下建立Person Geodatabase即个人数据库。在建立这个库时,需设置好它的投影系统,要与图形数据的投影坐标系统一致,以方便后期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挂接;在个人数据库下建立各属性表,主要包括:宗地属性表(主要有地籍号,要素代码,宗地四至,宗地坐落,通信地址,土地用途等),界址线(起点,终点,要素代码,地籍号等),界址点(界址点号,界址点类型,界标类型,要素代码,地籍号等),宗地权利人(地籍号,要素代码,宗地权利人名称、电话号码、证件,代理人名称、证件及电话号码等),房屋(层数,要素代码,坐落,房产证,土地使用证等)等。在建立这些属性表时,要确保它们的投影坐标系统是一致的,以方便后面属性连接或者图形库与属性库连接。建立完这些属性后,根据前期准备的调查数据即地籍调查表来完成各属性表。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如发现有相同地籍号的调查表,要及时更改;调查表里内容不完整的或是各种证件不完整的都要作以记录,以方便后期补调,减少重复工作。

4.2图形与属性连接

这里的属性库是之前已经用ArcGIS所建立好的各个属性表。即在ArcMap中打开上一步所导出的点线面shape文件和属性表,主要就是宗地图和其属性表,界址点和其属性表,房屋和其属性表,通过它们所共有的属性字段“地籍号”进行连接,右击所要连接属性的点线面图层通过join and relates进行挂接。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步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图挂接属性,筛选出没有属性的图(宗地);也可以通过属性挂接图,筛选出只有属性却没有图所对应,这样作以记录,可以方便后期补调或者补测的工作。

结语

地籍调查是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国土、土地和勘探的基础。为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GIS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和一项专门技术,为地籍测量、地籍信息更新等提供了先进的工具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和“数字城市”、“数字地球”的发展,GIS技术对地籍调查中的数据处理、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天文,张友顺.现代地籍测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吴长彬.基于AreGIS的“现代地籍”系统建设[J].测绘通报,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