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肺部微结节(直径≤5mm)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评价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肺部微结节(直径≤5mm)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

杨永海

杨永海

(宜宾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四川宜宾644600)

【摘要】目的:总结直径≤5mm肺部微结节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以及应用安全性。方法:病例对象为2017年1—12月收治40例直径≤5mm肺部微结节患者,CT引导实施经皮穿刺活检,总结诊断资料。结果:38例患者经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确诊,诊断准确率95.0%;不同病灶直径患者在诊断准确率方面差异性不明显(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结论:对于直径不超过5mm肺部微结节可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高,同时符合微创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肺部微结节;临床诊断;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081-02

在肺部病变诊断中,X线、MRI、CT诊断方法等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对于一些微小病变,早期使用不同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较低,采用经皮穿刺活检可实现对良恶性病灶的鉴别与诊断,不过由于穿刺难度较大,需要借助相关仪器加以引导。我院采用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微结节中采用CT引导,取得了满意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确定时间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研究对象为最终手术病理确诊的40例病变直径均≤5mm的肺部微结节病变患者,患者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3.6±5.1),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诊断前全面检查,排除穿刺禁忌症患者。

1.2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一次性全自动活检针实施活检,有相应的配套设施,CT为美国GE16排螺旋CT,依据病灶所处部位的不同灵活性的选择体位,层厚设置为0.625~1.25mm,在确定出最佳穿刺层面后,在患者体表进行标记,并根据标记位置实施穿刺,穿刺过程中控制好进针深度、进针角度,穿刺中如果CT发现有大血管分布在病灶附近,穿刺过程中可分节段进行,避免造成血管损伤[1]。对于穿刺中遇到障碍的可尝试调节患者体位,或者实施“双层定位”,穿刺前需要常规消毒处理、麻醉处理,在获得组织标本后,将其置入10.0%的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穿刺完成后,通过CT对患者进行检查,确保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气胸等并发症,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有:(1)诊断符合率;(2)不同直径病灶诊断准确率对比;(3)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借助于SPSS20.0统计学软件,本文各类观察指标属于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组间差异性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符合率

40例患者中28例穿刺1次,12例穿刺2次,术后有38例作出明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95.0%。

2.2不同直径病灶对应的诊断结果对比

通过手术病理诊断,21例患者病灶直径≤0.2cm,其中良性11例,所占比例为52.3%;恶性10例,所占比例为47.7%;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诊断后其中良性10例,所占比例为47.7%;恶性11例,所占比例为52.3%;诊断准确率95.2%;0.2~0.5cm病灶患者共有19例,良性12例,所占比例为63.2%;恶性7例,所占比例为36.8%;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后良性11例,所占比例为57.9%;恶性8例,所占比例为42.1%;诊断准确率94.7%;不同病灶直径患者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后对应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性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血气胸1例,占比2.5%。

3.讨论

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各类肺部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鉴别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临床对肺部疾病早期检出率的增加,患者预后明显改善,因而对肺部微结节病变的检出有助于更早的进行干预治疗,但是由于肺部微结节病变直径较小,常规影像学诊断方法具有局限性,无法保证诊断准确率。

经皮穿刺活检方法能够通过细针刺入病变区域,获得病灶组织,通过对获取组织的病理学检查为疾病诊断鉴别提供依据,这一方法在相关疾病诊断中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整个诊断过程具有微创治疗优势,在诊断期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进行二次穿刺活检。不过由于肺部微结节病变病灶直径较小,穿刺过程中难度较大,操作不慎可对患者造成其它伤害。

本研究中对肺部微结节患者采用经皮穿刺活检过程中,采用CT实施引导,借助于CT引导保证穿刺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诊断准确率为95.0%。对于不同直径病灶的肺部微结节均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组间不具有差异性。整个穿刺活检过程中出现血气胸1例,从患者诊断期间的准确率、诊断期间的伤害等方面分析,对于直径不超过5mm的肺部微结节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能够取得较好效果[2]。

对于直径不超过5mm的肺部微结节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诊断结果与操作有着密切关系,在穿刺前需要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术中配合度,比如通过呼吸训练消除术中患者呼吸对穿刺的影响;穿刺过程中需要依据不同患者个体差异性确定出相应采用的体位、进针方式、进针角度等,避免进针过程受阻;CT引导穿刺期间应避免穿刺点血管损伤,所以穿刺中需要绕开血管所处位置,通过不同节段进行穿刺;在病灶取材过程中应具有典型性,控制好深度以及范围,避免取材深度过大对正常组织造成的损伤[3]。

综上所述,对于直径不超过5mm肺部微结节可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高,同时符合微创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玲君,蔡卫东.多层螺旋CT在肺部局灶性磨玻璃密度结节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2):2266-2268.

[2]严高武,严高文,胡海,等.C臂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结节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5(12):1387-1392.

[3]张秋丽,毕然,靳甜,等.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技术在肺部微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5,30(10):1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