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肖花

肖花青岛开发区育才初级中学

摘要:新课标倡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针对初中化学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学习模式;教学实践

新课改理念认为应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化学,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1】。这就要求学习模式能够引导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实施合作学习模式,能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在每一个环节中都面向全体学生,能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能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充分发展。因此,在化学课堂中构建合作学习模式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初中化学主要包括化学用语、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等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进行了实践。

一、化学用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是初中化学的基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许多初中生认为化学用语的学习枯燥乏味,难以掌握。为此我们采取了学习模式【2】。下面以化学式的教学来解释该学习模式:①分组,每组4人。②教师精讲化学式的读法、写法、意义等。③学生设计卡片包括化学式、物质名称、化合价甚至可以画出实物。④首先识记,一组员出示化学式卡片,另一组员来读或出示物质名称的卡片。接着可进行书写、意义的训练。中途出错,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直到全组学会。⑤小组竞赛,为增加趣味性教师可设计课件过关游戏。小组进行积分,得分最高者为优胜组,其余为失败组。⑥师生将出错实例汇总共同分析失败原因,如化学式书写错误,可能是化合价记忆失误。差生查漏补缺,优生达到知识升华。然后失败组再比赛,直至每组都过关。⑦给优胜组奖励,并记下各组成绩。

通过这种模式学习,学生不再认为化学用语抽象枯燥,学习兴趣浓、情绪涨,课堂效率大大提高。由于多种方式的练习、及时的反馈,让学生当堂发现问题并得到纠正,学生的记忆深刻。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反应条件等各种描述性知识,由于知识零散、学生记忆困难,我们采用了小组学习模式。该学习模式的教学流程是:①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老师提供的实物、资料,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物质的物理性质。接着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化学性质的探究设计实验方案。各小组按照设定方案进行探究,得出化学性质。②各小组对探究结果进行讨论、归纳总结,并在班内交流。③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对该物质的性质进行总结。④各小组根据物质的性质对其用途及制法进行讨论,并设计方案进行探究。(若用时太长制法可在下节进行)。⑤教师出题检测,各小组成员独立完成,教师评价并计分。⑥全班在老师引导对知识进一步总结、提升。由一种物质的性质归纳出一类物质的性质,并比较它们的共性和特性。

采用该模式学习后,学生认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易懂好学。每位学生不仅掌握了物质的性质、用途、制法,而且还认识到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了知识网络。但是也要注意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重点,应让每位学生充分学习,这就需要小组内角色互换。为培养学生能力,在学习一段时间后,模式要及时调整。物理性质可让学生自己准备资料,化学性质和制法的探究方案也逐步引导学生独立设计。

三、化学基本概念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化学概念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而且初中学生习惯于机械记忆,理解和运用化学概念的能力较差。为此我们设计了教学模式。该学习模式的教学程序是:①分组,每组4至6人。②老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形成概念,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识进行思考明确个人的认识。③每位成员在组内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评价,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的理论。④小组代表对本组成果进行展示,学生和老师可以及时补充和修改。④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整合,将获得的科学认识融入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中。⑤各小组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在学习生活和劳动实践中的有关问题,以增进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⑥教师评定个小组表现并对优秀小组进行奖励。

此教学模式的教学,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直观的概念,可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概括从而形成概念。而一些抽象的概念,则借助比喻、模型及多媒体技术等来帮助学生理解。

四、化学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实验教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为增强学习效果,我们构建了小组学习模式【3】。该学习模式的教学程序是:①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②学生在组内实行资料共享,各自设计探究方案后组内讨论确定方案。③全班交流实验方案,讨论优劣,最后由教师审定。④小组合作实验,实验结束后,组内讨论分析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⑤各小组将本组结论在全班交流、反思,评出最佳方案,并给予奖励。⑥实验没有成功的小组要按最佳方案重做实验。

该模式的实施要按照学生能力的发展及时调整。开始时,资料可全部由老师准备,慢慢过渡到资料由学生自备。实验方案开始由老师事先设计后,学生讨论注意事项。接着由学生来设计部分实验方案,到最后全部由学生设计,交由教师审定。

经过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教师更新了教育理念,为学生创设平等、竞争、和谐的学习氛围,搭建了合作、交流和体验成功的舞台。而学生之间团结协助,相互支持,通过合作完成学习目标。既合作又竞争,不仅学会学习,而且学会与人相处。化学课堂内外都变得十分活跃,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卫红霞.初中化学教学合作学习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1.

【3】曹亚玲.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