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运输专业设计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总图运输专业设计体会

牛生会

吉林省东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吉林省130031

摘要:总图设计十分重要,关系整个工程的成败。对设计人素质要求很高。不但要具备本专业基本知识及技能,还要掌握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并熟悉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规程、规范等。且应有一定的外交司令及协调组织能力和决策胆识。所谓胆识,是要以丰富的经验积累作后盾。要作好总图设计,没有十年以上的认真学习及设计实践经验积累,是难以实现的。尤其是厂址选择及方案设计。一般来说:厂址制约条件越多,越能体现出设计水平,越易做出好的方案。相反一大块平地,最难做出创造性的优秀方案。

关键词:厂址选择全厂总体规划厂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1厂址选择

厂址选择是总图专业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它横跨初可和可研两个设计阶段,分前期厂址普查,区域规划选厂及工程选厂多种。是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的主要依据。是一项方针、政策性很强,经济、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在现时市场经济时代,根据业主要求及设计合同进行选厂。但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查通过,方可立项。

厂址选择的主要原则为靠近水源、煤源、铁路、公路、码头、电网及负荷中心,附近有良好的灰场、出线走廊及依托城镇,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不占或少占耕地、林地,场地开阔平坦,满足厂区规划布置及施工要求,拆迁及土石方工程量少,地质良好,区域稳定,不压矿藏及文物古迹,不受洪、涝威胁,排水通畅,符合当地规划、机场净空、军事设施、电讯、风景名胜及环保要求,投资省,上马快,有利于自我发展。

厂址选择对总图专业来说,主要是搜集工作范围内的各种比例地形图,在地形图上寻找可选厂址,并进行各种方案布置。发现问题及主要矛盾。第二步是在选厂工作组的领导下,赴现场踏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及索取有关文件和初步协议。并进行厂址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拿出厂址初步推荐意见,并向业主、领导小组及当地主管部门汇报。要仔细踏看厂址的每一个角落,发现落实每一个问题。结合各厂址内、外部条件,作出总体规划及厂区平面布置方案。明确厂址、灰场、水源、施工、生活等可供用地范围、大小、四邻、界限及拆迁项目。落实铁路、公路、出线走廊及各种管线接口、走径、长度、标高、用地、拆迁、土石方等主要工程量。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提出各厂址优缺点、存在问题及推荐方案。一定要实事求是、以数据说话。不能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丧失总图人员的主导决策地位。如果厂址选择决策失误,后患无穷,将会给国家及业主造成巨大损失。第三步既是报告文件编辑出版。应以最简练文字及图纸和必须的附件,全面如实地反映和表达出选厂结果。为国家及业主提供科学可靠的决策依据。

2全厂总体规划

全厂总体规划主要解决厂区用地范围、位置、方位、布置格局,扩建端、主入口方向,高压出线、专用铁路、公路、各种管线走径,水源、灰场、生活区、施工区等总体规划,并协调与附近城镇规划、工矿企业、军用设施、名胜古迹等的相互关系。

2.1厂区规划:

根据厂址的场地条件及审定的规划容量、机组大小、布置格局、用地指标、界线等主要设计原则。控制厂区用地的长度、宽度,形状、大小。确定厂区位置、方位、布置格局及扩建端、主入口方向,高压出线、专用铁路、公路、各种管线接口位置。在进行厂区总平面布置规划的同时必须考虑到厂区竖向及管线规划和施工场地规划。

2.2厂区竖向设计规划:

主要根据场地地形,洪涝水位、防排水、土石方工程量、铁路、公路接口及工艺布置要求等综合考虑。在满足防排水及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顺其自然,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并尽量作到土石方工程量综合平衡。

2.3厂区管线规划:

主要根据厂区总平面布置规划,工艺布置及接口要求,进行规划。确定管线的布置方式,走径及走廊宽度。尽量减少管线长度并方便管理检修。

2.4施工区规划:

包括施工生产区及施工生活区规划,因地制宜、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2.5厂外设施规划:

主要解决电厂生活区及厂外铁路、公路、各种管、线的走径规划。要求短捷顺畅、尽量减少工程量及相互干扰并与环境及区域规划相协调。有条件时,可购买社会商品房,不设电厂独立生活区。应尽量利用社会已有设施,各种线、路规划应利用或平行已有及规划道路布置,以节省用地,有利于当地建设事业。一求发挥投资最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3厂区总平面及竖向布置

厂区总平面布置,主要是确定厂区建构筑物布置格局、朝向、方位、坐标、入口及路网设置和功能分区等。其设计依据:是根据厂址内、外部条件,场地形状、地形、地质,区域规划,交通运输,全厂总体规划,工艺要求,规划及装机容量,审查意见及有关规程、规范布置。一般应按最终容量,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厂区总平面布置应因地制宜、合理紧凑、功能分区明确、交通运输及管线、栈桥短捷顺畅,分期合理、确保安全生产、方便运行管理、有利于施工及检修,节省用地及投资。并有良好的建筑空间及生产、生活环境。

厂区布置格局,就主建构筑物而言:可分为二、三、四列式及自由式布置。就主入口方位而言:侧入式、端入式和斜入式布置。当布置格局确定后,应根据机组大小及规模,确定厂区的用地尺寸和路网布置、功能分区及铁路、公路引接。并同时考虑竖向及管线布置和各种防护间距及施工等要求。切忌顾此失彼,单打一,从个别单体具细作起。一切要从大局着眼,再逐步深入考虑,适当调整,所有矛盾将应刃而解。

主要建构筑物应布置于地基良好地段,以节省投资。燃油库区、制氢站、煤场、污水处理站等易燃、易爆及污染较大的设施,应沿周边及下风侧布置。有条件时,应适当加大防护间距并设置隔离带。对炉后、主变等不能满足要求的部位,要采取措施。如采用阶梯式布置,应将主要建构筑物及施工场地放在同一大平台上,以方便运行及施工。

附属、辅助性建筑,应尽量减少、合并及联合,以压缩用地并留出扩建及绿化位置。对有特殊要求的建构筑物区域,要根据规定设置隔墙及隔栅。

厂区路网及各种走廊设置要短捷合理,宽度恰当,应根据经验及计算来确定。道路纵坡及转弯半径等要满足交通及消防要求。车间引道、人行道、炉后、堆场、煤场等地平要处理。但要力求减少铺砌面积。

厂区用地力求完整,尽量减少边角地带及围墙长度。厂区入口应不少于两个,将人流与物流分开,减少干扰、以策安全。

衡量总布置方案的优劣,最终以指标体现。在因地制宜的前提下,力求指标先进。但一定要实事求是,适可而止,绝不能极端化。否则将后患无穷。

厂区竖向设计等高线布置图,为厂区场地粗平标高控制图。场地地面最终设计标高,是以道路沿与散水或台阶下连接线来控制。

厂区土石方计算,一般采用20x20或40x40米方格网计算,大小视自然坡度而定。网格最好与变坡线及档墙相结合,以提高准确度。全厂土石方应进行综合平衡,并应考虑地表杂土及基槽余土和地基处理损方及施工场地土石方等。尽量做到全厂土石方平衡。

厂区暴雨流量计算,应根据水文气象提供的两年一遇10~20分钟暴雨公式计算,汇水面积应包括厂区、施工区及厂外汇流区域。一般厂外应设置防排洪沟堤,厂内宜设置排水沟管。当雨量较少时,也可采用场地及路面排水或两者相结合的综合排水方式。

通过以上的一点浅显论述,可以看出,总图运输专业在设计中处于特殊地位及其作用,这是一项综合性的科学技术,政策性、科学性很强,涉及专业面很广,要从建厂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地因地制宜地选择占地少、投资省、建设周期快、运行费用低和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相对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