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

施杨李苗李玲陈灿

施杨李苗李玲陈灿

(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江苏扬州225003)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两组都采用脑卒中治疗、常规护理、专科护理及康复锻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采用生活自理等级(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方法。结果: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3个月末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末,观察组生活自理等级(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自理能力,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脑卒中;恢复期;偏瘫;自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0-0045-03

脑卒中是指急性起病,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公布的城市居民死因中,该病居于第3位[1]。偏瘫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后遗症,发生率可高达60%~80%[2]。严重影响这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自理。延续性护理模式是一种将医院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家庭的护理模式,目前已被大量应用于慢性病患者群体[3]。为了使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系统、且有序的康复指导,2016年2月起,我院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在某三级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2例,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及诊断,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卒中诊断标准[4]。纳入标准:①经头颅CT或MRI确诊;②身体偏瘫;③患侧肌力Ⅰ~Ⅲ级;④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患者或家属有固定网络通信工具,能使用移动网络。排除标准:①既往有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病史;②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③独居生活的患者。将入组4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干预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同时给予脑卒中治疗、脑卒中常规护理、专科护理、脑卒中后康复锻炼,出院前给予偏瘫肢体康复锻炼、用药、饮食、睡眠、复诊须知等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根据护理职称和护理能级选取神经内科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6名,由工作经验丰富的副主任护师担任组长,并邀请主治医师及康复理疗师各一名参与,组成8人延续性护理小组,并由护理专家及经验丰富的康复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神经内科基本医学知识、脑卒中章节的系统知识、偏瘫康复的相关知识、专科护理、延续性护理相关知识及开展意义、护理沟通技巧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所以培训内容符合医院相关规定,培训时间为2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分数达90分即为合格。

1.2.2创建患者健康档案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在患者入院后给予患者及家属讲解患者的病情、康复计划、延续性护理的相关知识的内容及注意事项,告知医院相关的规定及国家法律法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为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内容包括患者病区、床号、住院号、入院时间、姓名、性别、年龄、婚姻、文化、职业、入院方式、陪伴者、责任护士、主管医师、评估者、评估时间、入院诊断、意识、行为、饮食、生命体征、身高体重、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用药史、过敏史、既往史等。

1.2.3出院前指导患者出院前1周,建立延续性护理QQ群或微信群(人员包括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家属及患者),制定群规,约定QQ群、微信群仅用于工作交流,只能发布与疾病相关知识[5]。告知患者及家属本科室及管床医生电话、科主任信箱,出院后延续护理小组会专人在微信群、QQ群发放对脑卒中患者进一步的康复指导内容,并指导家属如何将患者康复视频传送在QQ群或微信群中。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接受由延续护理组成员给予的个性化康复训练;对家属进行训练幅度、时间及训练强度进行取得最佳训练效应[6]等相关提醒。对于家属在培训过程中的不正确予以及时纠正。以家属出院前可以掌握协助患者锻炼的技能为标准。并与家属及患者一起制定出院后延续性的个体康复计划。

1.2.4出院后指导患者出院后一周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计划落实、服药、膳食、睡眠、情绪、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与困难予以及时解答与帮助。每周五或周六正常上班时间,专人在QQ群和微信群内发布经科室审核过的康复锻炼的小知识点、小视频(一般时间在5分钟内)。每个月中及月末由专人电话随访,对于电话回访延续康复计划执行不力患者,跟家属及患者作及时、有效沟通,分析原因,作必要的计划调整。发现某位患者的康复手法有问题时,一对一的视频进行错误纠正。提前一天通知患者及时复诊,对于不能按时间来的患者另外安排复诊时间。

1.3评估方法

采用我院采用的自理能力等级(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定。量表由具有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课题组成员分别在患者出院当日及患者出院后第三个月的最后一次复诊进行量表测评。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自理能力等级(Barthel指数评定)评分比较,见表1。

2.讨论

脑卒中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其偏瘫后遗症一直是康复医学领域关注讨论的课题[7]。但部分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缺少延续的专业康复护理指导,躯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常常恢复不佳[8]。延续性护理是医院护理到家庭的延续,患者可以得到不间断的护理干预,有效保障了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9]。

本研究通过延续性护理小组在患者出院前给予患者及家属详细的康复指导,将QQ群、微信群等社交方式应用于脑卒中出院患者的信息交流中,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网络社交媒体的相关注意事项,有利于发展多种形式的院外专业信息指导[10]。通过在社交网络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互动,通过QQ群、微信群发送经科内审核通过疾病相关的小知识、康复的指导性视频等视频资料,使患者及家属获得的康复知识更为丰富及直观,是对其脑卒中康复相关知识的不断强化。在网络群中观察组成员视频录像演练并教会家属肢体主被动康复的手法、幅度、时间等,对于疑惑与错误能够技术的及时纠正,避免了对患者的二次伤害。定时电话随访,了解了患者在家中的康复计划执行情况,针对患者执行康复计划不力及效果与预期不符者,及时与家属及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分析原因,保障了延续护理的效果。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延续护理3个月末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末观察组在自理能力等级(Barthel指数评定)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李素菊[11]等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及面对未来生活希望均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盛晗,邵生文,王惠琴,姚梅琪,陈金花.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动态变化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6):712-715.

[2]刘艳,刘春英,陈光希,等.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视频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J].护理学杂志,2014,29(1):10-12.

[3]李小英,曹文静,邓暑芳,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7):703-706.

[4]王秋兰.系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3):135-136.

[5]杨秀梅.微信群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出院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3):92-94.

[6]杨君艳.脑卒中偏瘫恢复期40例规范化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91-92

[7]莫怀飘,杨梅芳,陈卫玲.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规范化康复护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报,2016,37(3):407-409.

[8]植毓媛.康复护理团队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2):1701-1702.

[9]蒋喜平.延续性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3):6-8.

[10]杨林,石鑫,文月珍,等.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7):13-15.

[11]李素菊.持续规范的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5,9(21):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