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邓慧娟 陈文娟 吴子谕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 511400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8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模式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知识、技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可进一步促进新生儿成长发育,并提高了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技能。

【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新生儿;优质护理服务

新生儿从出生后必须要经过一个特殊的适应使其,在这一过程中,新生儿必须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以保证其健康成长。同时,新生儿出生后,由于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发展尚不成熟,极容易出现各种疾病。因此,必须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新生儿健康成长[1-2]。为了进一步探讨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以2018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以2018年7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2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均为单胎妊娠;②新生儿住院时间>3周;③出生时生命体征平稳;④新生儿家长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

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遗传疾病者;②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③不配合研究者[3]

按护理模式不同,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1例,男女比例为36/35,日龄区间为3-9d,平均日龄为(6.0±3.0)d,体重区间2.03-5.14kg,平均体重为(3.59±1.56)kg;观察组:71例,男女比例为37/34,日龄区间为3-10d,平均日龄为(6.5±3.5)d,体重区间2.01-5.11kg,平均体重为(3.56±1.55)kg;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两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呈P>0.05,均衡性显著,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的监测,并严格遵守医嘱对其进行护理。

观察组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包括:(1)新生儿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向其家长进行讲解,使其了解到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的具体内容、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等,进而不断提高其护理能力;(2)新生儿在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的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并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基础护理、新生儿消毒隔离措施、新生儿喂养、危重症识别、相关急救措施等。在具体进行健康宣教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亲身示范、课堂讲座、播放视频等形式开展,进而使得新生儿的家长全面掌握相应的技巧。(3)病房护理:开设母婴同室病房,并在房建内设置婴儿床、婴儿洗澡间、家属休息室、消毒隔离设施等。家长在更衣、换鞋、洗手消毒完成之后,方可进入到房建中,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新生儿的哺乳、喂养、沐浴等护理工作,并对新生儿的异常现象进行观察,对其出现的异常现象给予急救。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出院后1个月,对两组新生儿的体质量、身长、头围进行测量。

采用问卷评估,对两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调查。

利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新生儿的家长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计量资料以(5dd78230a6c3a_html_b63f90295c19aba9.gif )表示,计算结果以t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对比

如下表1所示:观察组新生儿的头围、身长、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对比,差异均呈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对比(5dd78230a6c3a_html_b63f90295c19aba9.gif

组别

例数

头围(cm)

身长(cm)

体重(kg)

对照组

71

32.14±3.87

49.15±5.12

4.58±0.55

观察组

71

36.47±4.12

54.37±6.08

4.96±0.38

t

6.455

5.534

4.790

P

0.000

0.000

0.000

2.2 护理知识、技能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如下表2所示:观察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知识、技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三项指标对比,差异均呈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对比(5dd78230a6c3a_html_b63f90295c19aba9.gif

组别

例数

护理知识

护理技能

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

71

75.12±6.47

73.27±7.03

80.03±7.55

观察组

71

83.06±5.16

85.14±6.52

91.57±4.29

t

8.084

10.432

11.198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以往,临床上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均是由护理人员担任其全部的护理工作,而家长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新生儿进行探视,并在出院之前,由相关的护理人员指导新生儿的家长,使其掌握基本的护理方式。这种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护理需求[4]

基于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模式,积极利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案,更加全面、科学和有效。在该护理模式下,以新生儿和新生儿的家长为中心,并督促患儿的家长积极参与到新生了的护理中,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提升而家长的护理技能和护理知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母子感情,并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母体的心情,为其后期的哺乳喂养奠定了基础。另外,结合以往的临床研究显示,通过家庭式参与护理模式,进一步促进了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使其更好地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并降低了再次入院的发生率[5]

本次研究结果也基本与其一致:对新生儿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后,新生儿的头围、身长、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知识、技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所有指标对比,均呈P<0.05,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了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促进了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杜英.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1):1593-1594.

[2]李丽娜.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9):1233-1235.

[3]余荣.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价值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3):243-244.

[4]宋艳艳.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过程中应用家庭参与式护理的作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10):99-101.

[5]肖艾青,黄瑞文,张榕,沈萍,朱丽辉.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2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