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的发展与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电子病历的发展与影响

曹子路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医院 石家庄市井陉县 050300

摘要:目的:电子病历是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在计算机应用的绝对化普及下,以及在计算机网络作为科技进步新基础的绝对地位推进中形成的,以电子方式来保存个人的终生健康信息的病历,是一个人整个生命过程中有关健康信息的真实汇编。作为医疗信息的重要来源,它满足了临床、法律和行政的需求。然而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理,电子病历也具有因特殊性导致的特殊障碍和缺陷,当然,这其中包含目前社会的技术不成熟、应用方法尚不得当、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个人问题等因素。但随着不同国家的实验和研究进度不同,国家与国家间对此的发展进程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电子病历的共享方面,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相比之下,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成就。本文将介绍了电子病历共享的背景和意义,简单归纳电子病历共享的概念、优缺点,最后分析、总结国内外电子病历共享的研究现状,对我国电子病历共享的发展趋势进行简单推测。

关键词,电子病历,共享趋势。

1电子病历共享的背景和意义

1.1电子病历共享的背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在当代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方面产生了不可替代性,居于绝对化普及的地位与绝对化应用的价值。因而,如今传统的病历记载方式已经被电子病历所取代,电子病历已经应用于实际医院中,并在医院的工作记载中发挥了相当一部分的效果和作用。

1.2电子病历共享的意义

2009年4月6日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新“医改意见",进一步强调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电子病历共享的意义确实重大:首先,电子病历共享能够实现远程会诊和双向会诊,可以方便患者就医。其次,电子病历共享可以促进医院的发展,优化医院内部的“生态系统”,使其处于良性循环。电子病历的共享能够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减少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提高医务人员的科研水平,更快地产出新的科研成果。第三,电子病历共享有利于医疗行业的宏观管理。电子病历共享为医疗宏观管理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资料,医疗管理部门通过对医疗数据的收集、挖掘和分析,辅助制定卫生管理相关政策。电子病历共享有助于监测流行病、疫情,可以早预防早治疗,避免大范围传染扩散。

2 电子病历共享的优缺点

2.1 电子病历共享的优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病历在当代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处于核心研究地位,电子病历信息交流的和传输的超高速率,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电子病历的透明和共享性,以及程序的绝对规范,也恰好对医疗人员的一些诊症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 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电子病历的使用,各地区的医院能够冲破地区障碍通过网络进行传达,为远成医学等提供了服务。如今,医院随着时代的变迁开始进行医疗信息化建设,而电子病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衡量医疗未来发展的重要标准。

2.2(我国)电子病历共享的缺陷/面临的问题

在法律中存在地位缺失情况。随着医院信息化体系的逐渐建设和完善,医院在日常工作操作中越来越依赖于电子病历系统。即使我国电子病历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直到如今还未有一个很明确的法律规定来对电子病历进行有效的法律保障。

发展不均衡。电子病历的应用以及发展因不同地域而不同,在军队医院中已经全面实现了不同电子病历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之时,我国一些地方上的医院仍然没有开始使用电子病历。

没有普遍认同的固定规范。国内各地虽然都开始陆续实行医院信息化,电子病历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和平常,但是各个地区之间并没有针对电子病历的使用指定相应的统一标准。国家对于电子病历的框架结构以及技术标准都没有统一规范。

对于电子病历并没有“物尽其用”。在国内一些大型的医院虽然逐渐采用无纸质的病历方式,但这种转变仅仅停留在对于患者一些简单信息的记录,其实质只是改变了传统的记录方式,而并没有真正形成患者详一信息的信息管理。

3国内外研究现状

3.1国外研究现状

如前文所提,从电子病历共享的国外发展情况来看, 西方发达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美国尤为先进,19世纪60年代末,美国就使用计算机管理临床信息。资料记载,1971 年12月被安装于EI camino医院护士工作站的Technocon Data System是最早的医院信息系统。1972 年,由Wishard Memorial医院开发出的Regenstrief Medical Record System中的医嘱录入系统,可以有效降低住院病人的负担减少医院成本。90年代以前的美国已经为以后的电子病历系统的建设和电子病历共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美国医院信息化更上一层楼。199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发表了CPR。1992 年美国成立电子病历普及推进组织。2004年,美国要求在十年内建立全国电子健康档案(EHR),以避免医疗事故,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水平。2008 年,美国积极推进医疗健康改革,并承诺到2014年全美人人享有电子健康档案。也正因为美国政府对电子病历应用的大力推广,越来越多的学院研究所科技成果越出越快,部分州如路易斯安娜州、福罗里达州的区域医疗电子病历共享成效卓越。

除了美国,加拿大、英国、荷兰、日本等国家也在大力建设发展本国的电子病历。加拿大于1998年提出建设健康信息公路CH(Canada Health Infoway),探讨信息与通信技术在医疗信息化中的应用,现已制定了e-MS标准用于传输电子病历中的数据。英国的国家健康服务中心NHS (National Health Service),建立了集合病人医疗健康信息的国家数据库,供医务人员共享使用。荷兰已有90%的医院成功应用了电子病历系统。日本从1994年起就对不同医院间电子形式的医疗数据交换方法进行了研究。1995 年成立了电子病历开发委员会,研究医疗数据的结构化。

3.2 我国电子病历共享的现状

纵观我国医院电子病历的发展历史,其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诚然面临着较多问题:国内许多医院仍然存在滞后性,没有建立电子病历系统,手写病历依然普遍。即使在一些建立电子病历系统的医院里,电子病历的使用频率和效率很低,依然离不开纸质病历,因此病历信息的共享程度不高。而国外在这些方面已有了成功的经验,所以为了改变我国医院这种落后的状况,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电子病历的共建共享势在必行。

3.3我国电子病历共享的发展趋势

对国外先进的电子病历研究历史的了解、研究成果的借鉴,能够对我国电子病历的发展和未来走向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并逐步形成智能化、集成化、区域共享化的发展趋势。

当然,我国如今对于电子病历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等一系列规范,明确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文章旨在进一步提高区域卫生平台的建设质量,满足各级各类医院信息传输与交换层面的规范、统一需求,实现了医院信息跨机构、跨区域交换与共享。同时指导、促进我国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和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

政策的明文支持,意味着我国电子病历的发展形式只会越来越明朗。

参考文献

1 电子病历对临床教学的影响与改进【J】中国病案第19卷第一期

2某县级医院2012年-2016年并按信息资源的利用【J】中国病案第1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