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剖腹产术后母乳喂养的护理

罗晓晓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21000

虽然近年来我国积极普及自然分娩的相关知识,提高全民对自然分娩优势的认知以期望提升临床自然分娩率,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即使剖腹产率有所下降,但依然可占临床分娩方式中的50%,临床依然有大量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作为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产后话题,其较人工喂养的优势逐渐被明确,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目标之一,在剖腹产术后产妇的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母乳喂养护理已为临床研究热点。本文即对剖腹产术后母乳喂养护理进行如下阐述,以便广大读者简单了解。

目前剖腹产术后产妇是否愿意进行母乳喂养或母乳喂养是否成功的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4个方面,体位限制、伤口疼痛、知识不足、喂养技巧不足。体位限制主要表现此类产妇完成剖腹产后需要卧床休养一段时间,身上插有输液管、导尿管等,无法进行母乳喂养;伤口疼痛表现为剖腹产术后早期麻醉剂效果消失,产妇伤口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感,导致其无心喂养,或喂养中途因为牵动伤口引发疼痛,出于疼痛的恐惧产妇不愿进行喂养;知识不足表现为部分产妇认为自身乳房较小,乳汁就少,不足以满足婴儿需要,因此放弃母乳喂养或者在母乳喂养同时添加一些其它乳品,也有许多产妇产后由于缺乏相关喂养知识导致喂养失败,部分产妇还认为药物治疗后,胎儿吸吮母体乳汁会对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敢进行母乳喂养,还有部分产妇认为进行母乳喂养会导致乳房下垂,影响自身外貌气质,因此放弃母乳喂养;喂养技巧不足体现为初产妇缺乏喂养知识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针对常见问题做好相应干预措施才能保证剖腹产术后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首先需加强母乳喂养健康知识教育,由产科护理人向患者一对一宣教,告知产妇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的重要性,组织产妇每日观看相关母乳喂养录像,并由护理人员从旁讲解,提高产妇喂养能力,讲解相关乳房下垂知识,告知产妇母乳喂养虽然可能导致乳房下垂,但通过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应积极给予婴儿母乳喂养,并明确告知产妇一点,乳房的大小与乳汁分泌量无关,一般母体的乳汁分泌量均可满足婴儿需求,无需再添加其他乳品,此外,宣教相关药物知识,告知产妇术后一般抗菌素几乎不对乳汁质量造成影响,婴儿吸吮后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可放心喂养。

其次,产妇哺乳时护理人员积极协助哺乳,指导产妇选取舒适体位,进行乳头清洗、双手清洗后再怀抱婴儿,若存在伤口疼痛情况则由护理人员协助怀抱婴儿,将婴儿置于产妇胸前吮吸奶汁,针对部分喂养过程中胎儿吮吸奶头引起子宫收缩疼痛的产妇应积极解释此属于正常现象,避免产妇产生焦虑情绪,若疼痛难以忍受则停止哺乳,给予相应干预措施后再行哺乳。临床研究提示,产妇经常接受胎儿吸吮可刺激脑垂体分泌催乳素及催产素,继而进一步促进乳汁分泌,且催乳素具有良好的助眠效果,每日进行一次母乳喂养对早期剖腹产产妇恢复有较大帮助。

做好产妇产后心理护理对母乳喂养成功也有较大帮助,部分产妇在分娩后乳汁分泌较少,产妇易对自身能否完成哺育婴儿的任务产生紧张、焦虑情绪,此时需帮助产妇疏导不良情绪,并利用乳房按摩等技巧促进其乳汁分泌,从根本上解决产妇的顾虑。针对部分存有抑郁症的产妇,常规心理护理效果较差时则可利用积极心理学进行指导干预,并利用相关抗抑郁类药物进行治疗,以消除产妇不良情绪,提高母乳喂养积极性。

总而言之,母乳喂养作为临床剖腹产术后护理重点之一,相关研究提示,剖腹产术后产妇的不良心理因素、不良生理因素均可能导致母乳喂养失败,只有针对此类产妇产后常见的母乳喂养不利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通过健康宣教、母乳喂养指导、心理护理等措施,改善其心理、生理状态,才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促进新生儿早期获得母乳喂养,为此后产妇日常生活中进行母乳喂养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