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观察

刘阳 王月乔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ICU自2018年1月开始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指导护理,分别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ICU治疗的100名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并观察ICU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ICU住院期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ICU护理中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护理,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对护患关系的改善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ICU;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质量;护患关系

ICU患者病情危重,高危因素多,同时患者长期处于紧张、恐惧状态下,极易引起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因此加强积极的护理干预,预防ICU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保障患者安全有着积极意义[1]。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保健意识及维权意识的加强,人们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ICU护理亦面临着巨大挑战,鉴于此,我院自2018年1月在ICU开始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ICU共计护士30名,床位89张。护士均为女性,年龄22-45岁,平均(30.20±3.28)岁;学历水平:专科4名,本科22名,研究生4名;其中主任护师1名,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名,初级护师12名,护士12名。排除1名在2016年12月-2019年2月出现人事变动的护士,余29名护士参与研究。

分别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ICU治疗的100名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实施前:男55例,女45例,年龄15-70岁,平均(52.92±4.00)岁;ICU住院时间1-56d,平均(16.57±3.33)d。实施后:男56例,女44例,年龄14-70岁,平均(52.89±3.97)岁;ICU住院时间1-55d,平均(16.70±3.29)d。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实施前,ICU为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包括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自2018年1月开始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转入ICU时,若清醒,则与患者简短沟通交流,询问患者身体感受,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告知患者入住ICU的必要性以及暂时性,缓解其焦虑情绪,患者进入ICU后,回答家属的疑虑,并对其进行情绪上的安抚。每日将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告知家属,避免家属猜测、质疑等,耐心回答家属问题;告知家属在每日探视时,要面带微笑,以乐观的态度感染患者,增加其治疗的信心。对于在ICU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可能出现绝望、自我放弃等情绪,医护人员要重点安抚,以激励为主,使患者感受到治疗的效果,增加其信心。医护人员要学习观察患者面色、口型等,准确揣测患者心意,并以表情、手势及动作等沟通。(2)生理舒适度护理,ICU内器械较多,因此在保证器械正常运行的情况下,降低器械音量,减少噪音的刺激;有创性操作尽量选择在白天进行,避免打扰患者睡眠;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基础疾病等,选择最佳体位,在经常受压部位安置软垫,并帮助患者经常翻身、按摩等,避免压疮;在患者出现不适时,紧握患者双手,轻抚其后背,使患者感受到温暖;患者呕吐或进食后,以以温水漱口。

1.3观察指标

(1)记录患者ICU期间非计划拔管、肺炎、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患者由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后,分发患者对ICU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主要从精神、生理舒适度、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与护理满意度成正比。(3)护士长从专业护理、服务态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评价等方面对其护理进行综合评估,满分100分,分数与护理水平成正比。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和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评分比较

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71±2.01)分,明显高于实施前(91.28±2.20)分,比较差异显著(T=18.222,P=0.000)。

2.2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实施前,100例患者中非计划拔管4例,压疮6例、肺炎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00%;实施后100例患者未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显著(X2=11.640,P=0.001)。

2.3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评分比较

实施前 ,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评分为(90.08±2.77)分;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评分为(95.65±2.80)分,比较差异显著(T=1.142,P=0.000)。

讨论

近年来,现代护理学得到快速发展,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临床广泛使用。ICU病情特殊,护理难度大,常规护理方式难以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康复,因此转变传统的护理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为指导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持续性人文关怀是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强调患者生命的尊严,将患者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结合,为其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并做好心理疏导及安抚等,对患者病情康复有积极意义。实施后护理人员综合护理能力评分明显提高(P﹤0.05),由此可见,在持续性人文关怀的指导下,护理人员能够提高自己责任心,不断提高自身技能,这对预防护理不良事件有积极作用,实施后患者未见不良事件证明了这一观点。护患关系的改善为近年来医疗机构研究的重点,而持续性人文关怀指导下,患者能够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与用心,更加信赖护士,能够减少护患纠纷。实施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证明了持续性人文关怀对护患关系的积极效应。

总之,ICU护理中以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为指导能够提高护理人员综合水平,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徐琳. ICU患者谵妄评估约束分级方案的构建及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9, 54(02):217-223.

[2]钟代曲, 于瑞英, 蒋晓江,等. 人文护理对慢性失眠症患者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8, 47(31):123-126.

[3]何亚细, 王莹, 胡洁. 关于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实施效果评价[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S1):38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