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内吸痰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气管内吸痰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韩金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 100045

【摘要】目的对气管内吸痰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我院儿科在2018年1月份至2019年1月份期间共接收小儿肺炎患者100例,并根据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吸痰方式,观察组患儿给予气管吸痰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及哭闹程度。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更高,仅少部分患儿出现哭闹(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儿来说,采用气管吸痰方式,可有效将总体护理效果提升。

【关键词】小儿肺炎;气管内吸痰;传统吸痰;护理效果

小儿肺炎为临床中常见疾病之一,也是造成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生小儿肺炎,患儿可出现程度不一的反复咳嗽、呼吸受阻、发热等症状[1]。小儿肺炎可直接对患儿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伤,且并发症较多,具有较高的危险性。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身体机能并未发育完全,极易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堆积在其呼吸道内,以造成窒息现象甚至死亡,因此,务必要及时清理其呼吸道分泌物。但以往临床中所用的传统吸痰方式总体来说效果一般,本文主要将气管内吸痰方式护理效果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以我院儿科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为例(收治时间:2018.1-2019.1,收治例数:100),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38:12,平均年龄(1.02±0.36)岁,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36:14,平均年龄(1.04±0.28)岁。所有患儿均符合我院临床小儿肺炎诊断标准,且其家属对于本次研究表示知情与同意,两组患儿临床病例资料未见明显差距(P>0.05)。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普通吸痰方式,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将吸痰管从其口部或鼻部进入,直至咽喉部并感到阻力后,左右转动,转动完毕后向上提拉,观察组患儿采用气管内吸痰方式,详细如下;

①将患儿枕头去除,帮助其平躺,略微将其肩部垫高,一名护理人员佩戴无菌手套,将患儿颈部向上托起,使其头部后仰,将其头部固定。另一名护理人员佩戴无菌手套后,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将吸痰管插入其鼻孔或口腔内部,插入10cm-14cm即可,当患儿发出哝哝声后,按压其天突穴,使其咳嗽,当声门开放后,将吸痰管迅速插入吸痰。

②在对患儿进行吸痰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流程进行,以避免患儿出现感染情况,且吸痰时间控制在餐前1-2h之间为宜。吸痰管直径不可过粗,以避免加重患儿的生理痛苦,在进行吸痰时,护理人员应严格观察其生命体征,一旦某一项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立刻停止吸痰。

1.3 疗效标准

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分为优、良、差。优:患儿临床症状及痰鸣音完全消失,呼吸顺畅。良:患儿临床症状及痰鸣音有所改善,呼吸顺畅。差:患儿临床症状及痰鸣音未见任何改善,小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或痰鸣音出现加重趋势,呼吸受阻。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优良率,同时对比两组患儿吸痰哭闹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护理效果优40例、良7例、差3例、护理优良率94%,对照组患儿护理效果优32例、良9例、差9例、护理优良率82%,观察组患儿护理优良率明显更高,(x²=6.818,P=0.009),(P<0.05)。

2.2两组患儿吸痰哭闹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吸痰哭闹18例,吸痰哭闹率为36%,对照组患儿吸痰哭闹37例,吸痰哭闹率为74%,观察组患儿吸痰哭闹率更低,(x²=29.172,P=0.001),(P<0.05)。

讨论

近几年来,小儿肺炎患儿数量不断增加,其严重威胁了患儿的生命安全,对其日后机体发育情况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引发小儿肺炎的主要因素为患儿体内不同支原体出现感染,从而引起小儿肺炎,发热、反复咳嗽、呼吸受阻为该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如患儿病情较为严重,往往会合并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2]。因此,务必要对小儿肺炎患者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关干预手段。

对于小儿肺炎患儿,临床多采用吸痰治疗,但吸痰属侵入性操作,其通过患儿口部或鼻部将吸痰管插入,但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吸痰,只能将其咽喉部痰液吸出,导致吸痰效果较差。近几年来,临床中多采用气管内吸痰为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吸痰,此种吸痰方式是由两名护理人员互相配合,在最大程度减轻患儿生理痛苦的基础上,将吸痰管直接插入气管内进行吸痰,同时对患儿咽部造成刺激,可促使患儿咳嗽,提升了总体排痰成功率[3]

在本文中,观察组患儿采用了气管内吸痰方式,结果显示,气管内吸痰方式可将护理效果进一步提升,并减少患儿吸痰哭闹率(P<0.05)。因此,临床中对于小儿肺炎患者来说,可将气管内吸痰方式作为其首选吸痰方式,以提高总体预后效果。

由上述研究结果得知,气管内吸痰方式可有效小儿肺炎患儿总体护理效果提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柳. 气管内吸痰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37(1):200-200.

[2]张海燕,迟春梅.气管内吸痰及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 2016, 14(12):28-30.

[3]赵艳红.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吸痰、激光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 继续医学教育, 2018(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