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痔疮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传统痔疮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

王旭东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书院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4320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对比传统痔疮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80例痔疮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总体有效率、切口愈合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疮采取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传统痔疮切除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痔疮;临床疗效

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1],此症发作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后,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如果采用非手术治疗失败或不适宜非手术治疗的病人,则应采取手术治疗,此症常规的手术方法即传统痔疮切除术,此术疗效较好,但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疾病康复受到影响,且此术在操作方面比较复杂,故手术时间较长[1],随着痔疮手术疗法的不断发展,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得以应用于临床手术治疗,为了对比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此次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8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等制定的《痔疮临床诊疗指南》,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80例痔疮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3.29±2.87)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4.46±0.67)年。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8~56岁,平均年龄(43.37±2.89)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41±0.65)年。两组经对比一般资料,未产生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可对比。

1.2主要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痔疮切除术,术后给予常规准备,将痔核明显位置作为手术中心,并将痔核位置进行确定,并通过组织钳夹夹住内痔和外痔向外拔,使内痔根部得以充分暴露,贯穿至内痔顶端部位,然后实施动脉缝扎,于外痔位置做“V”型切口,通过钝锐性相结合的方式分离外痔直至肛门括约肌前部位,使痔核得以剥离,直到齿状线,并于内痔底部位置将内外痔同时剪除,然后修整多余皮肤,并引流。

观察组实施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术前同样实施常规准备,实施腰麻,通过无创钳夹住母痔肛周皮肤,并轻轻将痔疮及其下粘膜翻开,然后将肛管扩张器轻轻插入,完成扩肛操作,将内芯取出,然后将肛门镜与缝扎器一同置入,使用7号线完成缝扎,取出风乍起和吻合器,并使吻合器头端深入,然后完成环扎,将缝合线收紧并打结,使用持线器将缝合线拉出完成侧扎,并做适当牵引,然后将吻合器取出,同时进行止血。

1.3观察指标

此次研究选择的观察指标包括总体有效率[2]、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使用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0.0,将(x±s)代表计量资料,经t检验,将%代表计数资料,经X2检验,差异明显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如表1所示,两组总体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体有效率

观察组

40

20(50.00)

16(40.00)

4(10.00)

36(90.00)

对照组

40

18(45.00)

18(45.00)

4(10.00)

38(90.00)

X2

0.841

P

>0.05

2.2两组各时间指标对比

如表2所示,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各时间指标对比(x±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切口愈合时间(d

住院时间(d

观察组(n=40)

18.29±2.04

15.21±1.92

7.93±0.62

对照组(n=40)

29.48±3.07

16.14±1.97

12.17±1.26

t

5.942

0.673

5.417

P

<0.05

>0.05

<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如表3所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水肿

出血

尿潴留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0)

1(2.50)

0(0.00)

3(7.50)

对照组

40

3(7.50)

5(12.5)

2(5.00)

13(32.50)

X2

16.421

P

<0.05

3.讨论

痔疮属于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但在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直肠粘膜向外翻、术中大量出血、手术造成的肛管狭窄以及大小便失禁等突出问题,并且术后容易出现水肿、尿潴留等并发症[3]。而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能够使手术操作更为简便,不仅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还能够缩减手术时间[4],但在实施此术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例如,在进行手术过程中,需要将外痔也同时切除,从而使痔疮得以治愈,主要是因切除外痔可减少致病因素,并且还能够有效防止水肿、发炎等并发症出现。此外,在实施此术过程中,虽然与传统术式相比不会出现大量出血,但也应该对患者进行止血操作,从而保证治疗效果[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此术治疗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手术耗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并且还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从总体上能够更好的改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痔疮采取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陈孝平、汪建平. 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419.

[2] 江余秋.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5):137-138.

[3] 徐庆华, 孙梅, 杨妍妍. 比较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疗, 2017, 36(6):33-34.

[4] 黄俊, 何文涛, 胡娜.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手术对重度痔疮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比较[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7, 20(8):648-650.

[5] 薛伟彩.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对比[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07):120-120.

[6] 王守练, 郑林海, 倪晓春,等. 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度和Ⅳ度痔的疗效比较[J].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7, 44(8):535-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