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观察

高慧莉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妇产科 100043

摘要 目的 分析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比较各组术后出血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出血例数、平均出血量、最大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子宫压迫缝合术;剖宫产;产后出血;疗效

前言 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产后出血,多发生于剖宫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大的严重情况可致产妇死亡。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等都是导致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1]。目前,临床上采用子宫收缩,结扎子宫动脉,纱布填充子宫腔等方法,但效果不理想,在遇到无法解决的情况时则会实行子宫切除,给患者带来极大身心伤害[2]。 因此,有必要采取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来解决产后出血问题。本次研究对比了子宫压迫缝合术和常规方法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不同疗效,以下是研究结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27.42±2.60岁;对照组50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7.56±2.38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产后2天内出血量超过800ml的患者②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配合检查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妊娠高血压患者或产后高血压患者②产后抑郁症患者③产中切除子宫的患者[3]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使用纱布填充子宫压迫止血,并注射宫缩素,用内窥镜探查,采用无菌镊子将纱布经阴道置入宫腔,常规关腹。病情严重者可实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术。

观察组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暴露患者子宫下段,并将第一针置于患者子宫右下方2至3cm处。操作中应注意子宫内侧与缝合位置的距离是3.1厘米,当缝线与子宫角距离一定位置时向后绕到子宫后壁进针,确保与子宫前壁相对应。进入子宫腔后,应及时调整针的位置。根据相关标准缝合切口,以确保子宫无异常地返回腹腔并在手术后密切监测。

1.3疗效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两组出血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后出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以及最大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手术后两组患者出血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出血例数

平均出血量(ml)

最大出血量(ml)

观察组

50

14(28.00)

365±30

850

对照组

50

21(42.00)

660±67

1800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切口裂开

感染

宫腔黏连

严重痛经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50

1(2.00)

0(0.00)

0(0.00)

2(4.00)

3(6.00)

对照组

50

2(4.00)

1(2.00)

1(2.00)

3(6.00)

7(14.00)

3讨论

产后出血主要是指产妇在生产后24小时内出血量大于500毫升,是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病时段在产后2小时内。这种疾病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对母亲的生命和健康构成威胁,而且对产妇家庭和家庭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短时间内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减轻产后出血对患者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意义重大

[4]

目前,我国的对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采用的传统的止血方式尚存在一定的缺陷,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各种技术不断完善,多种类别的治疗方法经过临床试验后逐渐被临床应用和推广[5]。子宫压迫缝合这种新的手术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症状。与传统的缝合模式不同,子宫压缩缝合是通过纵向机械作用对子宫壁进行机械压缩。减少相应血管的血流量,促进局部血管血栓形成,从而提高止血效果。与其他止血方法相比,子宫压缩缝合很容易让操作者进行,相关技术的要求也不高,而且,手术前不需要特殊设备[6],因此,子宫压缩缝合可广泛用于临床。

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出血例数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最大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宫腔黏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子宫压迫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大部分症状是子宫收缩,产妇过度体力消耗,胎盘前置,胎盘早剥和血液凝固异常。子宫压迫缝线可以通过压迫子宫挤压子宫的前壁和后壁,挤压子宫壁的血管,减缓血流,并显著减少出血量,较慢的血流量也可促进局部血栓形成并实现止血。

综上所述,子宫压迫缝合术适用于产后出血的剖宫产术,患者术后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程凤,金丽.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4):30+32.

[2]刘婷.产后出血治疗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6):152+154.

[3]孙建.产后出血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止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35):32-33.

[4]姜春霞.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子宫压迫缝合术的临床应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9):59+86.

[5]张朝.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07):24-25.

[6]叶秀凤.子宫压迫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09):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