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义

望城区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3

摘要目的:研究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并且分别给予患者经阴道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应用经阴道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5.6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69.5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和首次下地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膀胱损伤、切口渗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更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阴道手术;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应用效果

子宫肌瘤属于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是一种妇科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子宫平滑肌增生,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者和患者自身的重视[1]。子宫肌瘤疾病的临床特征不太明显,一般的症状只包括经期延长、慢性贫血、经量增多、盆底部酸痛等,严重时会造成妇女生育功能损伤[2]。目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为手术,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经阴道手术和腹腔镜手术[3],本次研究针对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础资料

我院进行本次研究的时候一共选择了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7岁至44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5.61±1.31)岁,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6岁至45岁之间,中位年龄为(35.52±1.29)岁,可以看出以上数据中两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经阴道手术治疗,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去膀胱截石位,并且对患者进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患者的阴道和宫颈进行充分暴露之后在进行相关的切除手术。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体位保持为平卧位或者膀胱截石位,并且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患者的脐下缘进行切口。两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均给予相应的避孕指导和防感染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和首次下地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以及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膀胱损伤、切口渗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或是SPSS19.0软件进行检验本次涉及数据,计量相关的资料所使用的工具为(x±s),并且进行t检验,应用(%)表示计数,行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两组之间的差距比较明显,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46)

28(60.87%)

16(34.78%)

2(4.35%)

44(95.65%)

对照组(n=46)

15(32.61%)

17(36.96%)

14(30.43%)

32(69.57%)

X2

10.8974

P

0.00096

2.2 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和首次下地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首次下地时间

进食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n=46)

83.56±21.65

132.82±37.68

18.92±9.66

13.25±6.16

5.22±1.45

对照组(n=46)

98.61±23.77

159.64±41.25

27.88±9.91

18.32±8.18

6.17±1.33

T

3.17478

3.2559

4.3911

3.3580

3.2747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在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膀胱损伤、切口渗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皮下气肿

切口感染

膀胱损伤

切口渗血

总发生率

观察组(n=46)

1

1

1

1

4(8.69%)

对照组(n=46)

3

3

4

4

14(30.43%)

T

6.9069

P

0.0085

讨论

随着对子宫肌瘤疾病的研究,发现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大多数研究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为雌孕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所导致的局部基层组织增生,疾病的不断发展会造成子宫肌瘤的体积越来越大,最终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手术方式,通过切除瘤体或者缩小瘤体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子宫肌瘤所应用的手术方式有很多种,其中包括经阴道手术、机器人手术、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联合阴道手术等,其中常见的方式为腹腔镜手术和经阴道手术[4]。其中经阴道手术方式主要是通过人体的阴道进行瘤体切除,不会给患者的人体造成创伤,而且也不会对患者的盆腔脏器产生一定的影响,手术之后发生的腹胀和疼痛感较少。主要应用在宫颈下段或宫颈肌瘤及位置较低的阔韧带肌瘤治疗上[5]。但是该种治疗方式在手术的过程之中视野比较狭窄,所以治疗风险比较大,对于一些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粘连、附件包块等情况的患者来说该种方式不太适合。另外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效果,该种手术方式的优势在于出血少、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而且在子宫肌瘤手术的过程中具有较为广阔的视野,这样也会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手术风险的发生[6]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95.65%,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69.5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和首次下地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情况评分分别为83.56±21.65、132.82±37.68、18.92±9.66、13.25±6.16、5.22±1.45,要优远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的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膀胱损伤、切口渗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9%,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

总而言之,经阴道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均较高,但是相比之下腹腔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更高,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值得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寇磊.阴道超声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1):97-98.

[2]毛爱荣.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823-1824.

[3]李海玲.腹腔镜手术与经阴道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4):78-78.

[4]朱清华.经阴道与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J].当代医学,2014(19):94-95.

[5]单梅.经阴道子宫肌瘤剥除术63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5):257-259.

[6]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研究[Z].英德市人民医院.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