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层冠状动脉 CTA诊断老人急诊 PCI术后再狭窄的应用 *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256层冠状动脉 CTA诊断老人急诊 PCI术后再狭窄的应用 *

石慧武,郭爱华,饶莉,郭爱茹,鲁松涛,郑伟,陈宏伟,姚东会

河北省唐山市康复医院 放射科,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在老年人急诊PCI术后冠状动脉CTA成像结果方面的价值。方法:随机采集101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于术后6~7个月分别行256层螺旋CT冠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对两者支架内病变血管检查数据进行相互比较。结果:256层螺旋CTA诊断老人急诊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kappa值分别为82.61%、97.44%、90.48%、95.00%、94.06%、32.22、0.18和0.82。结论: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很好的诊断支架内再狭窄病变。

【关键词】老年;急诊PCI;冠脉CTA;支架再狭窄

中国正在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冠心病发病率高,其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病情凶险,病死率、致残率高。随着支架工艺的改进和PCI技术的成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老年AMI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冠脉支架PCI术后再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目前256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给术后再狭窄的评价带来了新的检查评价方法[1]。本研究旨在对老年人支架植入术后冠脉CTA与冠脉造影术检查两者之间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比较,讨论冠脉CTA血管成像技术随着CT机型的升级换代发展,在老人急诊PCI术后再狭窄诊断方面是否具有更可相信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1.1入选标准:抽取2011-2013年于我院接收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行急诊PCI住院诊疗的年龄在65-75岁老年患者101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单只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即刻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常规抗凝及对症治疗。

1.1.2排除标准:1、正在使用肾毒性药物或其他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药物或疾病。2、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清肌酐水平显著异常、肾功能不全者。3、糖尿病肾病患者。4、进行两种检查间隔时间>30天者。

1.2研究方法

1.2.1使用PHILIPS Brilliance iCT 256进行心脏CTA检查。要求检查前6小时患者水化,禁食,签订患者知情同意书,训练好吸气、憋气动作。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上起自气管隆突下1cm,下至左侧膈肌以下2cm完成扫描。使用ACIST Empower CTA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碘海醇(320mgI/ml)60~90ml,使用40ml生理盐水冲刷。从肘部或前臂静脉穿刺,以团注发注射,注射速度6ml/s。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588mA,扫描时间3~5s,旋转时间0.27s/360度。至少由2位医师协商诊断检查结果。

1.2.2使用PHILIPS公司EBW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VR), 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多平面重建(MPR)等完成图像重组。

1.2.3冠脉造影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至少由2位医师协商诊断造影结果。

1.2.4对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阳性、阴性诊断标准。按常规目测法将支架狭窄程度≧30%为阳性,以<30%为阴性。

1.2.5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CAG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kappa值。

2.结果

表1 螺旋256层螺旋CT检查与冠脉造影检查诊断结果(n/例)

CTA结果

CAG结果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19

2

21

阴性

4

76

80

合计

23

78

101

256层螺旋CTA诊断老人急诊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kappa值分别为82.61%、97.44%、90.48%、95.00%、94.06%、32.22、0.18和0.82。

3.讨论

在诊断冠心病的各种不同检查中,公认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但其有明显缺点:有创性、有一定的手术风险、给患者带来极大心理压力及术后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让病人难以接受。随着科技进步,新型256排螺旋CT的问世,因其较以往机型具有扫描时间更短,空间分辨率更高及无创性的优势,冠状动脉CT成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替代冠脉造影检查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像诊断,在PCI术前或术后有明确的诊断意义

[2]

本研究表1结果显示256层螺旋CTA诊断支架再狭窄通畅与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kappa值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一致性好,无统计学差异,说明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检查可以通过冠脉CTA来完成,可以避免再一次使用冠脉造影检查,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并且本表显示特异度为97.44%,说明对于外形良好,管腔通畅的冠脉支架256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能够很好的进行评价与诊断。

临床对于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诊断还需要进行更加详细的狭窄程度分级。目前由于支架周围容积效应或血管壁内钙化的影响,进行详细的血管狭窄分级评价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可能相差较大,这一点与马海川等报道相一致[3],说明如果发现有支架内再狭窄的病变,应以冠脉造影结果为准。但是冠脉造影检查对于冠脉钙化的诊断有其局限性,往往不能正确判定管腔狭窄程度[4]。相信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材料学的发展,冠脉CTA检查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宁,李海涛,葛庆峰,等.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临床价值[J].天津医药,2014,42(1):24-27.

[2] Rolf A, Werner GS, Schuhback A, et al. Preprocedural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significantly improves success rates of PCI for chronic total occlusion[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 2013 ,29(8):1819-27.

[3]马海川,张龙,刘彬,等.64排128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及冠心病PCI术后应用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2):1586-1587.

[4] 贾志豪,马依彤,马翔,等.62例冠脉支架术后患者的64排螺旋CT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4):249-251.

*河北省唐山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1313025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