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岁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0~ 6岁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分析

刘健梅

湖南省溆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病科 419300

摘要:目的:探究0~6岁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并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溆浦县人民医院近两年收治的1562例手足口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疾病发生详情,并对疾病的流行特征实施总结,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经统计学对比可知,男性患儿的发病率(60.56%)高于女性患儿的发病率(3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各年龄段发病率进行统计可知,≤1岁的患儿发病率最高,5岁和6岁患儿发病率最低。结论:0~6岁儿童手足口病有显著流行特征,以≤1岁的低龄患儿为主,且多为男性患儿,同时发病群体以散居儿童为主,因此相关单位应加强干预,进而控制疾病的广泛性传播,减少疾病发生给儿童健康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手足口病;0~6岁儿童;流行特征;防治措施

手足口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病发后可导致儿童出现口腔、足部和手部的疱疹或皮疹现象,且伴随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部分患儿未经过及时干预可能出现病情加重现象,最终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故而及时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实施分析,总结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就对于临床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1]。本次研究以0~6岁手足口病儿童为主要对象,分析其疾病流行特征及防治措施,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7月到2018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对应时间段内溆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62例手足口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0-6岁,平均年龄为(1.18±0.41)岁,患儿均因为不同程度的口腔、手部或足部疱疹现象被家属送往县人民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本次研究前已经对患儿家属说明了研究概况,入选对象的家属均在知情的基础上表示同意接受本次研究观察。

1.2方法

观察患儿疾病发生的详细情况,包括疾病发生的儿童类型、性别分布等情况,并对疾病的流行特征实施总结,以疾病的流行特征为基础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2]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的计量资料应用(5dd25cd1dde7e_html_b63f90295c19aba9.gif )统计,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应用%进行统计。

2 结果

本组入选的1562例手足口病儿童中,男性患儿共计946例、其余616例患儿为女性患儿,男性患儿的发病率为60.56%,女性患儿发病率为39.44%。经统计学对比可知,男性患儿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患儿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各年龄段发病率进行统计可知,≤1岁的患儿发病率最高,5岁和6岁患儿发病率最低。提示年龄越小,越容易发生手足口病流行病。详情见下表1。

表1 患儿的年龄和发病比例情况[n(%)]

年龄

例数

占比

≤1岁

1230

78.75

2岁

171

10.95

3岁

91

5.83

4岁

44

2.82

5岁

12

0.76

6岁

14

0.89

合计

1562

100.0

3 讨论

据匡寒琴等人[3]报道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的好发对象,与本文研究对象一致,提示相关部门,实施手足口病预防和控制的过程中,需将该类儿童作为重点防控对象;而男性患儿的发病率高于女性患儿的发病率,提示临床需加强对男性患儿的个人防护,并做好安全卫生工作,减少疾病传播,在本次研究中对0-6岁患儿的发病分布进行统计发现,≤1岁是疾病好发年龄段,占比为78.75%,5岁和6岁患儿发病率低,表明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免疫力逐渐加强,加之自我卫生意识逐渐完善,能力逐渐提高,患病风险逐渐降低。在具体防控过程中针对春、秋等发病率较高季节需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和防控工作,防控过程中≤1岁的儿童应作为重点对象,而出除过对重点对象实施防控之外,仍需全面展开健康宣教工作。

相关部门需结合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办法和注意事项制定对应的健康手册,对相关儿童家属实施发放,并在医院、村卫生室等醒目场合粘贴手足口病的相关卫生知识,例如在疾病流行性广泛的时间段减少儿童外出,并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合中活动,必要时外出应佩戴防护措施,例如口罩等

[4];在饮食方面则需减少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使用,同时要勤洗手,注意儿童的充分休息和个人卫生,一旦发现儿童出现异常症状均需及时就诊,并建议将儿童所用的物品、餐具、床单等做好消毒和清洁处理,以避免疾病的广泛蔓延所产生的影响[5]。但是本次研究所分析的病例数量有限,因此所得结论存在一定局限性,故而有待于进一步扩大研究数量,深入分析疾病各方面特征,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0~6岁儿童手足口病有显著流行特征,以≤1岁的低龄患儿为主,且多为男性患儿,同时发病群体以散居儿童为主,因此相关单位应加强干预,进而控制疾病的广泛性传播,减少疾病发生给儿童健康带来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向伦辉,袁国平,杨兴堂,等.2010-2014年上海市宝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3):313-317.

[2]霍达,钱海坤,李洁,等.北京市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6,23(1):13-16.

[3]匡寒琴,许姜姜,严剑婷,等.上海市儿童医院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9):1086-1088.

[4]叶永同,颜玉炳.厦门市翔安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及发病趋势预测方法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2):237-239.

[5]刘宏灵,刘莹莹,于秋丽,等.2011-2014年河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6,43(13):2315-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