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应用价值研究

陈铁领

湖南省衡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421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时,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的价值。方法:将1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实施激素、环磷酰胺治疗(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实施组间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改善显著,且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1.67%,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激素;环磷酰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在足量的泼尼松治疗2个月后未出现改善,临床将其称之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此时如何对该类患者实施相关治疗,促进患者恢复就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课题。目前临床主张以不同药物联合的方式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本次研究则着重探究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这一方案的治疗价值,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到2018年4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择12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包括6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18-56岁,平均年龄为(33.64±1.34)岁,患者的病程为6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26±0.21)年,患者中男女分别为39例和21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18-57岁,平均年龄为(33.72±1.29)岁,患者的病程为5个月-4年,平均病程为(1.31±0.19)年,患者中男女分别为38例和22例。两组患者可做对比(P>0.05),即组间概况均相近。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激素选择甲泼尼龙(批准文号: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50245;生产企业:Pfizer Italia Srl),每天用药剂量为0.8mg/kg,环磷酰胺(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4627;生产厂家: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用药剂量为8-12mg/kg,加入到100-200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连续用药1个月[1]。观察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3198;生产厂家: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激素和环磷酰胺的用药情况同于对照组,低分子肝素则为5000IU皮下注射,每天用药1次,连续治疗1个月[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即治疗后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0.3g,肾功能指标恢复正常且各项异常症状消失表示痊愈;经过治疗患者的各项症状消失,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降低幅度超过50%则表示部分缓解;经过治疗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降低幅度不足50%,且肾功能无改善临床症状无缓解表示无效;其中部分缓解比例和痊愈比例之和为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统计,并用χ2实施检验;检验所得的P<0.05均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为(8.14±2.21)g,对照组治疗前则为(8.09±1.26)g,两组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改善为(2.61±0.32)g,对照组则改善为(3.41±0.21)g,两组对比差异显著(t=16.189,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见下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n

痊愈

部分缓解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0

40

17

3

57(95.00)

对照组

60

23

20

17

43(71.67)

χ2

/

/

/

/

11.76

P

/

/

/

/

<0.05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属于常见肾病,一般临床使用激素类药物和环磷酰胺对患者治疗可取得较好效果,但是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往往已经通过对症治疗而无显著恢复,此时患者多存在大量的蛋白尿,这使得患者机体中的凝血因子水平会因此而升高,若不进一步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纤溶系统功能降低,其纤溶抑制类因子水平则会因此而升高,导致患者的机体始终处于高凝状态,加大了微小血栓的发生可能,这对于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有着严重威胁,因此临床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对患者应用相关药物联合治疗[3-4]。低分子肝素是临床应用于抗凝治疗的常见药物,和普通的肝素相关,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更小,其能够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的凝血因子X产生显著抗凝作用,但是对于患者其他类型的抗凝因子则无显著影响,故而其对患者产生抗凝效果的不同,基本不会增加患者其他类型的出血现象,对于患者机体高凝状态的改善则具有显著意义[5]。本次研究在开展过程中,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对象,对激素、环磷酰胺联合治疗、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分别实施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改善显著,而两组在治疗前并无显著差异,且治疗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1.67%(P<0.05),结果证实了观察组联合治疗的突出优势。

综上所述,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的效果良好,且和激素联合环磷酰胺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前者的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志远.低分子肝素联合激素、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38-39.

[2]项红秀.黄芪地黄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10):1365-1367.

[3]汪飞,胡顺金,王红宇,等.来氟米特和环磷酰胺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安徽医药,2018,22(6):1182-1185.

[4]张艳丽,李平.黄芪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7,19(6):496-498.

[5]罗燕飞.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治疗儿童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6,39(11):1416-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