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10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100例临床观察

罗锐

安岳县中医医院,四川 资阳 642350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结合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患者抗生素抗感染、氧疗等常规疗法治疗,结合组在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针对患者证候的不同加用中药治疗,每日1剂,14d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每组各50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进行对比。结果:疗程结束后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6.0%,参照组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清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称为慢阻肺,是呼吸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导致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道阻塞而引起的呼吸困难。临床上,多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为主要手段,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以及病死率的效果。因此,对患有该病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来说意义重大。本文就针对2018年4月至2019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采取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其治疗的效果,现将研究的内容做如下报道。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8年4月-2019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方式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常规疗法治疗的参照组,一组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结合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女性患者23名,男性患者27名,年龄最小50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为(57.22±3.13)岁,病龄最短1.5年,最长8.2年,平均病龄为(3.41±1.14)年;结合组:女性患者24名,男性患者26名,年龄最小49岁,最大76岁,平均年龄为(56.46±3.28)岁,病龄最短1.4年,最长7.8年,平均病龄为(4.23±2.42)年。经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后,得出的结果为p>0.05,表明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给予参照组患者常规疗法治疗,治疗方式包括:给予患者支气管扩张药物、抗生素抗感染药物以及氧疗等常规疗法。

结合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患者具体证候加用中药方剂辨证施治:热痰证者给予当归、赤芍、连翘、桔梗、黄芩各9g,麦冬、瓜蒌、沙参各15g,鱼腥草、蒲公英、金银花各30g;寒痰证者给予半夏、制南星、白芥子、赤芍、当归各9g,细辛、干姜各3g,石菖蒲5g。肺气虚者给予麦冬、黄芪、百合各15g,党参、五味子、当归、知母、赤芍各9g。喘息较重者可在上述方剂基础上加麻黄3~9g,杏仁、葶苈子各9g,甘草3g,五味子5g。水煎服,每131剂,14d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

1.3判定指标

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进行对比。

治疗有效率: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胸部x线显示无异常,视为治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且x线显示炎症部位明显缩小,视为改善;上述两种情况均未达到视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3.0,文中治疗有效率属计数资料,应采取卡方检验,并以n、(%)进行表示,当统计结果为P<0.05时,表明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结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差异显著,结合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详情见下表1。

1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参照组

50

36(72.00)

3(6.00)

11(22.00)

29(78.00)

结合组

50

45(90.00)

3(6.00)

2(4.00)

38(96.00)

t

/

/

/

/

1.965

P

/

/

/

/

<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病死率以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活动以及生活质量。引发该病的病因有很多,如:长期吸烟、年龄、缺氧、反复呼吸道感染以及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易导致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甚至在上述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导致急性加重。

中医学认为AECOPD属“肺胀”范畴,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痰浊是主要病理因素,其中又分为热痰证和寒痰证。热痰证患者痰液性状为黄色、黄绿色,亦可见白色黏稠痰或白色浊痰;次证可见身热、口渴,尿黄、便干或便秘,舌质偏红、苔薄或黄腻,脉多滑数,多因患者阳盛或嗜食烟酒辛辣助火之品,伴外感风热之邪,使肺气失宣,灼津生痰,阻塞气道使肺气上逆而见咳嗽,咯出黄绿色黏痰、白黏痰或白浊痰,故治疗上以清热化痰为主,佐以活血。寒痰证患者痰液性状为白色泡沫或稀薄,较易咯出,可伴喘息,次证可见畏寒、口不渴、尿清长、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或细缓,患者多阳虚伴外感风寒,邪气外束皮毛,肺气不宣,肺失肃降,使津液不能输布而见咳喘吐痰,故治疗上以温化寒痰为主,佐以活血。根据患者不同的表证分别给予不同的方剂,辨证施治,效果更佳。李桂娟等[1]采用德尔菲法编制AECOPD中医证候特征专家咨询问卷表,经统计学分析认为AECOPD有7个常见证候:风寒束肺证、外寒内饮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和一个兼证(血瘀证)。中医的一个重要治疗理念是“治病求本,已病防变”,具体到AECOPD治疗上就是指不仅仅要祛除病原菌,治愈肺部感染,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机体自身防御功能和抗病潜力,改善机体内环境,标本兼顾,防止或减慢病情继续进展。因此本病治疗上也针对肺气虚患者加用麦冬、黄芪、百合各15g,党参、五味子、当归、知母、赤芍各9g,以补肺益气。荆小莉等应用中西医结合清肺化痰祛瘀法治疗AECOPD患者,也发现可通过改善外周血浆炎症介质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李光荣[2]的研究结果发现,在AECOPD大鼠中,热痰证和湿痰证模型动物的局部及全身炎症反应、肺组织病理损伤较明显,且湿痰证模型在全身炎症反应、甲状腺和肾上腺髓质指标水平及肺功能减退方面较热痰证更严重,这一结果可为AECOPD辨证分型提供参考,且提示临床上湿痰证病情容易迁延,治疗更困难。吴娜娜等[3]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7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并机械通气的患者,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加快各项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减缓疾病进展速度、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和严重程度,较长时间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提高脱机拔管成功率。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安全有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桂娟,曹洁,杨桂虹.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4):112-114.

[2]李光荣.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8):55-57.

[3]吴娜娜,张禹,李梅霞.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2):80-82.

作者简介:罗锐(1987-05月),民族:汉族,性别:女,籍贯:四川省内江市,工作单位:安岳县中医医院,学历:本科,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