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应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方案的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应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方案的疗效评价

向先琼 1 董仁齐 2

沅陵县中医医院 湖南 怀化 419600

摘要目的探讨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应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方案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缬沙坦+雷公藤多苷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压达标时间和肾功能好转时间、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副作用相似,P>0.05。结论缬沙坦+雷公藤多苷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效果好。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雷公藤多苷;缬沙坦;疗效评价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起源于肾小球的疾病。 疾病的过程重复进行,过程缓慢。 多数的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水肿,蛋白尿,血尿,且其中以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人群为多见,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两者可互相影响和发展,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和死亡,因此,针对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有必要早期给予降压和改善肾功能的干预。研究显示,抑制炎症反应,积极控制血压对于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分析了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应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方案的疗效,如下。

1资料与用药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60例2017年1月-2018年1月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年龄41-72岁,平均54.25±2.21岁。男女分别21例和9例。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病程1年-12年,平均(6.21±0.78)年。观察组年龄41-71岁,平均54.92±2.26岁。男女分别20例和10例。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病程1年-12年,平均(6.25±0.72)年。对照组、观察组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缬沙坦治疗,每次服用80mg,每天服用一次,治疗3个月。

观察组则采取缬沙坦+雷公藤多苷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每次服用20mg3/,治疗3个月。

1.3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压达标时间和肾功能好转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副作用。

显效: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等改善30%以上;无效: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改善的幅度低于3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统计学处理

SPSS12.0版本处理并进行卡方、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

观察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如表1.

表1两组疾病疗效比较[例数(%)]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11

10

9

21(70.00)

观察组

30

16

14

0

30(100.00)

X2

8.022

P

0.002

2.2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舒张压以及收缩压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变化幅度更大,P<0.05。如表2.

表2治疗前后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比较(`x±s)

组别

例数

时期

尿素氮(mmol/L)

血肌酐(μmol/L)

超敏C反应蛋白(mg/L)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

观察组

30

治疗前

9.13±2.24

136.13±36.96

7.25±0.56

103.13±6.96

149.25±3.28

治疗后

6.01±1.02

88.56±3.21

1.19±0.45

77.56±3.21

121.19±2.30

对照组

30

治疗前

9.17±2.26

136.24±36.56

7.26±0.57

103.14±6.58

149.22±3.18

治疗后

7.23±1.24

102.52±13.25

4.36±0.42

86.72±4.53

130.14±2.12

2.3症状改善时间、血压达标时间和肾功能好转时间

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血压达标时间和肾功能好转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血压达标时间和肾功能好转时间分别是5.52±1.04天、6.30±2.12天和9.30±2.65天。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血压达标时间和肾功能好转时间分别是6.78±1.24天、9.67±2.78天和11.79±2.34天。

2.4副作用

观察组和对照组副作用相似,P>0.05,对照组副作用有1例恶心以及1例呕吐。观察组副作用有1例恶心以及1例腹泻。

3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常见的肾脏炎症疾病,其多合并高血压发生,在治疗时,需要注重对血压的控制,保护肾脏,实现对症治疗,快速缓解症状。缬沙坦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而且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缬沙坦可减少尿蛋白,有助于延缓肾功能的恶化。但是单纯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欠佳。因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产生可能与免疫功能紊乱,局部血液流变学异常和炎症反应有关[3-4],而缬沙坦无法有效控制炎症因子和炎症反应对慢性肾炎的进展,因此,需要辅助更有效的治疗药物。雷公藤具有独特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能抑制系膜细胞和基质的增殖,有效减少患者的蛋白尿[5-6],是慢性肾炎的常用药物,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即可有效控制血压和蛋白尿,又可有效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进程,这是因为雷公藤多甙具有抗炎,免疫抑制等生理活性,能有效抑制系膜细胞和基质的增殖,并降低患者的蛋白尿水平,抑制T细胞的增殖,减缓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促进肾小球滤膜电荷屏障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肾小球滤过膜生理作用,调节尿蛋白的渗透性。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采取缬沙坦+雷公藤多苷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疗效、症状改善时间、血压达标时间和肾功能好转时间、尿素氮、血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舒张压以及收缩压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副作用相似,P>0.05。

综上所述,缬沙坦+雷公藤多苷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效果好。

参考文献:

[1]周婷,孟令栋,蒋红心,黄萍,廖建春,沙鑫,刘晓静.补脾益肾清利法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07):906-909.

[2]张会中.缬沙坦与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133-134.

[3]伍亚萍,施宁川.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对Ⅳ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影响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5):753-754.

[4]叶婉纯,袁拯忠,黄佳杰,叶人.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2(02):36-40.

[5]陈东,孟元.雷公藤多苷片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9):2410-2413.

[6]吴炜飞,程志群,施向东.雷公藤多苷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08):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