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基本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高职《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基本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刘博,刘玉华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要: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网络共享课程,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关键词:高职 课程资源 共享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课程受益面更广。受益对象由单一服务教师转变为同时可服务教师、学生以及社会学习者三个层面。二是课程开放度更广。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各种新媒体应用实现精品资源的充分开放,网络无限共享。三是课程目标更广泛。课程建设目标要基本覆盖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四是课程建设资源更丰富。不仅对基本资源建设项目进行增加,同时还增加了拓展资源。如素材资源库、试题库系统、作业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学习和交流工具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建设的网络课程等。五是课程建设技术要求更高,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文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从课程要求、团队要求、内容要求、资源要求及技术要求等方面明确提出了技术规范。总的来说,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是基础,资源是要求,课程是载体,而共享则是最终目的。

一、高职《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基本教学资源建设总体思路:

1.总体思路:一切以提高学生技能为核心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2.探求课程与行业一线的结合点:精品课程教师到医疗机构或生产企业参与顶岗实践,去收集、总结医疗机构和企业的最新典型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保证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项目建设内容

1.教学内容的特色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实用药物学基础》课程为药学专业和药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支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与岗位需求相融合。

2.文本型基本资源建设,以资源的进一步规范和丰富为着力点

参照教育部下发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的相关规定,着力于以原课程资源为基础进一步规范和丰富。种类繁多的文本型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标准、课程介绍、教材介绍、教学计划、课程导学、教案、多媒体课件、重难点指导、教学案例库、课程习题库、图片、考核标准及方案等。

⑴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为指导,以岗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坚持职业性、岗位性、实践性原则,以完成“项目”下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集中教学团队、行业企业专家智慧,充分利用学院实训中心及信息技术中心的硬件条件,建设符合在线开放课程运行的课程标准。

⑵课程介绍 说明该课程的学时、学分、课程性质、选用教材和参考资料、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等,使学生们更好的了解课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学好本课程做准备。

⑶教学计划 认真分析授课班级的具体情况,确定教学方针、教学任务、教学要求,再据此确定教学计划,序化教学内容。环环紧扣,付诸实现,在实践中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计划。

⑷课程导学 导学案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内容而编写的纸质文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编写导学案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实现一个转变,就是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课程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为学生高效学习提供有效途径。

⑸教案 教案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案要有整体性、阶梯性,以真实工作任务驱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做中学”,理实一体设计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教育理念。教案规范,项目齐全,并且不断更新。

⑹PPT多媒体课件 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及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制作PPT多媒体课件,集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⑺重点难点指导 明确项目内容的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解决的方法,启发引导线上学习的学生自主学习。

⑻案例库 选取典型医疗实际案例,案例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启发性。案例格式规范、科学、合理; 案例库内容应不断更新。

⑼习题库建设 对应每一教学项目,五种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训练。在习题库的建设中,以考察知识掌握情况和知识运用能力并重进行习题的设计编写。可供学生在各项目知识学习后及时进行练习和自测。

⑽图片 根据项目内容要求,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图片,展示疾病、药理作用、药物结构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

⑾考核评价方案 考核是传统教育模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但学习效果的评价往往不能用一次考试的结果予以定位,而应该通过多层次、多方式的考核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资源共享课程作为新颖在线课程,其大容量、全方位和实时性的特点,为学生的考核提供了非常便捷的资源。

3.视频型基本资源建设,以凸显特色为着力点

视频型基本资源是指课程的全程教学视频,也创新性地在课程资源中设计了围绕知识点制作的微课视频等。直观的视频显示具有突出学习重点、思路清晰、信息量大的优点,与先进的多媒体互动,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图像清晰,播放流畅,声音清楚,每个视频以5-10分钟为宜。除了严格遵守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外,可以凸显特色为着力点,教学项目划分的特色按照以药物种类为线索,序化教学内容,这一划分方式的合理性已经受过长期教学实践的检验。同时,紧密结合药物临床应用,实践性强的特点,在按照药物种类进行项目划分的同时,也紧扣疾病的联合用药的现实问题划分教学子任务。

四、总结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建设过程。高等学校作为课程建设的主体,应在政策、经费和人力等方面予以保证,多部门协调,精心组织课程建设和应用,把好课程政治关、学术关和质量关。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放共享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与趋势。从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是把优质教育资源推向公众的重要举措,对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公民素质,对外展示中国优秀教育文化资源,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崔婷. 《管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方案的探索研究[J]. 高教学刊, 2016, (8): 67-68, 71.

[2] 李会静. 高职高专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建设方案探讨——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与平法识图》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5, (2): 228.

[3] 侯芳, 周洪燕, 郑伟.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冶金工业分析”课程为例[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14(4): 26-29.

[4] 王静爱, 苏筠, 余瀚.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思考——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13, (11): 10-15.

基金项目: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实用药物学基础》资源共享课建设研究与实践(SJGZY081)

作者简介:刘博,医药工程师,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制药工程分院,主要从事药学教育与药物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