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手法结合伸拉疗法对 c型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按摩手法结合伸拉疗法对 c型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观察

徐梦婷,游雨千, 王洁,蔡雅楠, 赵舒婷,艾珏萍(通讯作者)

(长沙医学院 湖南长沙 410219)

【摘要】目的:探究按摩手法结合伸拉疗法对c型脊柱侧弯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C型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一>、对照组<二>及空白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推拿手法和伸拉法,对照组<一>推拿法,对照组<二>伸拉法,空白组不做治疗,观察四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一>总有效率为45%,对照组<二>总有效率为45%,空白组总有效率为0%。四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生不适等情况。结论:推拿按摩加之拉伸法对于青少年C型脊柱侧弯有显著缓解的效果,可以运用。

【关键词】c型脊柱侧弯;按摩手法;伸拉疗法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弧度朝着一侧方向偏移的脊柱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内,且作者应用Cobb's 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侧位X线片的脊柱弯曲,Cobb's角大于10度称为脊柱侧弯。以推拿按摩加之拉伸法对于青少年C型脊柱侧弯有显著缓解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校80例C型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一>、对照组<二>及空白组,各20例。实验组男女各10例,年龄10-22岁平均年龄18岁。对照组<一>男女各10例,年龄10-22岁,平均年龄18.2岁。对照组<二>男女各10例,年龄10-20岁,平均年龄18岁。空白组男女各10例,年龄10-22岁,平均年龄18.3岁。四组患者资料比较性别、年龄及病程基线对比稳定,无显著性差异。

诊断标准

1.2.1 C型脊柱侧弯诊断标准:在检查脊柱时,脊柱弧度朝一侧偏移的脊柱都集中在一个区域,且视直立肩膀示高度不一致;腿的长短不一致;肩胛骨与脊柱之间的距离不一致;髂骨高度不一致;且胸片示脊柱侧弯以侧弯cobb’s角大于10°即诊断为脊柱侧弯[1]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

(1)符合“C型脊柱侧弯”诊断标准;

(2)年龄在10岁~22岁,男女对半;

(3)完成全部治疗过程,对治疗手段耐受者。

1.3.2排除标准

(1)年龄在10岁以下或22岁以上者;

(2)经过脊柱手术者;

(3)脊柱经过外界损伤者;

(4)C型之外证型的脊柱侧弯;

(5)同时参加其他临床试验者。

1.4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扳法和摇法为主,点、按、拨、压、拿、捏六种推拿手法对患者进行背部推拿20min,采用“猫狗式”伸拉法对患者进行治疗20min;对照组<一>采用上述推拿法治疗;对照组<二>仅采用上述伸拉法治疗;空白组不做任何治疗。四组采用连续治疗6天后进行2天休息,之后再进行两天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由此反复治疗3个月。同时分析比较cobb’s角的变化。

1.5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5.1 中医症候评分:根据c型脊柱侧弯程度分析,自拟评分量表,其中以脊柱侧弯的矫正程度分型4类,分值无矫正(Cobb’s角>10°)6分,无明显矫正(Cobb’s角减低1°—2°)4分,矫正较轻(cobb’s角减低4°-5°)2分,矫正明显(Cobb’s角减低6°-8°)0分。兼症、次症分型4类,分值分别为严重3分,较重2分,轻微1分,无0分。(见表1、2)其中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对比其症候积分变化率。

1.5.2 安全指标:观察记录治疗期间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以评估使用手法的安全性

1 脊柱侧弯分级标准(主症)

主要症状

0分

2分

4分

6分

脊柱侧弯矫正程度

矫正明显

矫正较轻

无明显矫正

无矫正

2 脊柱侧弯分级标准(次症)

次要症状

0分

1分

2分

3分

高低肩

轻微

较重

非常严重

长短腿

轻微

较重

非常严重

注:矫正明显0—3分,矫正较轻4—6分,无明显矫正7—9分,10分以上无矫正。

1.6 症候疗效评价:根据患者脊柱侧弯的矫正程度,以及症候积分减少率判断治疗疗效,采用临床症状打分方式: 积分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 100% 。

(1) 临床痊愈: 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较疗前减少率 > 90% ;

(2) 显效: 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较疗前减少率在 70% ~ 90% 之间;

(3) 有效: 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较疗前减少率在 30% ~ 70% 之间;

(4) 无效: 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较疗前减少率在 < 30%

1.7 统计方法

本部分研究主要数据统计。对于所获得数据,采用spss 19.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中的规律和相关性。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1)、对照组(2)总有效率各为4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三组治疗疗效比较[n(%)]

组别

n

显效

显效较轻

无明显效

无效

总有效

实验组

20

3(15)

5(25)

9(45)

3(15)

14(85)

对照组(1)

20

2(10)

3(15)

4(20)

11(55)

9(45)

对照组(2)

20

2(10)

2(10)

5(25)

11(55)

9(45)

空白对照

20

0(0)

0(0)

0(0)

20(100)

0(0)

注:三组比较,P<0.05

2.2不良反应:

三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生不适感,无严重不良事件。

3 讨论

本课题采用按摩手法结合伸拉疗法干预c型脊柱侧弯,推拿按摩结合拉伸疗法在治疗脊柱侧弯有独特的治疗方法,脊柱侧弯在中医这方面类似于“骨错缝”,在古代医学书籍上有着特殊的见解,古文《医宗金鉴. 正骨心法要旨》记载:“背骨,自身后大椎骨以下,腰以上之统称也。 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佝偻之……或因跌仆闪失,以至骨缝开错,气血瘀滞,为肿为痛。”文中表述先前因受风寒,后来被打受伤的人跌倒,多病聚集凝结,如果脊筋陇起,骨缝一定错,就成佝驼背的……有的人因为跌倒伤到了骨缝而错开,因为血气停滞,而引起肿痛。

赵启[2]等人提出“筋滞骨错”理论与“筋出槽、骨错缝”关系辨析中《伤科补要》指出:“若骨缝叠出.....腰筋僵硬。” 《伤科补要》云:“轻者仅伤筋肉易治,重则骨缝参差难治,先以手轻轻搓摩,令其骨合筋舒。可见按摩推拿对于脊柱侧弯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和影响。

青少年由于骨骼机体还未成熟完善,平时坐姿等不正确,引起胸椎和腰椎劳损从而造成侧弯。也因脾肾两虚加之外伤,也可引起。推拿按摩加拉伸可以舒缓、矫正筋骨,做到无创伤性治疗。

综上所述,推拿按摩加之拉伸法对于青少年C型脊柱侧弯有显著缓解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茸,朱冬青,李励, 等.数字化全脊柱成像技术在脊柱侧凸畸形中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80-183.

[2]赵启,赵明宇,赵利敬, 等.平乐"筋滞骨错"理论与"筋出槽、骨错缝"关系辨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15):92-93.

作者简介:徐梦婷(1995年7月-),女,籍贯山东东营,本科,主要从事推拿治病疗效观察,E-mail:787208864@qq.com。

通讯作者:艾珏萍(1990年11月-),女,籍贯湖南,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针灸推拿的教学以及临床工作,E-mail:462135482@qq.com。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2018年度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长医教[2018]7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