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效果观察

何延君

哈尔滨爱民口腔门诊部 150070

【摘要】目的 探究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我门诊部收治的45例下颌骨缺损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方法予以修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经修复手术后,43例患者未出现植骨床感染,植骨区创口Ⅰ期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感染,经全身抗炎治疗及局部处理后创口愈合,植骨成功率达100%。结论 对不同的下颌骨缺损患者实施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法,能够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植骨成功率,促进创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修复方法

下颌骨位于面中下l/3,下颌骨缺损在颌面缺损中最常见,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如急性和慢性颌骨骨髓炎、放射性骨坏死、创伤、颌面部肿瘤[1]。下颌骨不仅与美观密切相关,而且与上颌骨共同承担着咀嚼功能,还参与维持口咽腔的空间位置,保持呼吸道畅通。因此,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治疗一直备受关注。选取我门诊部收治的45例下颌骨缺损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我门诊部收治的45例下颌骨缺损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6例(占57.8%),女性患者19例(占42.2%),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9.5±2.1)岁。

2修复方法

主要是骨或骨替代材料的移植术。

2.1治疗原则

2.1.1术区应无感染:这是非血管化移植骨存活的一条重要原则。临床实践证明,颌骨肿瘤连同部分颌骨整段切除,立即进行非血管化骨移植是可行的,但术区感染仍为植骨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对下颌骨移植仍应重视术区感染病灶的清除和对口腔感染的有效控制。

2.1.2受区条件良好:受区条件包括软组织和骨组织。植骨受区必须有足够的软组织量,皮肤和口腔黏膜的组织量均应充足,能够无张力地覆盖移植骨,缝合后软组织松软,否则需采用血管化的骨肌皮瓣复合移植[2]

2.1.3移植骨与宿主骨的接触面要大:两骨接触面应做到充分和紧密。不论采用贴附、嵌入或嵌贴等方法,都必须有充分的松质骨接触面。

2.1.4移植骨制动必须持久可靠:移植骨与受区骨床间的连接,必须有可靠的固定。在选用固定方法时,应以单颌固定为主,尽量少用颌间固定,以利术后下颌骨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单颌固定与颌间固定相比更符合生理要求和动静结合原理,对促进和加速骨质愈合有利。

2.1.5移植骨形态与位置应处于功能状态:下颌骨包括牙槽部、体部和升支部,植骨时一定要注意所需植骨的部位和解剖形态,尤其是移植骨的高度和厚度,以及移植骨与上颌骨之间的颌间距离和关系,即移植骨形态与放置的位置应处于功能位,以利植骨术后的种植修复体或所安装的义齿能够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3]

2.1.6植骨后符合义齿修复要求与条件:下颌骨缺损修复后的最终功能是在植骨部位安装义齿或进行种植体修复,能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

2.2不同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方法

2.2.1下颌骨局部缺损的修复

(1)牙槽嵴缺损的修复:拔牙后牙槽嵴的萎缩、外伤以及牙槽嵴切除术,都可造成牙槽嵴高度及(或)宽度不足,为义齿修复和牙种植带来困难。重建牙槽嵴的目的往往是为义齿修复或种植提供足够的骨量。目前重建牙槽嵴的方法,主要有植骨法和羟基磷灰石(HA)植入法[4]

(2)骨腔的修复:下颌骨囊肿或部分颌骨良性肿瘤在行刮治术后留有骨腔。如骨腔较小,可通过血凝块机化而不必用任何材料修复;对于较大骨腔,可用自体骨、异体冻干骨颗粒或一些生物材料填充(如HA、珊瑚人工骨等)。其中自体松质骨效果最好,但因取材量受限,不宜于修复大的缺损。

2.2.2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

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包括下颌骨体、下颌升支及半侧或以上下颌骨缺损,多见于因肿瘤等原因行下颌骨切除术后,也可见于外伤。

(1)自体骨移植:包括下颌骨的再植和移植。再植指的是将截除的病变下颌骨,经煮沸、冷冻、放射处理后重新植入原处。此方法具有治疗与修复一次手术、能保持下颌骨外形、损伤小等优点,但再植骨易遭受感染,无成骨功能,病变严重的骨段无法再次利用。自体骨移植有游离骨移植和血管化自体骨移植。游离骨移植取材多用髂嵴或肋骨,操作相对简单,应用较为普及,但要求受区血供充足、无感染,且愈合方式为爬行替代,愈合较慢。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血管化自体骨移植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有血管化的髂骨、肋骨和腓骨。其中血管化腓骨瓣与其他游离骨瓣相比,可提供的骨瓣长度比较长,骨质坚硬,有利于种植体植入,且易于获得,并发症少,是重建大段下颌骨缺损时最常用的方法。

(2)异体骨、异种骨移植及异质材料植入:虽然自体骨仍是目前最好的骨缺损修复材料,由于其数量和塑形受限,取骨手术存在并发症,长期以来很多学者都在致力于其他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

[5]。异体骨和异种骨具有取材广泛、易塑形的优点,但抗原性明显,经冻干、脱矿后抗原性减少,可是缺乏活细胞和活性物质,只有骨传导作用而没有骨诱导作用。异质材料包括金属类材料、合成塑料类材料和陶瓷类材料等。金属类材料应用最多的是钛,钛板是固定下颌骨最常用的材料,且可作为颌骨切除后的暂时支架,带关节头的钛板尚可用于修复半侧下颌骨缺损;钛网易于塑形,填充骨松质或其他生物材料后能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3观察指标与结果

3.1感染发生率、抗感染有效率

45例患者经修复手术后,感染发生率为4.4%,经全身抗炎治疗及局部处理后,抗感染有效率达100%。详见表1.

总例数 未发生感染 发生感染 抗感染有效率

45 43(95.6) 2(4.4) 2(100)

表1 45例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抗感染有效率[例数(%)]

3.2植骨成功率

45例患者经修复手术后,39例患者植骨效果非常好,6例患者效果良好,植骨成功率达100%。详见表2.

总例数 非常好 良好 手术失败 植骨成功率

45 39(86.7) 6(13.3) 0(0) 45(100)

表2 45例患者的植骨成功率[例数(%)]

4讨论

下颌骨缺损的种类多样,因缺损的部位不同、原因不同、缺损量不同,修复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根据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大小,可把下颌骨缺损分为:下颌骨局部缺损(下颌骨仍保持连续性)、下颌骨体部节段性缺损、下颌骨升支缺损、半侧或半侧以上下颌骨缺损[6]。只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本研究中45例下颌骨缺损患者经修复手术后,43例患者未出现植骨床感染,植骨区创口Ⅰ期愈合,2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感染,感染发生率为4.4%,经全身抗炎治疗及局部处理后,抗感染有效率达100%,创口均愈合,39例患者手术效果非常好,6例效果良好,植骨成功率达100%。

综上所述,对不同的下颌骨缺损患者实施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修复方法,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植骨成功率,促进创口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仕廷,温伟生.下颌骨骨缺损特点及其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7,18(5).

[2]徐扬,刘怀勤.下颌骨缺损修复重建的研究及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15,(10):91-93.

[3]吴龑.下颌骨缺损修复的临床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5,9(7):80.

[4]章臻,潘巨利,黄欣,陈溯,陈仁吉,温颖.下颌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4).

[5]崔延军,王红光,程汇.骨移植修复术治疗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4,(23):4416-4416.

[6]马成,黄旋平.下颌骨缺损重建的应用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