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的探讨

黄晓艳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的效果及价值。方法:于我院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随机选定44例新生儿,分组原则是随机法,为22例实验组新生儿展开家庭护理服务,为22例对照组新生儿展开传统护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新生儿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发病情况均更加理想,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的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效果

新生儿时期较为特殊,需要经过复杂变化,才能对新的环境适应,才能有效维持自身生命健康,在此期间,新生儿容易发病及死亡,因此,应为新生儿提供精心家庭护理,可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1],可指导产妇如何对新生儿进行正确护理,可加深产妇对于相关知识及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本组实验中入组44例新生儿,研究课题是分析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的效果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随机抽取44例新生儿,时间2018年7月初~2019年6月底,随机法分组,将22例新生儿纳入实验组,男女比例是10:12,年龄分布是3d至8d,中位年龄3.5d;将22例新生儿纳入对照组,男女比例是11:11,年龄分布是2d至7d,中位年龄3.6d。可对比2组新生儿入组数据(性别、年龄、体质量等),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

1.2方法

为22例对照组新生儿展开传统护理:产科出院后,为新生儿提供家庭护理培训服务。

为22例实验组新生儿展开家庭护理服务:出院后3d,指派一名专业护士,为新生儿实施上门服务,告知新生儿家属如何正确护理,包括新生儿皮肤、沐浴、眼、脐、口腔等部位护理,利用现场示范及讲解,利用宣传手册发放,对家属操作及认知措施进行有效纠正,对新生儿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对新生儿家属培训后掌握护理知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2]

1.3统计学计算

本文综合分析了入组患者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X2检验,计算数据过程中使用SPSS19.0软件,表示方式分别是(均数±标准差)、率,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 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发病情况均更加理想,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

1 2组新生儿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对比(%

分组

每组对应例数

沐浴

眼部护理

脐部护理

抚触方法

实验组

22

21(95.45)

21(95.45)

21(95.45)

20(90.90)

对照组

22

15(68.18)

15(68.18)

15(68.18)

14(63.63)

X2

5.5000

5.5000

5.5000

4.6588

P

<0.05

<0.05

<0.05

<0.05

2 2组新生儿发病情况对比

分组

每组对应例数

皮肤感染

呼吸道感染

尿布疹

结膜炎

脐炎

实验组

22

0(0.00)

1(4.54)

1(4.54)

1(4.54)

0(0.00)

对照组

22

4(18.18)

7(31.81)

7(31.81)

7(31.81)

4(18.18)

X2

4.4000

5.5000

5.5000

5.5000

4.4000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常用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在内涵上,符合整体护理相关概念,为新生儿开展家庭护理服务,可使新生儿健商水平进行明显提高[3]。分析得出,健商可对人们健康才智进行有效反映,可对人体健康进行全面评估,是一种新型办法,是一种新理念,将健康教育延伸至家庭,在家庭当中延伸家庭护理理念,可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可伴随新生儿整个成长过程,可对新生儿成长期费用进行显著降低。

新生儿时期较为容易出现各种疾病,新生儿容易死亡,最初几天,新生儿在医院中度过,可接受专业护理,但是,新生儿出院后,在家庭中,家属负责照顾新生儿,不够专业,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因此,临床上应关注新生儿医院护理照顾及家庭护理服务。分析临床现状,对于多数家庭来说,出生后新生儿仍然采用传统护理,效果不理想,因此,临床上应推广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4],统一、集中培训初级护士,内容包括新生儿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深入至社区及家庭,指导产妇如何科学护理新生儿,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下降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临床实践得出,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可行性较高,获得了临床认同,产妇高度支持此项护理模式。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临床运用意义较高,对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进行保护、支持、促进、开展,是儿童护理重要工作内容,是一种内容的延伸,是儿科护理工作应尽的义务。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顺利开展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社会及家属均应关心、支持及帮助产妇做好新生儿护理,促进新生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在新生儿家庭服务过程中,护士应针对新生儿护理问题开展针对性护理,若新生儿发热,应对病因进行探讨[5],遵医嘱,为新生儿进行口服药物治疗,若新生儿哭闹,应找出原因并处理,若新生儿黄疸,应判定新生儿病情,对症治疗新生儿;若新生儿腹泻,应对新生儿大便具体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及时送检新生儿便样,遵医嘱为新生儿提供口服药物治疗,护士应指导产妇如何为新生儿合理用药,保证新生儿生命安全。

本组实验得出:实验组新生儿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发病情况均更加理想。

综合以上数据及结论得出,新生儿家庭护理服务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新生儿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发病情况,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李金花.新生儿的家庭护理探讨[J].健康周刊,2017(27).

[2]李慧珠,任义梅,孙茂梅.以家庭为中心的NICU早产儿出院指导对早产儿家庭护理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

[3]林丹,罗小琼,王清莉. 家庭化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护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6):96-97.

[4]陈新华,陈冰汝, 金玲玲, et al. 以家庭为中心的认知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 2017, 24(22):3369-3372.

[5]梁小琼,梁丽玲,苏秀丽, et al.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提高NICU早产儿母乳喂养率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