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胺联合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水平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3

噻托溴胺联合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水平影响分析

唐志强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 常德 415000

摘要目的探讨噻托溴胺联合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4年2月-2018年2月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噻托溴胺+肺康复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六分钟步行距离;治疗前后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六分钟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噻托溴胺+肺康复方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好。

【关键词】噻托溴胺;肺康复;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水平;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征在于持续的气流受限。它目前被认为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吸烟人群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比例更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高死亡率特点,患者可表现出进行性肺功能减退,体重减轻和全身炎症。稳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预防治疗并发症,改善全身症状,预防疾病进展,提高活动耐受性,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主要用抗胆碱能药物和β-受体激动剂治疗。本研究分析了噻托溴胺联合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患者肺功能水平影响,如下。

1资料与用药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100例2014年2月-2018年2月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年龄62-78岁,平均65.80±2.90岁。男女分别34例和16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5年-25年,平均(12.89±2.86)年。观察组年龄62-80岁,平均65.80±2.91岁。男女分别35例和15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5年-26年,平均(12.82±2.67)年。对照组、观察组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噻托溴胺治疗,给予氧疗、排痰等治疗方案,并给予戒烟等治疗,同时噻托溴胺吸入,每次吸入18μg,每天一次,治疗时间半年。

观察组则采取噻托溴胺+肺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肺康复治疗方案。肺康复治疗: 先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舒适体位,放松肌肉,患者一手在腹部,另一只手置于胸部,吸气最大限度对外进行腹部扩张,胸部不动,而呼气则相反方向。缩唇训练中,患者坐位,鼻子吸气之后,在呼气时,嘴唇保持口哨状,促使气体经缩小的口型缓慢吹出肺内气体,每次呼气5秒左右,之后用鼻子轻轻吸气,吸气:呼气=1:2,每次训练10-20分钟,每天训练三四次。另外指导患者进行踩单车、游泳和爬楼梯等有氧运动,每次半小时,每周五次。干预半年。

1.3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六分钟步行距离;治疗前后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不良反应。

显效: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恢复正常,六分钟步行距离增加100m以上,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等改善50%以上,六分钟步行距离增加50-100m;无效: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改善的幅度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1.4统计学处理

SPSS12.0版本处理并进行卡方、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

观察组有更高的疗效,P<0.05。如表1.

表1两组疾病疗效比较[例数(%)]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0

14

26

10

40(80.00)

观察组

50

35

15

0

50(100.00)

X2

8.890

P

0.002

2.2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变化幅度更大,P<0.05。如表2.

表2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比较(`x±s)

组别

例数

时期

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

FVC(L)

FEV1(L)

PEF(L/S)

观察组

50

治疗前

62.13±6.21

1.82±0.42

1.85±0.26

3.21±0.51

治疗后

41.56±3.21

3.75±1.22

3.16±0.34

5.45±1.11

对照组

50

治疗前

62.14±6.58

1.84±0.41

1.82±0.22

3.21±0.52

治疗后

46.72±4.21

2.45±1.57

2.47±0.24

4.21±1.01

2.3六分钟步行距离

观察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治疗前观察组六分钟步行距离是254.50±2.25m,而治疗后观察组六分钟步行距离是424.26±15.21m。治疗前对照组六分钟步行距离是254.16±2.89m,而治疗后观察组六分钟步行距离是324.12±13.26m。

2.4不良反应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有2例,轻度恶心。对照组不良反应有1例,轻度恶心。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体限制性疾病,其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特征是进行性加重。 研究显示,对于稳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物旨在减少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减少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改善患者健康和改善运动耐量。目前在治疗方面噻托溴铵药物比较常见[2],是一种长效抗胆碱能干粉吸入制剂,M3受体主要存在于气道平滑肌,气道粘膜下腺等中。当受体兴奋时,它可以收缩平滑肌,减少气道直径,促进粘液分泌,而噻托溴铵的使用可将其阻断而松弛平滑肌,减少黏液分泌,发挥平喘止咳等作用,可改善运动耐量,改善呼吸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雾化吸入起效快,浓度高[3-4]。但目前,单纯药物治疗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需要辅以有效的肺康复治疗。肺康复可以通过呼吸运动和运动训练等多种方法提高身体的运动耐力,可以有效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能力,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改善临床症状,且在家庭可进行康复训练,可帮助患者减少长期住院的医疗费用[5-6]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噻托溴胺+肺康复方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疗效、六分钟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肺功能指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

综上所述,噻托溴胺+肺康复方案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好。

参考文献:

[1]盖红梅,包红,但淑杰.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24):2910-2913.

[2]金正瑞,韩军侠,李金龙,周燕,贾丽,张兴文.噻托溴胺联合肺康复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37(06):538-540.

[3]邹冬侠,王先明,张英,张腊梅,纪兆放,沈永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噻托溴胺联合呼吸操训练对肺通气功能生活质量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7,23(10):1609-1612.

[4]康庆.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和肺功能的药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6):104-105.

[5]卓致远,武焱旻,张琦,陈伟.噻托溴胺联合呼吸操训练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2):2287-2290+2305.

[6]林友飞,吴迪,陈晓红,陈力舟.盐疗联合噻托溴胺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刍议[J].中外医疗,2016,35(30):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