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慢性出血患者部分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慢性出血患者部分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研究

欧美光

宁乡市中医医院 湖南 长沙 410600

【摘要】目的 研究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慢性出血患者部分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慢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使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3.33%,相比较观察组效果显著,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泌尿外科未微创术后慢性称呼出血患者效果显著,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价值高。

【关键词】泌尿外科;慢性出血;肠外营养支持

前言

泌尿外科主要是治疗肾脏、结石、泌尿系统损伤等疾病的科室,在卫生医疗机构中作用显著。随着近年来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慢性出血患者的几率大大提高。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慢性出血不仅给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上带来严重影响,而且还因病情的因素,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目前,在泌尿外科的治疗方式中,微创手术较常见,其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势。然而,微创手术虽然能降低患者的机能伤害,但在术后却存在着慢性出血的问题,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并且随着泌尿科微创手术的应用范围扩大,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尽快处理[1]。故此,本文通过对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慢性出血患者使用肠外营养治疗的效果开展研究,作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观察对象: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慢性出血患者。将以上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范围处于34至62岁间,平均年龄为47.53±2.28岁。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范围处于33至63岁间,平均年龄为48.44±3.6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进行治疗,经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液(纽迪希亚制药,国药准字H20010284 )均匀输入,机器选取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输液泵Infusomat P容积输液泵[2]。第1天供给40%的热量,而后一次增加20%(每天),至第4天患者补充全能量,60至100ml/h的注射速率。

观察患者则开展肠外营养支持,将25至30kcal/(kg·d)热量注射,同时加入微量元素、矿物质,根据患者的电解质检测结果调整输注量。选取全营养混合液由微量泵在患者深静脉建立通路后均匀输入,速率控制在50至ml/h,时间为12至16h。

1.3观察指标和判断标准

观察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根据情况分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患者的切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为显效;患者切口未完全愈合,仍存在出血现象为有效;患者切口无任何好转,且持续出血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5dcbfaa920b81_html_153601b0c3f91125.gif )表示,用5dcbfaa920b81_html_498f48a186180ec8.gif2 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统计学具有比较意义[3]

结果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73.33%,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对照组较差于观察 (P<0.05),差距具有比较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0

7(23.33)

15(50.00)

8(26.67)

22(73.33)

观察组

30

13(43.33)

15(50.00)

2(6.67)

28(93.33)

x2

2.7

0.00

4.32

4.32

P

0.10

1.00

0.03

0.03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迅速,微创手术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而在泌尿外科中的使用范围更进一步扩大。尽管该手术可以减小患者身体机能的创伤,但是在止血方面仍存在着亟需解决的问题,其相对开放手术而言,存在着止血不彻底、止血点漏扎等弊端,进而导致患者术后易出血慢性出血情况,不利于术后康复。而且,患者在术后若出现营养不良,会产生不良情况,例如:创口愈合不良、凝血焦痂脱落等,这就致使慢性出血加剧,出现营养不良。因此,针对该情况,为了有效提高患者术后恢复,对于营养不良状态需要及时纠正,以及对发生慢性出血现象及时阻断[4]

目前,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是临床上对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慢性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然而,由于其争议较大,医学上还未有统一标准。肠外营养支持主要采用葡萄糖、脂肪乳、葡萄糖、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等作为静脉营养液输入,可通过“全合一”、“单瓶系统”进行给药,但单瓶给药的配药操作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药物给错风险,以及会导致脓毒症、代谢并发症增加,因此,在临床上主要推荐“全合一”给药模式[5]。肠内治疗是经口或喂养管进行输液,早期经肠内给营养液既符合人的生理状态,同时还能使患者对静脉营养的不适减轻,并且肠内营养支持还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肠道功能。但是肠内营养支持会刺激消化道和营养液渗高等状况,易使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胃潴留、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临床上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效果欠佳。本文研究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经比较,观察组的效果较好,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使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慢性出血患者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止血,改善肠道,而且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王书龙,黄艳芳,王劭亮等.部分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在泌尿外科微创术后慢性出血患者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21):100-102.

潘婷婷,刘强.泌尿外科微创术后的肠外营养支持对慢性出血现象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4):1900-1902.

李飞杨,纪俊标,王杜渐等.微创经皮肾穿刺激光碎石术后慢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34(04):42-44.

王睿晴,张艳华.胃肠道肿瘤患者与营养支持治疗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评价,2018,35(01):43-47.

沈娟,秦侃.安徽地区多中心住院病人肠外营养使用状况横断面调查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8,25(04):2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