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吴素美

潍坊市潍城区人民医院 26102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内科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一组记为中医治疗组,一组记为西医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22人,治愈患者15人,治疗无效3人,治疗有效率为92.5%;西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19人,治愈患者13人,治疗无效8人,治疗有效率为80.0%。中医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2例,西医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5例,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中医治疗临床效果优于西医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更少。

关键词:中医;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黏液腺增生、黏液分泌增加。临床上表现为连续2年以上,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本病起病隐袭,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后期症状加重并常年存在。病程迁延反复,常可并发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1]。发病原因主要是由支气管黏膜与周围组织发生非特异性慢性反应造成,临床病症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局部疼痛、睡眠质量差等,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我院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一组记为中医治疗组,一组记为西医治疗组,设置对照实验,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讨论中医治疗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具体描述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共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一组记为中医治疗组,包括男性患者22名,女性患者18名,年龄分布在43-65岁。一组记为西医治疗组,包括男性患者21名,女性患者19名,年龄分布在40-70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存在差异,但P>0.05,具有可比性。参加本次实验的患者均对本次实验之情,且同意参加实验。

1.2方法

对西医治疗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向患者提供抗生素、支气管扩张类药物,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增加吸氧治疗。对中医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首先对患者病情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病情开具不同的中药,(1)风寒型气管炎患者,采用麻黄、甘草、杏仁煎服;(2)爆热型气管炎患者采用桑叶、梨皮、川贝、杏仁煎服;(3)风热型气管炎患者,采用桑叶、菊花、杏仁、薄荷煎服;(4)痰湿型支气管炎患者,采用甘草、厚朴、陈皮、半夏、茯苓煎服;(5)脾肾虚患者,采用附子、半夏、贝母、苏子、黄苓、杏仁煎服,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患者住院期间要保证病房通风良好,环境干净整洁,叮嘱患者注意饮食,禁食辛辣、烟酒、浓茶等,注意清淡饮食。

1.3评价标准

(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治愈:临床病症完全改善,病情彻底好转。有效:临床病症有所缓解,病情得到控制[2]。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病情没有好转。(2)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1.4统计学意义

数据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用t分布进行检验,当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22人,治愈患者15人,治疗无效3人,治疗有效率为92.5%;西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19人,治愈患者13人,治疗无效8人,治疗有效率为80.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整理如下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组名

人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中医治疗组

40

15

22

3

92.5

西医治疗组

40

13

19

8

80.0

P

-

<0.05

<0.05

<0.05

-

2.2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经统计,中医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2例,占5%,西医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5例,占12.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数据整理如下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名

人数

不良反应

发生率(%)

中医治疗组

40

2

5.0

西医治疗组

40

5

12.5

3.讨论

在我国,慢性支气管炎多发于老年人群体中,具有治愈难度高,易反复的特点,受天气变化、传染、卫生以及过敏反应等多方面影响,会使病人发生身体不适、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2-3]。为了研究中医治疗在慢性支气管炎中的作用效果,我院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炎患者,并设置了对照实验,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研究数如下: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22人,治愈患者15人,治疗无效3人,治疗有效率为92.5%;西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19人,治愈患者13人,治疗无效8人,治疗有效率为80.0%。中医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2例,西医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5例,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数据表明,中医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更多,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西医治疗组。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类型的支气管炎,采用中医治疗,开具不同的中药,可以加速患者的病情恢复,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对症下药,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光应用。

参考文献

[1]唐晓伟, 曾泽生. 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中医内科治疗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20):21-22.

[2]祁宏超, 刘娟燕, 张春林. 天灸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5例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8):120-120.

[3]佚名.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18):94-95.

[4]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探讨[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 36(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