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管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5
/ 8

摘要:本文就当代宗族复兴的原因、宗族由传统向 现代 变迁、宗族与 农村 民主 政治 的关系、宗族与 社会 经济 和宗族与现代化的宏观思考等五个 问题 ,对学术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农村宗族 研究 的现状进行了较系统的回顾和梳理,进而对研究中存在的某些误区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了粗浅的探讨。我们认为:当代农村宗族的研究,既有实证研究的不足,也有多视野、多角度综合研究的缺乏,更有漠视处于特定生存环境下的农民政治经济利益诉求的问题;研究要继续深入与取得新突破,我们应摒弃自我文化优越意识为特征的贵族思维,克服“封建宗族论”和农民政治意识落后论等思维惯习,正视城乡社会生存方式与社会利益的多元选择;把农村宗族的研究和它的利益主体农民紧密相连而不是割裂与农民的关系,从而克服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农村宗族问题。

关键词:农村;宗族;农民

The ReviewofChineseContemporary

Abstract:ThearticlehasareviewandcombingonthestudyoffivemainaspectsofChinesecontemporaryruralclansince1990sincludingthecausesoftherevivalofcontemporaryruralclans,thechangeofruralclanfromtraditiontomodern,therelationshipbetweenruralclansandruralmoderndemocracy,theinteractionbetweenclanandsocialeconomy,andthemacro-argument,therelationshipbetweenruralclansandChinesemodernization.Andthensomediscussionshavebeenmadeontheshortageofresearchoraspectswithoutdeepening.Basedonthereview,theauthorpointsoutthat,notonlydoesthestudyofChinesecontemporaryruralclanexistsboththeshortageofthepositiveresearchandthedeficiencyofmulti-scopesandmulti-angles,butalsohastheproblemofignoringtherightsinpoliticsaswellaseconomyofpeasantsinspecialsurvivalcircumstances.Andwearguethat,iftheresearchistobedeepeninfurtherstepsandbreakthroughsaretobeachieved,somethingmustbedone:torejectthenoble-likethinkingcharacterizedbythesenseofego-superiorityofself-culture;togetthe better ofthethinkinghabitsuchastheargumentoffeudal-clan,theargumentofbackwardpoliticideologyofthepeasantry;torelateruralclanstothepeasantry,theirsubjectofbenefitsinsteadofsplittingthem,andregardthemulti-choicesofwaysoftheexistenceandsocialbenefitsofruralsocietyaswellasurbansociety,thustoovercomethestaticvisiononlookingattheruralclan.

当代 中国 农村宗族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学者们之所以重视该问题,不仅由于它的学术价值,更由于它具有的强烈的现实意义。自20世纪初开始尤其是50年代以来,农村宗族就已经被表述为一种落后、封闭甚至反动的封建糟粕,并通过国家政权在政治上、组织上给予其摧枯拉朽式彻底打击;与此同时,国家通过强大的政治舆论宣传将这一观念牢固确立,使人们对宗族形成了一种不容置疑的思维定势。农村改革兴起后,农村宗族组织及其活动在中国商品经济最为活跃的东南地区的普遍复兴,给了这一思维定势以强烈的冲击,进而引起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重新认识和反思;进入80年代末期以后,随着村民自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作为一种农村社会群体形式的宗族组织 自然 又与村民自治自觉不自觉地缠绕在一起,如何评价宗族在村民自治进程中的角色和 影响 便成为一个更具有现实性意义的话题。本文拟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的几个主要问题的研究现状加以疏理,进而对研究中存在的某些误区或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作简要探讨。



一、当代宗族复兴原因的探讨
改革后,早已被世人定性为封建糟粕的农村宗族为何迅速复兴,首先成为研究农村与农民问题的学者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王沪宁、钱杭、王铭铭等学者的研究便是其中的代表。
王沪宁先生侧重于从经济因素和行政体制方面探寻农村宗族复兴的原因。他认为,经济因素是根源:“在漫长的岁月流逝中,没有形成什么足够的力量能冲击家族文化,主要是没有形成什么强大的物质生产力;”[1](p6)同时,他进一步指出,行政控制的弱化和退出,使亲属和家族意识与权力得以滋长,因为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使必要的生产协作变得必不可少,但是集体经济管理手段的削弱,促使家族成为承担协作任务的当然主体,从而“造成家族势力的抬头”[1](p64)。
钱杭学者主要从文化的意义上对农村宗族的复兴进行解释。他认为,宗族继续存在的理由不在于其外在的功能,而主要表明的是同族成员共有的一条文化上的根。这条根构成了他们现实存在的价值源泉,因为在 目前 的社会格局中,宗族是几乎唯一可以真正与他们自己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的自治性的形式。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 历史 感和归属感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连接传统与现实的中介,实现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道德感和责任感[2](p22-29)。
王铭铭先生以及朱虹先生则倾向于从功能社会学的角度 分析 了宗族复兴的原因。王铭铭认为,宗族共同体之所以复兴是因为宗族能够满足人们在社会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以及精神上的某些需要。作者指出:1979年改革以后,合作和互助出现了新的问题:经济改革导致家户经济的再兴,同时导致政府的“公有”力量的部分消减,尤其是政府以往对经济合作和农村公益事业的直接干预被撤销,不仅生产成为个人一家户的事,公益事业和社会互助亦变成民间的事。这一状况为民间传统社会互助制度的恢复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3](p63-64)。朱虹则指出了宗族复兴的经济效应因素。他认为返乡寻宗祭祖的华侨能带来明显的经济利益,“基层政府对村民宗族活动往往采取默许甚至支持的原因与招商引资促进当地经济 发展 也有相当关系”;同时,宗族力量在维护农民经济利益,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当上级不顾民意随意委派村干部,或者基层部门乱摊派、乱收费肆意加重农民负担时,宗族有一定的力量加以抵制,而没有归属于宗族组织的个人与家庭则是无力与之抗衡”[4]。
此外,买文兰和余红等学者还从农民精神心理中的消极因素和精神生活的不足方面入手,探讨其对农村宗族活动复活的促进作用。关于农民精神生活的不足,买文兰认为,农村青年缺乏精神文化生活,而宗族势力利用宗族文化则较易将族人聚集起来;农村社区文化的宗族色彩日益浓厚,如利用祭祀、族戏、婚丧嫁娶等,宗族文化的糟粕冲击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余红则认为,农民精神心理中的消极因素也促成了农村家族势力复活的出现。他指出,传统的宗族文化,宗族意识和宗族情感中蕴含着中国农民对“本体性”的需求,即对人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宗族心理使得族人即使远离家乡,也与宗族乡情心心相印。改革开放以来的寻根热,一方面慰藉了自己远走他乡的漂落感,重温了血缘亲情,另一方面也可以了却感情负债;另外各地为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对这种宗族乡情起推波助澜的作用[6]。
总之,从现有研究的总体上看,学者们对宗族复兴原因的研究与探讨,其触角已深入到政治结构、经济体制、社会功能、文化传统、精神心理等各个层面,展示了宗族复兴的原因不是一维的,而更可能是多维的,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学者的分歧主要源自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从积极和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这一问题,而另外一些学者则从消极负面的角度给予解释;目前还缺乏在上述各个层面基础上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宗族复兴的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问题的研究还有待加以系统综合和进一步深化。从已有研究成果的思路与 内容 看,虽然多数的研究者都认为,农村宗族在改革后的普遍复兴绝不会是一种偶然现象,必定有它存在的深层次的原因和合理性因素,但是同时又都认同,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聚族而居的生存方式,商品经济的不发达等原因也是农村改革后宗族文化复兴的主要因素。显然,学者们没有很好地正视:农村宗族组织及其活动正是在中国商品经济最为活跃的东南地区普遍复兴这一活生生的事实,因而没有能反思学术界长期形成的所谓关于家庭“小农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传统结论,进而也就没有能回答农村宗族组织及其活动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底是什么关系的问题。至于有的学者把宗族复兴视为农民精神心理的消极因素或指为封建糟粕的复活,则更显得简单粗暴。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研究宗族复兴原因之时,学者的研究很少从关注农民方面的政治需求出发。众所周知,农民与工人、商人、知识分子和政府公务员一样,同属不同的利益阶层;农民既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利益阶层,又是社会各阶层中的弱势群体,面对市场体制的建立,一盘散沙式的农民群体更迫切需要代表自己利益的社团组织,但我们的社会却唯独九亿农民没能允许有合法的政治社团组织。其实,没有政治社团组织,并不等于农民没有自己的政治要求;于是,在一些传统宗族文化发达的农村,宗族作为农民可资利用的一种宝贵的传统组织资源,便成了农民们在当前社会政治格局下实现有形无形的、天然廉价的自我组织形式。因此,如何让众多而分散的中国农民实现现代组织化,农村宗族问题的学术研究是应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贡献智慧的。二. 农村 宗族由传统向 现代 变迁的 研究


继农村宗族复兴原因的探讨而来的是,从传统到现代的 发展 进程中,农村宗族发生的了什么演变或什么样的变化?应该说,学者们的研究也有相当的突破。
王沪宁等学者在对传统宗族与现代宗族的特点进行多方面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当代宗族的变化趋势。王沪宁首先提出了传统家族文化的八大基质:血缘性、聚居性、等级性、礼俗性、农耕性、自给性、封闭性、稳定性[1](p29)。他在将当代家族文化与之进行了比较后认为,村落家族文化的基质已发生了下述转变:(1)血缘型的人际关系依然存在,但不再构成决定人们 社会 地位的正式依据;(2)地缘关系的意义被削弱,人口的流动性在扩展;(3)传统的礼降低到次要地位,法理因素在乡村生活中明显上升;(5)单一的农耕方式已打破;(6)家族群体对社会的需要越来越多;(7)家族的封闭性也被打破;(8)长期的稳定性也发生变化;(9)社会体制力量压倒宗族共同体,社会秩序在农村占据统治地位;(10)社会体制已是村落基本功能的主要执行者,村落家族还执行一定功能,但已不是主体功能[1](p212-213)。王沪宁还对当代 中国 农村传统的权威结构——族老进行了 分析 。他按照族老地位的不同区分为四种类型:一是荣誉型族老: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威望,对族内一些事务有发言权;二是仲裁型族老:享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威,拥有一定权势,在村落家族中起到调节作用;三是决策型族老:他们拥有相当的实质性权力,享有较高的地位,对族内重大 问题 能做出决定;四是主管型族老:他们拥有大部分的实质性的权力,享有最高的地位。四种类型中,仲裁型模式最为多见,决策型模式较为常见,主管型族老日渐减少。他认为,族老在传统宗族中享有绝对的地位和权威,在当代宗族中虽然还存在,但已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社会演进的方向。通过比较,王沪宁认为,村落家族文化在 历史 -社会-文化变革的冲击下已经发生决定性的变化,其消解是历史趋势,回复是特定现象[1](p279)。
钱杭在对传统宗族与现代转型中的宗族比较后认为,近年来重新恢复的宗族组织无论其结构还是功能,严格地说都已经不是旧宗族形态的重复和翻版,而应被看成是传统宗族转型过程中一个阶段性产物。首先,转型中的宗族在结构上与传统宗族有重要区别,前者大多没有确定的宗族首领及其名义,只有一个或几个“宗族事务召集人”,这主要是指为开展一具体事务而组成的一个临时性的职能化的工作班子;而传统宗族则不同,特别是在宋代以后的宗族中,宗族首领不仅有确定的身份,而且人数众多。其次,转型中的宗族在组织形式上表现出如下特点:一、形式的多样性;二、没有正式的宗族名义;三、不稳定性,许多宗族至少在形式上具有临时性的特征;四、普通成员与宗族领导机构的关系是直接的[2](p57-58)。他还翻阅了1998年梅冈王氏重修的族谱,并将之与一份旧族谱作了比较,并指出,这两份《凡例》体现的 时代 精神已出现了巨大差异,可以清楚地看出宗族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的变化[2](p112)。
王铭铭对农村宗族变迁的研究是从社会人类学的角度切入。他把明清以来的家族制度的变迁分为三个时期,即乡族时期、保甲时期、新村政时期。乡族时期地方性权力具有很大的自主性[3](p41-42);民国保甲法的实行,“打破了以乡族为村政单位的格局”。但作者指出,保甲法的创设并没有使家族制度走向消亡,而仅仅意味着作为一种村政制度被新的政区和权力结构所取代。家族的组织、区域 网络 、 经济 功能和仪式得以相当地保存[3](p43-44)。1949年以来,集体化制度虽然严厉打击和压制宗族力量,但即使在文革时期,集体内部的家族和派性斗争仍非常激烈[3](p46)。关于当代宗族,王铭铭认为,虽然当今的宗族组织已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组织,从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暂时的机构,与所谓的权力有别,但是他们通过公共庙宇的建设和仪式表现了民间权力的若干功能。宗族领导人的权威来自他们本身的威信及村民的信任和支持,被看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言人。它们所拥有的是一种“教化权力”和“同意权力”,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权力[3](p79-82)。
费成康在对新旧宗族的家法族规比较后指出了家法族规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特性。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一、规范的范围不同:新族规调整的关系已大为减少,其规范的范围只是传统家法族规的一小部分;因为这些重建的宗族已无族田、墓田、族学、义庄之类,有些尚未重修宗祠,或者刚开始重修宗谱,所以这些新订立的族规中并无关于族田、族产、族学、义庄直到宗祠方面的 内容 。二、体现的观念不同:由于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旧礼教对社会的 影响 早已大大下降,新族规订立者的思想、观点、教养以及社会地位等都与旧时不同。三、奖惩的行为不同:由于社会的观念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新族规要惩罚的行为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少旧时家法族规所要惩罚的行为,新族规已不可能再予以惩罚。四、奖惩的办法不同:新族规中所能保留的惩罚办法大抵只有削谱、不准入祠、不得入葬祖坟及罚款等数种,且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当然,他也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宗族或宗族的所有做法都符合时代精神,比如在有些族规中仍可发现有关罚款的规定[7](p228-233)。


王朔柏、陈意新等是通过对安徽三个宗族村庄的研究后探讨宗族变迁的。他们认为,由于改革后开始了“公民化”进程,农村宗族在共和国前期没有被革命政权打碎,在改革中却遭遇了历史性瓦解。他们指出,在合作社和人民公社以村落为基础的集体化政策下,传统的集体性宗族因与新制度发生组织性同构而得以延续,并在农民面对灾难而向自身寻求保护资源时得到了增强。而改革给予农民经济自主、乡村选举、进城劳动等现代权利,开始了其“公民化”进程,使宗族在大量年轻人中失去了后继力量,宗族与爱惜的血缘关系被国家与公民的社会契约取代[8]。
从当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普遍认同的是,与传统宗族相比,当代农村宗族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或转变,并在社会发展中逐步走消亡;存在分歧只是在于这种变迁的程度以及对这种变迁意义的解释上。对此,我们以为,研究宗族的变迁,实质就是研究农民意识和农村社会的变迁。因此,有两方面的问题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1.要对当前农村宗族的变迁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研究者就不能仅满足于“典型学”的意义,研究材料的获得要有一定的时空与地域的跨度,研究成果才能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然而,缺乏大量的实证性个案研究,尤其缺乏中、长时段的历史比较性的研究,这正是当前农村宗族问题研究普遍存在的一个不足;事实上当代中国的宗族形态极其复杂,南北地区宗族观念、宗族势力相差极大,历时性研究应与共时性研究相结合,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才可以更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农村宗族变迁的真实面貌。
2.对变迁意义的解释。具体说,如何理解这种变迁的社会意义以及这种变迁将导致的农村宗族走向或发展趋势,这与研究者所持的价值立场尤其是社会发展观有着直接的影响;从 政治 学的角度看问题,与从社会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去看同一农村宗族的问题,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为这些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在社会发展观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实,农村宗族问题,实质是人类社会的血缘族群的问题;它的社会变迁及其反映的社会发展方向,实质就是农民群体能否与时俱进的发展变化问题。因而,宗族的变迁是否就会导致宗族走向完全消亡,或导致哪些东西消亡,这是都是直得进一步思考而不应忙于下结论的问题。比如说,公民化社会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共相,但这是否将导致社区传统的全部消亡?只要城乡差别存在,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就不会完全消失;中国的公民化进程或许已经起步或有长足的发展,但这是一个相当长时期的过程;仅从几乡村的局部调查与分析,就谈论实现农村宗族的瓦解尚显属为时过早。
三、宗族与 农村 现代 民主 政治 的关系
当代农村宗族在日益推进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这是学者们特别关心的一个热点 问题 ,尤其在村民选举中实行“海选”以来, 中国 农民积极参与投票选举的现象更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深度思考。
肖唐镖、兰芸芝、吴思红、袁正民、吕红平等学者认为,农村宗族组织及其活动对村民自治或选举的 影响 主要是负面的、消极的。肖唐镖认为,宗族的正面功能已出现不可逆转的衰退,并由于宗族是以实力为原则来处理族际关系,其后果更是负面且严重的[9]。兰芸芝认为,当前宗族活动频率很高,或明或暗与村民自治活动相峙对垒,挑衅撞击,使村民自治活动不能正常运转;大姓大族往往处于“领袖”地位,左右村委会干部的产生,在选举中利用族大势大、人多票多的“合法手段”取得席位。在这种宗族势力的争斗中,一个村委会就没有自治可言[10]。吴思红认为:宗族和黑金势力突起,自治权力异化;在《村民组织法》正式执行过程中,他们往往利用血缘纽带关系,或者拉帮结派形成利益团伙,采取非正当手段控制村民选举,获取自治权力。[11]袁正民则认为: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几乎渗透到了村民自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就其主要影响来讲,有以下表现:第一,影响选举工作的公正性;第二,干扰选举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三,影响村级领导干部的质量,影响村领导班子的稳定。他还认为,宗族势力的大小和农民的素质有直接关系,凡是农民素质较高的地方,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不是太大,凡是农民素质较差的地方,宗族势力问题都比较突出[12]。吕红平认为,家族势力干扰了村政事务和村民选举,在一些村的干部选举中,不少家族为了能把代表其利益的族人选进村级组织,开族会,搞串联,拉选票,干扰正常的换届选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选举的公正性[13](p343)。
朱康对、仝志辉、贺雪峰等人对宗族与村民自治和选举的关系基本上持肯定态度。朱康对、黄卫堂、任晓等学者通过大量的农村实证调查与 分析 后,对于村民自治选举中大族压小族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指出,如果某一大族能够在选举中居于优势地位,是有可能在选举中占据所有席位的,但是所选举的村民委员会如果没有其它宗族与房族的参与,就很难取得他们的认同、支持与配合,以后就难以顺利开展工作,如浙江温州金加洋村的调查发现,为了增加村民委员会的代表性,他们会主动动员家族的个别候选人退出,以便给人数较少的宗族让出适当的名额。作者还指出,村民在选举过程中的宗族偏好在所难免,然而如果能保证选举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条件下进行,各方博弈的结果往往会达到某种平衡[14]。仝志辉 研究 了宗族作为一种村庄 社会 关联或利益共同体对于精英动员选举的重要性,明确否定宗族利益会妨碍村民自治的公正性。他认为,农民参与选举中的精英动员因素可以纠正我们对家族、派性作用的偏见。压倒性的意见认为:家族、派性妨碍选举;精英动员论则揭示出,精英在运用家族、派性因素进行动员时,并不必然依赖一个制度化很高的家族组织或派性组织;精英动员往往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家族和派性只是借以动员的力量;在选举后的村级治理中,家族和派性利益并不是其施政的唯一根据,倒是在选举中建构的家族利益和派性意识往往自动消解,而不再被人提起[15]。贺雪峰、仝志辉的共同研究指出,宗族作为一种传统型的社会关联对于村民自治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宗族等传统社会组织可以构成衡量村民行动能力的指标,即一种传统的社会关联,凭借宗族等传统社会关联,村庄社会在应对农业困境和农村 发展 之需时,可以更为有效地捕捉市场化提供的机会,这反过来又会加剧农村的 经济 社会分化,发展村庄的现代社会关联能力[16]。


有些学者则认为,宗族的作用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郭正林认为,当前村支两委与家族之间存在四种不同结构的互动类型:在党支部威信高、村委会权力到位的“党强村强”的村庄,家族一般能够与村支两委结成良性互动关系,从而增强社区合作精神;在“党强村弱”的村庄,党支部在控制村委会的同时,也控制了家族的社会资本;而在“村强党弱”的村庄,由于党支部不能从家族关系中提取社会资源,而村委会占有了这种社会资本,扮演了增进村民家庭利益的政治角色;最后一种即“党弱村弱”的村庄,既有可能出现纯粹的家族统治,也有可能出现三者共弱的全面溃败情形[18]。
还有学者却认为,宗族利益对村民选举的影响力是极为有限的。胡荣指出,虽然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也多少影响到选民与候选人之间的认同,家族的因素在人数较少的行政村或村民小组的选举中也多少有一点作用,但选举中的地域关系而不是宗族关系成为影响村民对候选人进行选择的最主要因素。在村民投票偏向的排列中,地域的因素明显优于家族的因素[17]。
可以说,在整个农村宗族问题的研究中,有关宗族与村民自治关系的问题,是当前学术研究中较为深入和获得较大突破的问题,尤其以仝志辉、贺雪峰、朱康对等人提供的成果,使村民自治问题的研究运用了政治 科学 的制衡 理论 ,进入了政治生态学的纵深处,为中国特色的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新思考。当然,也正因为有了部分学者们的深入研究和新的突破,才导致了 目前 学术界在该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分歧,其中最核心的分歧在农村宗族组织的活动是否有利于村民自治与选举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如何使学者们的研究达成更多共识,除了重视研究角度不同外,还应重视明确两个重要问题:
一要明确农村宗族的利益主体是谁?农村宗族是一个利益群体组织,不同的宗族有着不同的利益,然而各宗族的主体或主要成员都是农民,因而农村宗族的利益主体就是农民,而不同的宗族只是代表着不同社区的农民群体而已;我们应该明确,广大农民是伟大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启动者、拥护者和积极参与者,是传统的集体化体制的挑战者。明确这一点有利于我们打破长期形成的农民组织封建化或农民群体落后化的思维定势,实现重新认为农民和农村宗族的思维转变。
二要明确这个主体的利益要求的正当性或相容性问题,即是否符合村民自治的精神。明确了新时期农民是农村宗族的利益主体,那么根据村民自治的四个“民主”的精神(1998年正式颁布的村组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 教育 、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我们也就不难明确广大农民通过合法渠道,积极参与村民自治选举的正当性或相容性。当然这种正当性可能有悖于我们的传统或习惯性的思维,这就涉及到我们在后文将论说的调整看问题的角度和视野问题。
五、宏观性的命题——宗族与 现代 化 问题 的思考
学术界对宗族问题 研究 热的持续不减,实际上是出自于对 农村 宗族这一 中国 传统文化的一种价值评判和关怀,即宗族是否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或者说宗族能否与日益现代化的中国 社会 相融合?也是关注宗族在中国乡村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应该或能够扮演何种角色,关注宗族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如何等等。这些问题正如王沪宁先生所说:是事关“中国社会 发展 ”的问题[1](p7),不仅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而且还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义。对宗族(包括传统的宗族)与现代社会 经济 、 政治 、文化发展关系的研究,实际上是出于对传统文化 历史 命运关怀的具体论证和表达。
关于宗族与现代化问题的直接宏观的论述,存在着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宗族总的来说不利于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而是中国社会经济与政治发展的障碍。这些学者对宗族主要持否定态度,但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也承认宗族包含有某些积极性的因素,甚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王沪宁的观点就基本属于这一类型。他认为,村落家族文化的观念系统往往不利于社会整合、不利于社会体制的运转,不利于社会 法律 规范的贯彻,不利于公民文化的形成,最终不利于中国的现代化[1](p288)。但如前所述,他也承认,村落家族文化不论其历史和现实的表现形态如何,总包含着一定的正面因素[1](p288)。何清涟则更认为,宗法组织在中国农村中的复兴,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都是一次文化的退潮,必将导致剧烈的社会冲突。它的发展和壮大,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还有一段曲折的漫漫长路[29]。谢维扬的观点在持否定态度方面很有代表性。他认为,中国的宗族在根本上不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作者提出,中国宗族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在于被当作宗族首领的一些人凭借血缘理由对所谓的“族人”的控制、管理和支配及包括对人身在内的处置;现代社会之所以逐步取消传统宗族的合法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为实体的宗族团体在社区管理的概念上与所有公民共同参与的原则是矛盾的。他进一步认为,最终摆脱宗族私法性的控制是农民在现代社会中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虽然不必否认当前宗族活动中体现的某些正面的文化的社区生活运作上的意义,但这不是本质的,因为农村生活中同样的文化的和社区的功能在没有宗族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达到的,而且也许更具有合理性[30]。吕红平认为,家族文化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阻碍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首先,家族组织有碍于农村基层组织功能的发挥;其次,家族的封闭性限制着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影响 着现代经济结构的形成。作者认为,农民很少讲求交易价值,这种重情、重义、而轻利的价值观,严重地束缚着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也会影响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还会滋生保守观念和依赖思想,抑制创新精神和自我意识。最后,家族文化也有悖于现代文化,构成现代化思想上的制约因素[13](p314)。


钱杭、杨平、秦晖、黄世楚、陆学艺等学者的观点则与上述 分析 相左。钱杭认为,由于汉人宗族那些源于血缘又超越血缘的内源性根据,就使得当代中国农村宗族的重建和转型,所遵循的规则显然就不能与一般的血缘团体的演变 规律 等而视之,其命运和前途也必定会不同,这就能够证明,血缘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完善的补充和限制,完全可以与现代化的文明生活形成一种复杂的适应关系。但他同时认为,农村宗族最好是作为一种农村同姓同宗者之间“俱乐部式”的结社形式存在,将宗族的活动限制在社区内部,并以亲属间自助和促进公益事业为宗旨,而不主张宗族干预地方基层政权的公共事务[31],这实际是说不能给予农民更大的自主空间。杨平指出,家族组织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它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有着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作者也指出,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32]。秦晖认为,宗族的发展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与特定发展阶段上“小共同体”对个性发展与现代化(个性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因此,亲缘组织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是完全可以想象的[33](p295-296)。黄世楚则认为,宗族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宗族完全有可能实现现代化;在欧美发达国家和 台湾 、新加坡等新兴 工业 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很多与传统宗族相似相近的宗族组织;它们吸收成员的原则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如允许拟制血缘关系的成员加入宗族,甚至将女婿、外甥等纳入宗族成员的范畴;宗族的管理体制也相当灵活,由宗子制到族长制再到现代有特色的宗族成员大会,及由大会产生的理事会、监事会代替族长的权威进行管理。作者还论述了宗族现代化的必然性。其理由是:聚族而居生存方式的难以改变;永恒的血缘亲情;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与压力要求团结互助共同竞争;政治环境仍有生存空间等[25]。著名社会学家和农民学者陆学艺指出,按直线性的现代化标准来评价村落家族文化,难免过多地强调其负面的作用;在现代化过程中以及后现代化社会,村落家族文化都将长期发挥重要作用[34](p15)。
上述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形成多学科、多角度参与农村宗族研究攻关的态势,不断推进,步步深入,连连破关。这不仅使笔者受教良多,深受鼓舞,而且正在改变我们近百年来已经形成的不容置疑的许多思维定势。我们的感觉是:农村宗族体现的是一种草根性的社会组织力量,而这一组织又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承者;因此,上述关于农村宗族与现代化的争论,实际上涉及的仍然是关于两个基本命题的对立问题,即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家与社会和如何处理好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关系的问题。前者表现为,国家公共权力组织的调控权与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自主权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协调问题;后者表现为,民间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和现代文明的进程中要不要继承和保留、或者说应在多大的程度上继承和保留以及如何继承、保留的问题。再进一步说,由于宗族出现在农村,主要成员是农民,因而农村宗族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农民问题;于是,上述两个问题又可转换为我们如何对待农民文化和组织的问题。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基本的角度或立场,即是站在现代化的角度俯看农民与农村?还是站在农民的角度,即从农民的实际生活出发看待农民与农村问题;或者说,是如曹锦清所说的是从外向内看、从上向下看,还是从内向外看、从下向上看的问题[35](p2)。以前者的态度看待农民的传统(包括文化与组织),肯定是负面多于正面,而以后者的态度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得出与前者截然不同的结论,就会发现它更多正面的积极意义和符合社会发展逻辑的特征。这里的差异表面仅是个研究角度问题,但进一步就农村宗族与现代化问题的研究观之,上述观点的对立和分歧,似乎就有“‘贵族’的眼光”[36](p37)还是民众的视野之别,体现出该领域的研究可能存在某些深层次的瓶颈问题。
其一、自我文化优越意识和对农民缺乏平等意识。笔者以为,我们已经习惯于把农民视为“自私”的落后群体,把农民家庭经济视为落后的经营模式,把农民组织视为落后的封建组织,进而将人类利益群所共有的所谓“私利性”和“排他性”等特征,视为农民群体独有的“狭隘性”错误。这种视农民为另类的思维,实际上是自我为中心的文化优越论,它将脱离农民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强加给农民,同时又将广大农民的正当权益视为异己,置于扫荡之列,自觉不自觉地丧失“以平等待我”之心善待农民的包容胸怀。由于上述原因,就否定宗族者说,因无法突破自己一贯认定的封建宗族框架,无法说明他们自己对农村宗族也认同的公益性、互助性等事实,解释现实中农村宗族已发生的惊人变化。就肯定宗族论者看,同样由于局限于血缘组织的视野,因而在农村宗族的所谓“私利性”、“排他性”和“狭隘性”等问题上最终与否定论者趋于一致,从而使其对宗族积极性的解释和评价难以自圆其说,无法超越就封建宗族论宗族的既定框架。比如钱杭是给予农村宗族众多肯定的专家之一,但他也因盯死了宗族“血缘”而一叶障目,将宗族与农民社区割裂,咬定宗族为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对立的“私人性质”,因此它只能成为“俱乐部”,而不可是代表农民权益的组织(即“明确功利目的的社会团体”),否则将对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运行形成阻碍。不知这是否要证明,作为另类的农民,它是不是不能有适应自已生存环境和代表自己利益的组织?宗族在农民社区的公共代表性质,因为它没有使用现代社团的名称不复存在?


其二、综观十余年来农村宗族问题的学术研究,可以说,不管学者们持何种态度,也不管学者们的观点有多少分歧,但大多数学者在其研究的逻辑起点或者研究的基本视角上都有着共同之处,即都局限于从血缘(包括拟制血缘)或血缘与地缘结合的视角,或者说从传统族群的视角看待并研究农村宗族。因此,这一研究模式尽管也不断有所创新,但还是或多或少地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是只看到“社会结构”而看不到人的一种研究[37](p374),是一种忽略“历时性”(diachronic)而过分侧重“共时性”(synchronic)的研究。它容易导致向后看即以“静止的眼光”[36](p3).[38](p361)研究社会发展的问题,从而使农村社会结构的研究陷入割裂农村宗族与现实社区主要成员即农民的关系,看不到宗族组织对广大农民真正的现实意义,也看不到广大农民及其生存环境对宗族组织选择的影响,看不到农民自身观念的转变给宗族带来的转变,从而使其研究缺乏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如解释不了农村宗族发生的极大变化的事实,也解释不了为何农民对于参与宗族活动表现出的极大热情。因这些问题的解释无力,也就无法逻辑地、有说服力地解释研究中存在的诸多分歧。
学术研究存在分歧是很正常的,但分歧太大或一些基本的问题难以达成共识,则说明已有研究的不够成熟,或缺乏有较强解释力的学术研究成果。因此,农村宗族研究要想进一步深入与取得突破,笔者以为,必须做到:我们应摒弃自我文化优越意识为特征的贵族思维,克服“封建宗族论”和农民政治意识落后论等静止性思维惯习,正视城乡社会生存方式与社会利益的多元选择;克服单一的结构观思维,把农村宗族的研究和它的利益主体农民紧密相连而不是割裂宗族与农民的关系,从而克服用静止的眼光看待农村宗族问题。

参考 文献 :
[1]王沪宁.当代 中国 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 社会 现代 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钱杭,谢维扬.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 农村 宗族形态[M].上海:上海社会 科学 院出版社,1995.
[3]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朱虹.乡村宗族文化兴起的社会学 分析 [J].学海,2001,(5).
[5]买文兰.中国农村家族势力复兴的原因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1,(3).
[6]余红.中国农村宗族势力为什么能够复活[J].南昌大学学报,1996,(3).
[7]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8]王朔柏,陈意新.从血缘群到公民化:共和国 时代 安徽农村宗族变迁 研究 [J].中国社会科学,2004,(1).
[9]肖唐镖.宗族与村治、村选举关系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1,(9).
[10]兰芸芝.宗族势力困扰村民自治[J].中国社会工作,1995,(5).
[11]吴思红.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控制[J].中国农村观察.2000,(6).
[12]袁正民.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 影响 [J].学术论坛,2000,(6).
[13]吕红平.农村宗族 问题 与现代化[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14]朱康对,黄卫堂,任晓.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村级民主选举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0,(4).
[15]仝志辉.农民选举参与者的精英动员[J].中国社会科学,2002,(1).
[16]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2,(3).
[17]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的宗族因素[J].开放时代,2002,(3).
[18]胡荣.村民委员会选举中影响村民对候选人选择的因素[J].厦门大学学报,2001,(1).
[19]杨通红.李灿荣.民营 企业 :何时对家族经营说不[J].行为科学,2000,(3).
[20]汤美芳.私营企业从家族式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的制度障碍[J].资料通讯,2001,(12).
[21]储小平.家族企业是一种低效率的企业组织吗?[J].开放导报,2000,(6).
[22]潘必胜.乡镇企业中的家族经营问题——兼论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命运[J].中国农村观察,1998,(1)
[23]陈躬林.家族企业:有待于正确评价的企业制度[J].东南学术,2002,(1).
[24]李成贵.当代中国农村宗族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1994,(5).
[25]黄世楚.宗族现代化初探[J].社会学研究,2000,(4).
[26]周殿昆.中国农村家族信用复兴及企业发育问题分析[J].改革,2002,(6).
[27]赖扬恩.传统宗族社会结构与农村 工业 化道路抉择[J].东南学术,2002,(4).
[28]嵇平平.村落家族文化对人口素质的影响——对河北省西村的社会调查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1998,(1).


[29]何清涟.当代中国农村宗法组织的复兴[J].香港:二十一世纪,1993,(4).
[30]谢维扬.农村宗族活动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吗[J].探索与争鸣,1995,(8).
[31]钱杭.论汉人宗族的内源性根据[J].史林,1995,(3).
[32]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J].战略与管理,1994,(1).
[33]秦晖,苏文.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34]陆学艺.内发的村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5]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36]温锐.理想· 历史 ·现实:毛泽东与中国农村 经济 变革研究[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37]费孝通.个人·群体·社会——一生学术历程的思考[A].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8]温锐.游海华.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变迁:20世纪赣闽粤三边地区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