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25
/ 3
摘要: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不竭的动力,代写论文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而目前制约我国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是教育制度、考试模式、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我国创新教育要通过改革教育体制、考试制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来实现。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体制;考试模式;教学方法
  
  创新精神是获得科学成果的重要前提,2005年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以欧美国家学者居多。尤其是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欧美科学家们更具创造性,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包括4名美国科学家、2名澳大利亚科学家、1名法国科学家和1名德国科学家。据统计,截至2004年,美国共有278位获得诺贝尔奖,占全球获奖人数的70%以上。这里的原因,除了欧美国家在实验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教育比我们更加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2]。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目前我国创新教育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一、制约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在《中国教育忧思录》中讲到:“中国的教育凝固了学生的灵性,禁绝了创造性的人才”。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舒乙认为:“中国人的发明性、创造性,离得诺贝尔奖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的很多制度是埋没人才的!国外,你到了某个研究所,什么都不用考虑,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而到了中国,要考虑职称、孩子上学、房子、发表论文……总之,清规戒律太多了。”[3]中国航天科学的奠基人之一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中国把构建创新型社会提到“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教育的创新是实现创新型社会的关键。而目前学校教育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对学生均衡发展的过度理想化,强调每一位学生成为“全才”,而实际上往往是事与愿违,学生常常是被薄弱科目拖了后腿,所以难有专才,也难出现大师,诺贝尔获奖者与中国无缘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把“听话”的学生视作好学生,这种传统观念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习惯于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教师或专家的观点,养成了故步自封、墨守成规的心志。没有个性,就不会有创新,也就不会有创造性的人才,当然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成果。
  
  (二)考试制度和考试模式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和考试制度下,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唯一指标就是升学率。高考制度造成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考试的“畸形”崇拜,对考试成绩的追求达到一种至高境地,人们只重视分数,不重视能力。尽管我国学生参加国际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大多数参赛学生都能获得金奖和银奖,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发言少、提问少,思路不开阔,缺少独立见解,更无创造性的个性。中国学生获奖只是因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做了大量高难度习题后所取得的成果,无法形成创新精神。丘成桐先生在《中国教育忧思录》中讲到:“美国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所以不断地有新的天才出现,而中国是用种种考试凝固学生。试想在种种凝固下,学生怎能成为生龙活虎、灵气十足的和谐的人呢?”
  考试模式也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论是高考或是本科的学期考试,都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考查。高考题多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学生的精力都用于大量题目的训练,无暇顾及其他。我国大学里的学期考试,多以闭卷的形式进行,学生只是在考试前死记硬背老师给予的标准答案,学生重视的是如何获得高分,取得文凭,而不在意自己学到了什么或掌握了什么技能,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知识面只局限于书本里。而国外的大学考试多是论述题,有的题目要综合几本书才能把问题论述清楚。外国的教授喜欢学生敢于挑战权威,在答题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只要论证合理、充分,考试就会通过。这对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教学方式和方法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
  美国教育学者认为,多思多问多质疑是学生的“本分”,但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忽略了对学生思考能力和提问能力的培养,学生过于依赖老师,欠缺思维的独立性。长此以往,尽管学生很刻苦,也很勤奋,却会形成一种治学上的惰性。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上,老师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对经典的掌握。老师讲授的时间占课堂教学时间的90%以上,给学生讨论和提问的时间甚少。而在欧美的一些国家里,在课堂上,大学教授会更注重启发学生提问,会让学生自由的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过积累和思考,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二、我国实现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改革教育体制,保证创新教育的实施
  教育改革的关键是体制的改革,使教育体制能跟上我国整体改革的步伐,适应新的教育理念,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的局面,完善我国高中教育自身的评价制度,通过高中会考来实现学生各学科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调控学校的课程设置,使高中教育真正回到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轨道上来。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使中西文化相互渗透与融合,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西方教育的知识面宽,创造力、适应性、独立性和实践能力强以及鲜明个性;同时又有东方文化的逻辑思维、知识深度、理解水平、统一规范、集体主义等个性的人才。要打破凝固学生的种种“戒律”,使学生成为生龙活虎、灵气十足的和谐的人。
 (二)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改变目前应试教育的格局,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弊病,就必须改革考试制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考试形式。例如,美国学生上大学不是单凭高考分数,平时成绩占较大比重。高中阶段的学期评审成绩必须在良好以上,才能入读大学。学期评审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占50%、学科项目占25%、考试成绩占25%,考试成绩仅占学期成绩的1/4。再如香港大学在内地招生,除了对高考分数有一定要求外,面试的表现同等重要,面试成绩可能成为是否录取的决定性因素。2005年内地报考香港大学的考生经过筛选最后有250人获得面试资格,其中有11名各省市最高分的“状元”
  由于面试不过关,而被淘汰。这种招生形式可以避免受偶然因素影响的好生闪失落选和差生侥幸过关,要比内地的单纯以高考成绩划线,高考得什么分就上什么等级的学校,好成绩等于好学生等于好学校的规则更显科学、公平和公正。我国的高考经历了多次改革,已由原来的全国统一出题考试,到目前的分地区、省、市等单独出题考试,到2006年上海的部分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采取面试招生等。可以说这是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突破。但绝大多数高校招生录取的唯一标准仍然是高考分数。由于偶然因素,考试分数不理想而失去了读大学或进入好大学的机会也是常有的事情,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也埋没了人才。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和香港的经验,高校录取标准除了高考分数以外,还可以综合考虑学生的日常表现、社区服务能力、社会实践经历等。也可以采取“教师评审制”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实验操作技能、专题研究报告等教师评审分数按一定比例(如该考试科目的20%)记入高考总分,这样更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获取创造性的灵感,提出自己的论点,找出论据,加以论证,这既可以加大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方面的考查力度,又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先生建议学生不要把精力浪费在简单重复的记忆上,而是要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面,在评学生的试卷时,他的标准是“默记只给80分。理解后再加上个人的见解,才有100分”。
对于有“专才”的学生,如对自然科学方面有特别的喜爱和灵感,对他们可以采取灵活的策略和特殊的录取方式,以便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挖掘他们创造性的潜能,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韩国总统在提出新教育构想的十大课题中指出:“各大学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要改变以国语、英语、数学为主的选拔办法,要参考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的表现,同时扩大招收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4]
  
  (三)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改变传统文化对我们的负面影响以及对我们行为的束缚,打破教育僵化的局面,为创新教育提供平台。课堂教学多一些交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激励、多一些引导,给学生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机会,这就要求改革现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而问题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最佳途径。
  问题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积累创造性活动的经验,从而形成创造性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运用问题教学,在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等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和查阅本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能就所学知识提出疑问或论点,并能有条理、有根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逐步学会熟练地组织语言,准确地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灵活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勤思考、多质疑的好习惯。学生逐步学会思考、学会提问题,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也就会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马星光.执政规律的新认识,执政能力的新体现[N].羊城晚报,2005-10-17.
  [2]诺奖离中国究竟有多远[N].羊城晚报,2005-10-07.
  [3]敢言舒乙诠释杨振宁的“90分”[N].羊城晚报,2005-1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国外基础教育调研报告[R].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