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香樟树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03
/ 2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香樟树的特征特性,提出了其种植效益,从整地施肥、育苗、播种、移栽、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栽培技术,分析了香樟树的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香樟树;特征特性;效益;栽培技术

1 特征特性

1.1 植物特征

香樟树又名乌樟,为樟科樟属乔木,树冠庞大,呈广卵形,树皮幼时绿色,光滑,老时灰褐色或黄褐色,不规则纵裂。叶互生,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6~12 cm,下面微被白粉,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点,圆锥花序生于新枝叶腋,花小、淡黄绿色。果近球形,径 6~8 cm,熟时紫黑色。花期 4—5 月,果期8—11 月,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喜光、稍耐荫 ,喜温暖湿润气候,以深厚、肥沃、湿润和微酸性或中砂壤为佳。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以软枝扦插或分蘖[1]

1.2 生物学特性

香樟树的适生区域较广,在年平均气温 16 ℃以上、极端低温-7 ℃以上的地区均可生长 ;喜光 ,稍耐荫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移植时要注意保持土壤湿度,水涝容易导致烂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香樟树主根发达,深根性,能抗风,根系再生能力强 。萌芽力强 ,耐修剪。生长速度中等 ,树形巨大如伞,能遮荫避凉。存活期长,可以生长为成百上千年的参天古木。

2 效益分析

2.1 园林效益

香樟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其生长快,根深叶茂,冠大荫浓,四季常绿,树姿高大雄伟,具有防沙固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 ,是风景园林中形成造园景观不可缺少的树种之一,也是优美的庭荫树、行道树、风景林、防护林树种。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可配植于溪边、池畔、山坡,孤植、丛植于草坪,片植、群植作背景树[2]。

2.2 经济效益

香樟树材质优良,硬度适中,结构致密,木材耐腐、防虫,是家具、板料、农具、雕刻的良材;因其有香气,还可用来提炼樟脑或制成化学原料。樟脑还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具有强心解热、杀虫、防蚊之效。

3 栽培技术

3.1 整地施肥

选择好种植地块后,在冬初和播种前分别进行 1 次耕耙。 施足基肥 , 一般施腐熟厩肥 20~30 t/hm2或过磷酸钙100~600 kg/hm2、碳铵500~800 kg/hm2

3.2 育苗

3.2.1 育苗时间 。

10—12 月 ,采收成熟的香樟树种子 ,与适量沙子混合后贮藏,与翌年3 月初催芽播

种。

3.2.2 催芽

为使种子提早出芽 ,3 月初播种前需做催芽处理[3]。一般用50 ℃的温水浸种,待水温降低后再换 50 ℃水重复浸种3~4 次,可使种子提早发芽 10~15 d。

3.2.3 苗期管理 。

幼苗出土后 ,应及时揭去稻草或地膜 。待幼苗长出数片真叶后适时间苗,定苗一般在苗高10 cm 左右时进行,宜留苗30 万株/hm2左右。

3.3 播种

筑高35~50 cm、宽 1.2 m 的高床 。条播行距在 20 cm 左右,播种量为 150~200 kg/hm2。为促进保温和苗床表土保湿,播后覆土盖稻草或地膜,以利于种子发芽[3]

3.4 移栽

3 月中下旬至 4 月上中旬移栽 ,密度为 2 万株/hm2。随起随移,移栽后离地 10 cm 左右截干 ,当芽长到 10 cm 左右可定主干,将多余枝芽去除 ,留一个比较粗壮的枝即可 。冬季床面施厩肥30 t/hm2。7月后结合松土除草,加强肥水管理,11月底停止肥水供应[4-5]。香樟树一年生苗可长至 50 cm以上,地径达 0.7 cm 以上。 三年生苗木胸径可达 3 cm 以上。

3.5 病虫害防治

3.5.1 病害防治。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①白粉病。受害嫩叶背面主脉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而后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严重者使嫩枝和枝干上也有白粉。多发生于温度高、湿度大的气候条件下以及苗木过密的田块中,尤其以圃地幼苗最容易发生。防治方法:加强对苗圃的管理,保持环境清洁,适时疏苗 ;发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或烧毁;病发严重时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喷雾,每隔 10 d 喷 1 次,连续 3~4 次。②黑斑病。病株从苗尖向根部变成黑褐色而致死亡。一般香樟树种出苗后长出1~4片叶时容易发生此病。防治方法:播种时对土壤、种子、覆盖物进行严格消毒;发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或烧毁;病发严重时,为防止病害蔓延,可用 0.5%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喷雾,连喷2~3 次[6]。3.5.2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①樟天牛。防治方法 :在 5 月上旬至 6 月上旬的成虫产卵期 ,用铅丝刷除去产卵疤痕,刺卵或初孵幼虫,减少虫害密度。将虫害枝剪除,在排泄孔注入敌敌畏等药剂,将幼虫杀死在孔中。②樟叶蜂。其吃食树冠上部嫩叶,严重时影响树木生长。其危害期较长,在 1 年内的发生代数也较多,一般一年生苗因抗性较差严重受害,而后枯死 。防治方法 :在幼虫盛发期采用20% 吡虫啉 800 ~1 000 倍液喷洒树叶 , 如林地面积大、树高、郁闭度大,可用菊酯类烟雾剂防治,配比为 1∶20(1份药加20 份柴油 ),宜在无风傍晚施用 。③樟果螟 。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残叶卷成球状,包扎顶芽,以至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一般 1 年发生 2 代,第1 代幼虫在 5 月底到 7 月中旬危害 ,第 2 代幼虫在 8—9 月危害。樟树幼苗和二十年生以下幼树易受其危害。防治方法: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 90%敌百虫 4 000~5 000倍液喷死;如果幼虫已结成网巢,最好将其摘掉烧毁。④蚜虫。多为害嫩叶、嫩稍,吸吮汁液,导致叶片背面出现不规则的皱缩、变色、卷曲、脱落,甚至使全株枯萎或死亡,多在春季发生。同时,蚜虫的大量分泌物沾污枝叶,易引发烟煤病。防治方法:大量发生时,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 000~3 000倍液或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3 000 倍液喷雾防治 。⑤樟梢卷叶蛾。1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枝梢,影响樟树生长,致使干形弯曲。防治方法:在苗圃或小面积林地发生该虫害时,为消灭越冬蛹,可于冬季将枯枝落叶收集,做填埋或烧毁处理;可选用 Bt 乳剂 10 倍液、80%敌敌畏乳剂 1 000~1 500倍液、10%广效敌杀死乳剂 2 500 倍液毒杀幼虫,还可用灭幼脲1 号 3 000 倍液喷洒树冠杀死幼虫。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学院.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2] 赵杰.浅谈香樟树在苏北地区的生长及引种注意事项[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2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