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板在影视布光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6
/ 1
反光板是布光照明的辅助工具,其本身不是发光体,是依靠灯光或自然光源的反射来达到照明的目的。由于它轻便、灵活、携行简便,所以被高频率的使用在影视拍摄中。
通常反光板被用于野外无灯光源情况下,提高逆光中人物面部的照度。以此来减小人物面部与逆光环境的光比,使摄像机可以在高反差环境下同时表现暗部中人的脸部细节与高光中背景的细节。比如,在野外以雪山为背景的主持人出镜中,雪山上积雪所反射的阳光及其刺眼,而记者要背对雪上面朝镜头,此时就造成的事实上的逆光拍摄环境,由于在这种野外条件下不可能找到电源为灯光供电,所以为了减小主持人的脸部曝光与背景的积雪曝光的光比,丰富细节的表现,就必须利用反光板对人物的面部进行补光。但这中以提高被摄物照度为目的的使用,只是反光板在布光工作中的最基本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暴露出是用单一反光板的弊端,那就是对被摄物的布光毫无层次可言。人物面部打上的是由反光板反射去的大平光,造型功能差,只能起到提高曝光的作用。
事实上,反光板在实际拍摄中可以与灯光或自然光源配合使用,为影视布光提供更为丰富、价效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普通的人物专访拍摄中,一般我们使用的是三点式布光法,需要主光、辅光、轮廓光,如果做的再考究一些,还需要为背景打上一束效果光。如果全部使用灯光照明,那么就要使用3到4盏影灯,同时也就需要3到4支灯架,最主要的是拍摄现场需要能够提供可以同时为3到4盏影灯安全供电的电源。这就为拍摄环境提出了不小的要求,给拍摄的灵活性制造了麻烦。如果使用反光板那我就可以在布光中节省一个灯。将反光板用作辅光,利用轮廓光的反光,对人物面部由主光造成的阴影进行补光,丰富面部细节。但是,在具体使用中要注意反光板荧光面与柔光面的区别。反光板一般分为两面,一面为荧光面,一面为柔光面。由荧光面反射出的光有如直射光,光比较硬,容易造成阴影,用作辅助光时虽然很容易就可以将人物面部的阴影部分打亮,但会与主光相互影响产生重影,使得画面效果非常不自然。而柔光面反射出的是散射光,虽然对亮度有所影响,但不易产生阴影,在减小亮暗部反差的同时不会产生重影,使得画面中人物脸部用光自然,层次清晰,细节丰富。
由此,我们在实际布光中的经验是。在布光前要与摄像充分沟通,了解其所拍摄画面的景别,在不影响其构图的前提下,尽量将反光板的柔光面凑近被摄人物,以此来弥补柔光面反光效率不高的缺点。如果柔光反光板所反射光亮仍达不到减小反差的作用,我们可以拉开主光源与被摄人物的距离,以此来减小亮部的照度,达到降低反差的作用。当然在布光中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色温问题。目前在一线的电视制作领域流行使用混合色温布光。也就是人物的面部主光源使用的是3200K的低色温灯,而用作轮廓光的却是高色温灯。此时如果反光板所反射的是来自轮廓光的高色温光线,则人物脸部就会出现两种色温条件下的“阴阳脸”现象。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有两种。其一,是索性不使用高色温的轮廓光。其二,就是在柔光面前加挂一层色温纸,将高色温过滤为低色温。
以上我谈到的是在室内灯光环境下对反光板的使用。反光板在布光中另一个重要的使用场所就是在室外自然光的环境中。
我们知道,在室外阳光的照射下被摄物亮部的亮度很强,亮部与暗部的反差极大,已经远远超过了摄像机CCD所能提供的宽容度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被摄物的暗部进行补光。但是,普通灯光的亮度很难与阳光相抗衡,况且目前的影视灯具只有3200K和5600K两种色温选择,而室外环境的色温会随着时间与云层的变化而变化,很难做到色温的统一。此时,反光板的优势就凸现出来了。首先,它反射的是阳光,照度可以保证。其次,它所反射的是实时的自然光,那么色温也是统一的。
我在拍摄中的经验是,选取清晨或傍晚的魔幻时光进行拍摄。利用此时太阳较为倾斜的位置,将阳光作为逆光使用,使其在被摄人物身上勾勒出一层金边,利用一块荧光面反光板作为人物的主光源,再用一块柔光面反光板来打辅助光。这时所拍摄画面中的人物拥有三点式布光的一切特点,且轮廓清晰,主体与背景层次分明,细节表现丰富。但如果,必须在正午进行拍摄,则人物受近似垂直的阳光的直射,会在脸部形成多处阴影,给画面的成像质量造成影响。遭遇此类情况,可将柔光反光板置于人物顶部,直射的阳光透过柔光反光板再照射到人物面部时已经是散射光了,且亮度也大打折扣。这种做法及减少了面部阴影控制了光比,也控制了亮度拉出了层次。
通过以上对室内与室外布光中反光板的作用分析可以看出,反光板虽然其本身不能发光,但由于其轻便、灵活,价效比高的特点成为了布光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影视布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何单一的工具都不能独立的支持整个布光工程。反光板也一样,它需要外部的光线为它提供光源,需要各种色温纸为它统一色温。所以,反光板在影视布光中的作用是与其它各种布光工具配合,达到艺术布光的目的。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