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的间架结构与布局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2
/ 2

人们往往把课本的学习叫学习,把做题叫学习,而更为重要的课外阅读很多时侯被忽视甚至取缔,这不但不利于学生长远发展,其实也失去了极好的教育学生途径。 书能改造人的心志,让学生"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罗曼罗兰),有阅读习惯的人的道德基准不会有太大偏差,精神世界不会萎缩,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胜过一切婆婆妈妈的说教。 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但并不能让学生的读放任自流,两样需要教师的引导,有些学生喜欢看书,书也看了很多,为什么语文素养还是得不到提高呢?这是因为不得法的原因。我们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与意识时,也要指导学生怎样更有效地阅读。

一、确立主题阅读的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且对每学段的阅读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全面实现新课程目标,教师就必须摒弃以往的阅读观念,树立与时代发展相协调的语文阅读观,即主题阅读观。这是立足于语文学科,整合学生阅读能力、综合能力、实践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实现内容多样化以及跨学科综合,达成学科间横向沟通,它关照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与经验,强调在生活、活动、实践中学习,突出自主、合作、探究地阅读。只有确立了这样的观念,教师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注重阅读的整体感悟,重视在阅读的过程中体现出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学生的阅读实践才会更广泛而自主,才会更好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增进学生阅读的多样化效果和延伸性效果,促进学生主动阅读、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他们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丰富文化背景积淀,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往的能力及批判与创新精神,并以阅读带动听说写能力的全面提高,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培养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

许多教师总是一味埋怨现在的学生不愿阅读,就是阅读也只是选择一些快餐式的书籍进行阅读。对于这样的现状,抱怨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学生的情弦,点燃学生的阅读火苗,使他们的学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阅读兴趣,学生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投入地到书海中遨游。但兴趣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机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冲动。我在日常的读书活动中,根据每个学生的读书量、读书态度、参加交流的成果进行评价,做到(1)结合我班"星级评比"随时奖励,每月评选出"读书小标兵",期末评选出班级"读书小明星".(2)师生同游书海,教师要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以教师读书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3)允许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学生可以默读、可以小声读,也可以边读边画,还可以轻声与伙伴交流,但不允许影响他人的读书活动。

三、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

学生往往是求知欲旺盛,但自制力较差,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走向阅读中,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一,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环境大到校园环境的建设,小到教室的布置。学校整个环境要以学生的发展提高为中心,满足他们求知欲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一个书香四溢、文化氛围浓厚的学校学习,学生能从自己所观察到"风景"中得到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室的作用不仅仅是用来学习的场所,这当中有许多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我们要把教室布置的有书香味,其实这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在教室的左右两边贴上(挂上)一些激励学生读书的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与书为友吧!""三日不读书,便食之无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这些话总能激励学生不断地阅读,也能提醒学生,读书才是求学之本。我们还把教室空白的墙壁用来展示学生的读书情况,如:建立"读书排行榜"、"优秀读后感选"、"推荐一本书(一个故事)"等班级专栏,让学生在教室的每个角落里都能感受到读书带来的乐趣。板报上可以定期刊载优秀文章和学生阅读体会,学生在阅读这些版面时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那兴趣自然就非常浓厚了。所以,良好的环境建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会由被动的阅读走向主动的阅读。

第二,阅读心情的营造。阅读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而不是成为一种逼迫、一种痛苦。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阅读环境,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会心情舒畅,才能更好地与书本交流、与作者交流,激发共鸣。

总之,这种有利的外部环境对学生走进书中,开展综合阅读是大有裨益的,可以促使学生由"要我读" 转化到"我要读"四、构建阅读的多种平台

为了学生能积极有效地进行阅读,我搭建了如下几个阅读平台:1、除了学校安排的时间外,还要利用好阅读课来交流学生最近看的书或书中的有趣情节进行交流。

2、每月固定时间,组织学生汇报本月的阅读情况,并评选出本月的"阅读之星",实施奖励措施。

3、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阅读的情况,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

4、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还原学生的个性,彰显个人特色。

6、阅读积累本。阅读积累是为了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计划地进行,同时记录整理阅读之后的心得以及想法。可以是好词积累,佳句欣赏等等。

教师搭建的这些"平台",并不是以学生的成绩为终极目的,而是作为检验学生综合阅读情况的一种手段,来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平台"中既能发现自己的收获,还能找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方法与方向。课外阅读关系到学生的一生发展,我们一定会让书香融入到每个孩子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