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性课文的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9
/ 2
所谓哲理性文章是指从习见习闻的生活现象或历史往事中发掘其内含的意蕴,表现个人独特感悟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既有形象的叙事和描写,又不乏理性的光芒和思辨的色彩,既能够检查学生对文学形象的感受能力,又能检测其理性思维能力。苏教版教材安排了许多篇这类课文,如《第八次》、《山谷中的谜底》《自然之道》、《最佳路径》、《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等。这些闪着智慧光芒的文字总会给我们一些自然和人生的启迪,让人回味无穷。对于小学生来说,能让他们读懂课文,明白一些道理,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这类教材承载的重要使命。那么怎样进行这类文本的教学呢?下面以《最佳路径》为例,向大家谈几点教学策略。
一、适度解读,把握内涵
文本是学生赖以学习的资源,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教师也应成为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引领学生向更深处漫溯,才会产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课堂调控信心,才能想出办法来巧妙处理文本,创意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开创出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否则,课堂只能走向浮光掠影,失去应有的广度、深度和丰度。
《最佳路径》是一篇内容生动,意蕴深远的课文,这课的主旨是“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以自由和选择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在牢牢把握这条主旨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文章进行多维度解读,既要走进去,又要跳出来站在高处洞察,抓文脉,抓关联,有效整合问题,如果把教学织成有序的大网,那么任由学生的思想如何驰骋,节外如何生枝,都将变为美丽的生成。
解读叙事性的哲理性课文,一般把握三条线,即叙事线,情感线和学法线。比如,老师们在第二课时伊始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连起来说说课文讲了什么,就是在抓叙事线。《最佳路径》一课的主要叙事线索为:格罗培斯起初由“苦思冥想”→“深受启发”→“实施设计”→“获得最佳”;主人公情感线可理清为“焦躁万分”→“豁然开朗”→“满怀信心”→“成功喜悦”;可以提炼出四处显性和隐性的对比学法线:(1)最微不足道的设计却令大师大伤脑筋;吆喝兜售比不上无人看管;游人踩出的有宽有窄的优雅路径胜过先前50多次的设计;(4)顾客自由采摘葡萄与游客自由踩出小道之间的内在联系。教者在备课时如能这样纵横交错解读文本,原本平面的文字就会变得横看成岭侧成峰,引领孩子们在这样的立体画卷里走了个来回,他们的收获一定不会少。
二、重点句段,反复推敲
教师设计预案时,对那些简洁明了,与主题联系不大的片段可一带而过,而跟主题思想有深切联系,并有利于深化主题的片段,一定不能浅尝辄止,需反复品读。《最佳路径》一课有三处值得挖掘品读的地方:一是反映格罗培斯大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词句,不停地思考,——这是大师能从卖葡萄老太得到灵感的,二是描述老太太销售葡萄方式的句子;这是大师得到启发的三是格罗培斯受到启发后如何实施路径方案的语段。这是大师在践行大胆创新的设计。抓住这三处重点也就抓住了文本的纲另外哲理性文本中会经常出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需要反复品读和理解,如“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这些踩出的小道有宽有窄,优雅自然”等。对这些句子,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在瞻前顾后的读、说、悟中触见文本理性的光辉。
三、自主探究,循序渐进
对一篇文章的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所以,给学生一个开放自主的课堂是很重要的,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应是学生体验、探究、感悟的历程。哲理性课文的教学一定要注意过程的推进,切不可急于求成而越俎代庖,过早地告知答案或把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仅无趣,而且不利于知识的建构和重组,转瞬即成过眼云烟,就像囫囵吞枣的食物不易消化吸收。教学这类课文,教师要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找准支点,引领他们自主探究,获得水到渠成的结论。如通过品读“微不足道”、“大伤脑筋”、“修改50多次”等词语来感悟格罗培斯具有追求完美的性格特点,和对自己要求近乎苛刻的严谨审慎态度,这两种特质也是他获得启发,改变常规思维,迸发设计灵感的基础。学生只有切切实实地在文本内在联系的级级台阶上攀爬过,自悟自得,才能逐步领悟其中的道理,并有效指导自己的行为,哲理性文章承载的使命才得以完成。
四、设疑问难,激活思维
小学生大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学哲理性的文本,我们不妨把问题设计得新奇一点,可以正理反说,还可以鼓励学生质疑已经定性的结论,如对最佳设计奖颁给大师进行质疑(师:路径是游人踩出来的,设计方案是受老太太的启发,最佳设计奖不该颁给大师);对格罗培斯恍然大悟后为什么不立即返回住地质疑(师:既然大师已经得到启发了,施工部催得又那样急,他就应当立即返回住地,去实施他的设计方案,为什么还要下车摘了一篮葡萄再走,这不是耽误时间吗?我认为大师做事效率不高。)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具有挑战性,能激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孩子们定会结合课文内容并带着自己的见解,从多方面找理由来说服老师的观点,师生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结果学生舌战成功。在交流碰撞中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也提高了他们思辨能力。

五、设置情景,展开对话
传统教学是一种“去情境化”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从书本到书本,没有促使学生产生激动、惊奇、困惑的语文情境。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融入其中,所谓的感同身受即如此。“情境一对话一开放”的教学氛围可真实地再现课文描述的场景,所以,把孩子带入情境中,在开放的时空里自由探讨交流,也是深入理解哲理性文章的方法。比如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年迈的老太太对话,与采摘葡萄的顾客对话,和获奖后的格罗培斯对话,和评选设计奖的园林艺术专家对话等。学生在对话中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认识,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六、注重迁移,生成智慧
学习一篇文章,领悟一种智慧,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教学这类课文,光靠挖掘文本本身还不能“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怎么把道理生活化,变成学生智慧背囊中宝贵的财富呢?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换一种思考,换一种方法给自己带来的惊喜和收获。还可以鼓励学生带上一双慧眼,从现实生活中捕捉书本知识的实践版。比如“超市”的经营方式,“自助餐”、“自助火锅”、“无人售票车”等人性化经营方式。教学中把实际相似的生活场面引进课堂,会使哲理性课文教学更具现实性和时代性,也更有说服力,容易被学生接受。
新课程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活生生的力量”,作为教师,我们在引导学生向智慧靠拢的同时,自己也应该努力做一名智者。让孩子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经验,灵感,兴致勃勃地参与学习活动,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这也许是教学的最佳路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