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图书馆导读机制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4
/ 2
导读是引导读者读书的一种行为,其目的是提高馆藏利用率,真正做到“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在读者与文献之间发挥桥梁的作用。它包括指导读者利用图书馆、使用图书目录、利用工具书以及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导读效果的好坏直接反映出图书馆员的素质及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好坏。如何构建大学图书馆的导读机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大学生的阅读规律及阅读倾向,努力提高其阅读技能。
(二)分析读者的阅读心理,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
根据读者的阅读心理,读者对文献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欣赏娱乐型、学习型、应用型和研究型等几种类型。“欣赏娱乐型”一般是为了调节紧张的学习生活而借阅一些可读性强的文艺书籍,或是纯粹为了追求感观上的刺激而热衷于武侠、言情小说等;“学习型”一般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到图书馆借阅;而“应用及研究型”一般是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配合专业学习或某研究项目借阅相关的参考资料,以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面,构建相应的专业知识体系。
对于读者健康、积极向上的阅读心理动机,我们要给予热情鼓励和大力支持;对于可能导致读者思想消沉、精神颓废,甚至误入歧途的阅读心理动机,我们则要通过耐心教育加以引导和控制。
(二)掌握读者的阅读规律,调整读者的阅读倾向
1.低年级大学生。刚上大学,还没有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借阅没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别人借什么,他也借什么,很少考虑结合自己的专业选书。结果借得多、读得少,到馆多、收益少,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借阅倾向带有明显的从众心理和盲目性。针对此类学生,图书馆应定期向学生推出“新书介绍”、“名著赏析”、“名作名家”及“热点力荐”等栏目。从阅读倾向上加以引导,减少其盲从性。
2.中年级大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对图书馆也有了一定了解,对自己所学专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选择书刊有了较明确的目标,他们既想看一些与自己所学专业有关的书籍来充实自己专业知识,也想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面,拓展思维空间。在阅读倾向上明显少了许多低年级时的盲目性。针对此类学生,图书馆应主动为其收集整理相关的图书资料,定期编印各类专题书目索引,有的放矢地做好阅读指导工作。
3.高年级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初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大都忙于准备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借阅目标十分明确。阅读倾向上带有极强的针对性和自觉性。这类学生对图书文献有更明确、更高、更现实的要求。图书馆除了在纸质文献上适时为其提供帮助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电子文献。另外,可定期为学生提供一些就业方面的信息,供学生择业参考。
(三)培养读者的阅读技能,提高读者的阅读效果
培养大学生的阅读技能重点要在如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介绍一些有益的阅读技巧与阅读方法。比如对于专业书刊和中外名著,要精读深读,对于一般消遣性图书只须一目十行浏览式的阅读等。
第二,指导大学生有选择地读书。图书馆文献浩如烟海,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因而要提倡有选择地读书。其原则主要有三:一是根据专业选书,这是一条最基本的选书原则。二是为拓宽知识面选书。根据不同读者的兴趣爱好,只要是健康有益的书,都可选。三是为提高修养选书。馆员要引导大学生在条件许可时多读一些政治理论、道德修养方面的好书和古今中外的名家名著,既可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又使他们的思想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
第三,指导大学生有计划地读书。这要结合大学生自身的专业、兴趣、课程、时间、特长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可行性计划。计划制定好后,重要的是严格按此执行。只有有计划地读书才能使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安排得有条不紊。
二、大力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包括新生入馆教育和文献检索课 ,需要编制导读书目、重点图书介绍;还需引导读者检索终端数据和各种数字资源;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促进“好读书 、读好书”的良好的学习风气。
首先,搞好新生入馆教育。组织新生参观图书馆,向他们介绍图书馆布局、馆藏情况、分类体系、各业务部门服务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熟悉图书馆。
其次,导读馆员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编制有关导读书目,向他们宣传、介绍、推荐适合他们的书刊。条件允许的话,可设立专栏或散发纸质材料向师生进行宣传。需注意的是宣传的内容要体现时代特点,突出专业性,注重教学与专业的有机结合。尽量选择新科技、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专业书籍进行宣传。
第三,要让馆员明白:自己首先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育人”职责。其中,耐心的“解惑答疑”,是馆员导读工作中的基础工作;“规范学生举止言行”是导读工作中的重要工作。所以,不能停留在“图书馆工作只是简单的借借还还,其他的都与我无关” 这样一种错误认识上。
三、优化馆员素质,提高导读服务质量
(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图书馆工作是一项琐碎而细致的工作,它要求馆员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图书情报知识和文献检索技能、编制高质量的二次文献。对各学科文献的出版情况、收藏情况、检索途径比较了解,尤其是对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非常熟练,能够帮助读者利用图书目录以及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资料去查找资料。掌握《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并根据编目原理去引导学生,尤其新生如何既快又准地找到所要找的书刊。

(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不同性格、不同气质的人,有着不同的阅读心理需要。读者在选择图书时,一般地说健康的心理选择健康的图书或从书中选择吸收健康的内容;反之,不健康的心理选择不健康的图书或从书中选择不健康的内容。事实上了,许多读者心理健康不健康的成分混杂,或者虽然健康但由于对图书内容好坏鉴别不清、认识不到位等原因,读者也会在书中迷失方向。这就要求馆员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读者心理,积极地利用读者的健康心理,引导读者读好书。馆员只有掌握了读者的不同心理需求,才能有效地为读者做好导读工作。由此可见,心理学的应用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馆员自身不仅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广泛摄取各类科学文化知识,有意识地进行文化信息积累。随着多媒体技术、光盘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各高校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系统逐步升级为网络化管理。图书馆员需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及网上检索操作系统,具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加厚文化底蕴。此外,还要有一定的文学修为。对一些重要文学作品的写作特点、写作背景及文学价值等有所了解;巧记作家生活中的奇闻轶事,探讨优秀作品中的评论核心,涉猎文学中的热门话题,了解各种不同文学作品在社会中的影响等,以便有针对性地从不同角度对读者进行文学欣赏导读工作。
四、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把“导读”与专业有机结合
学科馆员制度是指通过学科馆员岗位设置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即学科馆员以学科专业为依托,为院系读者提供专业服务。通过对某一专业课题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及时提供最新信息、最新动态。这就要求馆员深入了解科研人员的课题内容及他们的信息需求。平时注意广泛收集相关的、最新的专业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应逐一筛选、评估,直接参与到学科的科研课题中去。
随着高等教育由学科本位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学科馆员除了提供学科专业方面的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服务外,更要注重提供一些强化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现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导读服务。
参考文献:
[1]坤振.高校图书馆开展知识服务的探索[J].情报科学,2002(4);
[2]刘烜贞.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方式初探[J].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学报,2001(1)
[3]张云.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4).
(作者单位:重庆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