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抗日战争题材电视剧产播嬗变论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1
2000年以来抗战题材电视剧总体呈现'低—高—低—高—低'发展态势,有两个产播高峰,前者以侧面剧为主,后者以正面剧为主。对国民党部分部队正面抗日进行肯定。电视剧类型程式化、脸谱化、娱乐化。抗战胜利纪念年、钓鱼岛主权争议等,是抗战题材电视剧增减变化的诱因;台海局势的改善及国家领导人公开场合对国共在抗日战场正面、敌后作用的客观定位,是抗战题材电视剧题材转向的外因。制作方追求利益至上是抗战题材电视剧产播高峰的内因;迎合部分观众娱乐游戏心理,消费历史是抗战题材电视剧产播起伏的变因。解决抗战剧产播弊端需相关管理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和正确引导,编导、演员提升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担当,电视受众需提高审美意识,需多方搭建精英话语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