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彻古今的悲风——例谈文本阅读中的生命体认和意义追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教材文本中,有很多题材与生命有关,如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劳伦斯的《鸟啼》、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等等。在这类文本的教学中,教学者往往更多地关注对生命美好的诠释,注重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热爱人生的教育,却忽略了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对生命本真尤其是悲剧性本真的认识和体悟,结果导致在生命教育上落入概念化和空洞化的境地,这是该类文本教学的误区和缺失。笔者试以《秋声赋》和《寒风吹彻》两文为例,谈谈阅读教学中生命体认的内涵及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