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研究史基本评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1991-02-12
/ 1
<正>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并不是伴随中国穆斯林先民们进入中国开始的,而是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中遇到危机,或者是说在逐渐衰弱的时期出现的,时间上大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在此之前的唐宋时期,中国入所了解的伊斯兰教,只能借助于杜环《经行记》、周去非《岭外代答》、朱彧《萍洲可谈》、赵汝适《诸蕃志》、岳珂《程史》等见闻录式的介绍中,其内容与后来人们所了解的伊斯兰教相去甚远,文字表述多与佛教术语相连。如杜环把阿訇每星期五(主麻日)讲“瓦尔兹”,称为“登高座为众说法”;郑所南、方信孺把每天五次召唤穆斯林做礼拜站在唤醒楼上喊的“邦克”,记述为“登楼上,大声叫佛不绝”,“夷人率以五鼓登其绝顶,叫佛号”;岳珂也把清真寺记为“有堂焉,以祀名,如中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