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例黑甲性皮损的皮肤镜特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临床常见黑甲性疾病的皮肤镜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7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行皮肤镜检查的4种常见黑甲皮损皮肤镜图像特征。结果共纳入266例黑甲性皮损,其中甲黑素瘤64例(24.1%),甲母痣52例(19.5%),甲下出血89例(33.5%),甲真菌病61例(22.9%)。甲黑素瘤及甲母痣多发于指甲,甲黑素瘤发生于拇指甲的比例高(62.8%),甲母痣则更多发生于2 ~ 5指甲(73.9%);甲下出血及甲真菌病多发于趾甲,其中甲下出血51例(57.3%),甲真菌病46例(75.4%)。甲黑素瘤好发于40岁以上患者(49例,76.8%),其余3组疾病则多见于40岁以下患者。甲黑素瘤皮肤镜表现主要为纵向规则条带(35例,54.7%)或不规则条带(25例,39.0%),87.5%的病例色素带宽度大于3 mm,36例(56.3%)Hutchinson征阳性,15例(23.4%)破溃,颜色以黑褐色为主;甲母痣表现为单一规则色素带结构(52例,100%),36例(69.2%)色素带宽度小于3 mm,26例(50%)Hutchinson征阳性,无破溃病例;甲下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斑疹(74例,83.1%),85例(95.5%)见暗红色或黑色出血小球结构;黑甲性甲真菌病表现为黑褐色纵向不规则条带(54例,88.5%)。结论皮肤镜下,甲黑素瘤可表现为纵向规则条带,条带宽幅大于3 mm,甲母痣多表现为纵向规则条带,甲下出血表现为弥漫性污斑,甲真菌病可表现为纵行不规则条带。皮肤镜可用于鉴别黑甲性皮损,为甲黑素瘤辅助诊断提供依据。
出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1年1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11月28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