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英译批评与译者主体研究——《前赤壁赋》英译两篇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典籍英译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典籍英译批评却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点评式、印象式和随感式的评论方式以及“标准——分析——结论”的规定性批评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本文拟对杨宪益和葛瑞汉所译的《前赤壁赋》英译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了解译者对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选择,对带有价值判断的批评方式提出质疑,并进一步根据当代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典籍英译的文本批评应充分考虑译者主体这一重要因素。本文指出,译者的翻译策略选择与文化身份的塑造息息相关,译者通过典籍英译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描述性的、多元阐释的批评模式有助于促进典籍英译批评的健康发展。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2007年5期
出版日期 2007年05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