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超声造影在肝门部胆管癌分型及胆道低位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双通道超声造影(DCUS)在肝门部胆管癌分型及低位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超声科检查的11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资料,男60例,女54例,年龄37~84(63±10)岁。所有患者术前行经静脉超声造影(CEUS),术中经穿刺针及术后经外置引流管行超声引导下的经皮肝穿胆管造影(UG-PTC)和三维超声胆道造影(3D-USC),即DCUS。根据DCUS图像特征判断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胆道低位梗阻的性质。所有接受过DCUS的患者均接受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及X线胆管造影检查。肝门部胆管癌分型以X线胆管造影为金标准,分析常规超声(US)、CEUS、DCUS的准确度。低位梗阻性黄疸定性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US、CEUS、DCUS的诊断效能,同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MRI+MRCP与DCUS对胆道低位梗阻性质的判断效能。结果US、CEUS、DCUS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诊断与X线胆管造影的符合率分别为:75.6%(34/45)、82.2%(37/45)、93.3%(42/45),US、CEUS、DCUS对低位胆道梗阻性质的判断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56.5%(39/69)、82.6%(57/69)、85.5%(59/69)。与US相比,CEUS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8),DCUS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ROC曲线分析提示MRI+MRCP分级和DCUS分级诊断低位胆道梗阻的良恶性的临界值均为2.5级,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7和0.906(均P<0.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93.1%和87.5%、82.8%。结论DCUS对肝门部胆管癌分型诊断和低位胆系梗阻的定性诊断性能与X线胆管造影、MRCP相当,在肝门部胆管癌分型及低位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17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5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