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25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首次行PPV治疗的PDR合并玻璃体积血(VH)患者340例34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85例,女性155例;平均年龄(55.79±10.82)岁。患者平均糖尿病病程(13.01±7.70)年;平均空腹血糖(7.55±2.15)mmol/L。合并冠心病19例,合并脑梗死20例。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 )、眼压、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等检查。BCV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Snellen视力表进行,并将结果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记录。患眼平均logMAR BCVA 2.04±0.73,平均眼压(15.45±2.93)mmHg (1 mmHg=0.133 kPa)。VH持续时间3周~6个月,平均时间(2.98±1.46)个月。340只眼中,Ⅳ期93只眼(27.35% ),Ⅴ期107只眼(31.47% ),Ⅵ期116只眼(34.12% );伴牵引性视网膜脱离(TRD)83只眼。所有患眼均行25G标准经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PPV。57只眼手术前3 d行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234只眼手术中剥除内界膜,262只眼同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41只眼手术完毕时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手术后随访至少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0.80±5.79)个月。以裂隙灯显微镜或房角镜检查发现虹膜和(或)房角存在新生血管且眼压>21 mmHg者诊断为NVG。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手术前基线因素、眼部因素、手术因素与手术后NVG发生的关系。结果340只眼中,PPV后发生NVG者66只眼(19.41% );发生NVG的时间为手术后6~335 d,平均时间为(98.00±5.79)d。PPV后第3、6、12个月,NVG发生风险比分别为11.50%、15.29%、20.75%。单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疾病等手术前基线因素对手术后发生NVG有影响(P<0.05);PDR分期、合并TRD、手术前logMAR BCVA、手术前眼压等眼部因素对手术后发生NVG无影响(P>0.05 );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手术中剥除内界膜、手术前3 d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等手术因素对手术后发生NVG有影响(P<0.05 )。将Cox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逐步回归探索手术后NVG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和手术中内界膜剥除是手术后发生NVG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P<0.05 )。结论低龄、合并冠心病或脑梗死、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是PDR患者PPV后发生NVG的危险因素,手术中剥除内界膜可减少NVG的发生。
出处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21年01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3月07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