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玻璃体再出血(PVH)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9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收治的首次行PPV治疗的PDR伴玻璃体积血(VH)患者1 848例1 848眼,其中男979眼,女869眼;平均年龄(55.72±10.39)岁。所有患眼均行经睫状体平坦部标准三通道PPV。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379.34±231.28)d。按PPV术后是否发生PVH分为PVH组和无PVH组,再根据PVH发生时间分为早期PVH组和晚期PVH组。1 848例1 848眼中PPV后发生PVH 170眼,占9.19%,其中早期PVH 30眼,晚期PVH 140眼,发生时间为术后6~450 d。纳入统计分析的基线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手术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眼部因素包括术前是否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3 d是否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晶状体状态、是否合并虹膜新生血管(NVI)等;手术因素包括术中是否发现视盘新生血管(NVD)伴出血、是否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结束时是否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等。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R伴VH患者PPV术后PVH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40,P<0.01)、术前高HbA1c水平(OR=1.878,P<0.01)、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OR=8.310,P<0.01)、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OR=3.030,P=0.019)、糖尿病病程(OR=1.044,P<0.01)、高血压病史(OR=1.802,P<0.01)、合并肾脏或心脑血管疾病(OR=18.377,P<0.01)、术前合并NVI(OR=7.488,P<0.01)、未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OR=1.628,P=0.023)、NVD伴出血(OR=2.691,P<0.01)、术毕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OR=0.181,P<0.01)、术毕玻璃体腔无菌空气填充(OR=1.901,P=0.024)与PVH相关。早期PVH组和晚期PVH组术前基线、眼部和手术因素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龄、术前高HbA1c、合并RVO、糖尿病饮食控制治疗、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合并肾脏或心脑血管疾病、术前合并NVI、未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NVD伴出血、术毕未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术毕玻璃体腔无菌空气填充是PDR伴VH患者PPV术后发生PVH的危险因素。
出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21年09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2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