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生活”,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品德教育的过程,是个人与其生活世界在意义上的理解过程。课程标准强调,“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要“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这就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当下”“儿童”的“真实”需要。然而,在我们小学品德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对“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致使品德“生活化”教学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实效。本文针对这一现状,从“呈现真实的生活”、“遵循儿童的生活”、“聚焦当下的生活”三个方面,提出了“一、袒露真实,引发思辨;二、剖析真实,寻求认同;三、凸显真实,关注差异;四、立足儿童视角;五、拥有儿童立场;六、富有儿童情趣;七、关注当下背景;八、引入当下事件;九、激发当下情感”九条具体策略,以提高生活化品德课堂教学实效。
作者 金媚
出处 《中小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 2016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