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防护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腹膜透析患者50例,对患者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将营养不良患者划分为发生组(n=7),未出现营养不良划分为未发生组(n=4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选取的50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t/v水平、慢性炎症及蛋白质丢失等为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t/v水平、慢性炎症及蛋白质丢失等均为腹膜透析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护理应根据因素给予相应的防护措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同时,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喉癌患者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0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ALB、PA、SGA评价和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ALB及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SGA评分优于对照组,总体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提高喉癌患者术后的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喉癌 营养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后对其营养状态以及吞咽功能产生的影响。 方法:将我院 2017 年 06 月~ 2020 年 03 月收治的 88 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综合护理组( 44 例):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完成吞咽障碍护理干预;常规组( 44 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完成吞咽障碍护理干预;就组间营养状态指标以及吞咽功能评分展开对比。 结果: 综合护理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指标均高于常规组明显( P<0.05 );干预前,综合护理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同常规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干预后,综合护理组吞咽功能评分低于常规组明显( P<0.05 )。 结论:综合康复护理方法的充分运用,可实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显著改善,并同时将其吞咽功能有效改善,最终实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有效预后。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状态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情况的调研,从而得出对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肿瘤医院收治的胃癌中晚期患者117例,其中男患者92人,女患者25人,平均年龄57岁,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8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的59例患者均按照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临床护理,实验组的58例患者在常规的临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整体的临床护理干预,对比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化疗8个周期后的营养状态和化疗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的58例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化疗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临床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的营养状态、化疗依从性、出院后生活状态干,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也需要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从中不断总结、开发出更加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护理方式。

  • 标签: 临床护理 胃癌营养状态 化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链式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跨理论模型干预,研究组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链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结果研究组患者营养状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遵医行为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链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依从性,改善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链式护理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营养状态
  • 简介: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两种方法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40例维持性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患者,改用HFHD10个月,分别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电解质水平,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及食欲评分。结果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HFHD治疗前后,Alb分别为(38.2±4.4)g/L、(41.5±7.2)g/L,Hb(77.12±4.63)g/L、(101.4±8.67)g/L,iPTH为(654.3±750.1)ng/L、(304.7±898.9)ng/L,血磷(2.34±0.51)mmol/L、(1.68±0.45)mmol/L,SGA评估及食欲评分治疗前较治疗后显著升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HD能提高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纠正贫血,降低iPTH及血磷水平,较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滤过 营养状况
  • 简介:目的评估血液透析剂量和酸中毒状态分别对机体营养状态的独立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306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例检测透析前血清HCO3^-、pH、血清白蛋白、标准化蛋白代谢率(PCRn)、Kt/v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参试患者均为标准HCO3^-透析,持续时间平均(100±37)月,排除标准为:合并慢性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恶病质状态。结果平均年龄为(61±13)岁,Kt/v为(1.34±0.15),PCRn为(1.09±0.06)g/(kg·d),血清白蛋白为(39.3±3.3)g/L,BMI为(20±2.3)kg/m^2,HCO3^-为(21.0±2.4)mmol/1,pH值为(7.36±0.06)。血清白蛋白水平与PCRn(P〈0.05)、HCO3^-(P〈0.05)、pH(P〈0.05)显著正相关,但与Kt/V和BMI无显著相关性,血清HCO3^-和PCRn显著负相关(P〈0.05)。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血清HCO3^-浓度和PCRn对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显著性意义,而Kt/v对血清白蛋白浓度无显著性影响,将参试患者分为2组,对于HCO3^-≤20mmol/L的病例,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36.9±2.3)g/L,而对于HCO3^-≥20mmol/L的病例,血清白蛋白浓度平均为(41.1±2.8)g/L(P〈0.05);相应组PCRn分别为(1.08±0.07)g/kg/d和(1.09±0.06)g/kg/d(P=NS)。同时结果提示血清白蛋白浓度与透析剂量无显著相关性(Kt/V范围:0.95到1.82)。结论对于Kt/v达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酸中毒对血清白蛋白水平为负性影响,同时与膳食蛋白摄入(通过PCRn进行评估)无关。当机体存在中度到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状态时,PCRn并不能反映真实的膳食蛋白摄入情况,可能与机体内源性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有关。

  • 标签: 酸中毒 血液透析 营养状态 标准化蛋白代谢率 K t/v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与临床病理预后信息的关系,明确营养状态评价对Ⅰ~Ⅳ期胃癌胃全切术后的肿瘤复发和长期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0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302例接受胃全切的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收集其术前临床特征和血液学检查结果,计算患者营养状态评价数据,电话随访患者复发和生存时间,计算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和临床资料与生存信息的数据分析。结果302例接受胃全切的胃癌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提示,营养状态与肿瘤患者分期相关,分期越晚越需要营养治疗介入。单因素分析表明,TNM分期Ⅲ+Ⅳ期(HR=4.417, 95%CI:2.483~6.351; P=0.029)、患者年龄≥65岁(HR=2.217, 95%CI:0.522~3.912; P =0.038)、淋巴结转移(HR=2.517, 95%CI:0.516~4.518; P=0.036)、肿瘤低分化(HR=3.626, 95%CI:0.721~6.531; P =0.021)和低预后营养指数(PNI)(HR=2.612, 95%CI: 0.712~4.512; P=0.029)是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TNM分期Ⅲ+Ⅳ期(HR=3.821, 95%CI:1.923~5.719; P=0.014)、患者年龄≥65岁(HR=1.168, 95%CI:0.321~2.015; P =0.036)和低PNI(HR=2.435, 95%CI:1.024~3.846; P =0.039)与不良的生存时间具有独立相关性;当将年龄作为分层因素时,控制营养状态评分(CONUT)在≥65岁胃癌患者胃全切术后复发和生存关联的分析比较中,CONUT高(>3)组的无病生存期为25.2个月,CONUT低(≤3)组为30.9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763,P=0.029);CONUT高(>3)组的总生存期为30.3个月,CONUT低(≤3)组为34.5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924,P=0.042)。结论营养状态评价是胃癌患者胃全切术后生存相关预后指标,是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性胃全切术后无病生存和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预后营养指数 预后
  • 简介:为了判断陡河水体的营养状态,为水体修复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浮游生物定量方法对陡河水库水体中浮游植物群种类、数量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群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7个门,45种以上,是绿藻+硅藻型的群落结构类型,并有比较稳定的隐藻、金藻和蓝藻种类,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在100万个/L以上.综合来看,陡河水库水体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

  • 标签: 陡河水库 地表水源地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头颈癌患者治疗前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探讨患者治疗前营养不良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GA评分法和EORTCQLQ-C30量表对52例头颈癌患者进行治疗前营养状况和出院前生活质量评价。结果52例患者中营养不良率占42.3%。治疗前营养良好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PF、RF、CF、FA、AP维度上均优于营养不良组(P<0.01)。结论头颈癌患者治疗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营养不良组的头颈癌患者生活质量较营养良好组低。

  • 标签: 头颈癌 营养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营养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营养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结果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化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患者可以优化其营养状态,提高化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 胃癌 营养状态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实际数据,对行髋部骨折术治疗后的老年患者实施引导式膳食护理的效果展开讨论。方法:时间段选择为2019年2月~2021年2月,选择对象为行髋部骨折术治疗后的老年患者,以患者编号作为依据,将所有患者他作为41例研究组与41例对照组,治疗方式均一致,护理干预一组为引导式膳食护理干预,一组为常规干预。对患者经干预之后的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进行评估。结果:(1)行干预之后,研究组患者Alb、PA、TF与Hb四项营养状态指标水平检测结果,全部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P

  • 标签: 引导式膳食护理干预 老年髋部骨折术 营养状态 免疫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微炎症状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上起重要作用, 而营养不良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并发生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明确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营养不良的关系对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微炎症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结合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饮食护理结合健康宣教。对比2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以及营养知识认知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FBG、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营养知识认知情况中,观察组营养知识认知评分高于对照组,SE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宣教 饮食护理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予以家庭跟进护理的对其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视为此次实验的探究对象,并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9,家庭跟进护理)和对照组(n=49,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及干预3个月时的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整体营养支持血清白蛋白(32.05±7.48)g/L、白蛋白(36.71±5.48)g/L、血红蛋白(102.52±4.46)g/L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家庭跟进护理 慢性肾脏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结合饮食疗法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4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肝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结合饮食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生活质量。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观查组患者的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体质量指数以及上臂肌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活状态以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高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结合饮食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肝硬化 心理护理 饮食疗法 联合护护理 营养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健康教育联合营养干预对克罗恩病患者营养状态、自护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16例克罗恩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258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一般健康教育,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营养干预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营养状态、自护能力及免疫功能。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指标水平优于护理前,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CD3和CD8显著高于常规组,CD4/CD8比值、IgG及IgA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联合营养干预对克罗恩病患者护理效果较佳,患者的营养状态明显好转,自护能力以及免疫功能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 营养干预 克罗恩病患者 营养状态 自护能力及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C延续护理联合远程营养指导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4C延续护理联合远程营养指导。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社会功能、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施4C延续护理联合远程营养指导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施4C延续护理联合远程营养指导,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社会能力,还可有效改善营养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得到满意评价。

  • 标签: 食管癌 4C延续护理 远程营养指导 生活质量 营养状态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改善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中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的意义。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48例老年住院患者,选自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根据抽签法随机分组,行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饮食营养治疗的24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行常规饮食治疗的2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将实验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明显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态评分(23.99±1.04)分更高,治疗后血液营养指标明显改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营养状态评分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善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态中采用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效果理想。

  • 标签: 老年 住院 营养状态 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