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海绵城市建设对于城市的内涝问题,径流污染问题等等,能够起到极大的缓解作用,同时促进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降低城市生活中水资源浪费或者污染程度等。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城市建设背景下对于城市径流污染问题的相关治理措施等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海绵城市 城市径流 污染问题 治理策略
  • 简介:以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降雨-气象遥相关分析从74项大气环流因子中筛选出预报因子,建立月降雨量与预报因子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大气环流因子对月降雨量进行预报,并构建研究区域的SWAT模型,以预报的月降雨量作为模型输入,实现月径流量的预报。以2012年逐月降雨及径流为例,模型对降雨和径流预报的合格率均约为83%,预报效果较好。研究表明,根据降雨量-大气环流因子的统计相关关系预报月降雨,并结合水文模型进行径流预报,对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 标签: 丹江口流域 降雨预报 径流预报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SWAT模型
  • 简介:50年来秦皇岛市气候明显变暖,多年平均气温上升约2℃;同时变干,降水减少18.3%,进而使河流径流也明显减少,其幅度超过30%。河流径流减少给生态系统带来广泛复杂的影响,也给农业、工业、城乡建设带来威胁,因此必须尽快采取发展节水技术、污水治理循环利用、海水淡化等措施。

  • 标签: 气候变化 径流减少 节水技术 污水资源化 海水淡化
  • 简介:目前,中国有一部分小流域的监测资料并不完全,很多地方甚至完全缺乏一些基本数据。因此,本课题组以土门西沟小流域为例,采用SCS模型,利用已知的降雨数据,对径流量进行模拟,并把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做比较,来检测该模型是否在该流域适用,以期为无资料地区水文预测等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 标签: SCS模型 土门西沟小流域 降雨径流
  • 简介:径流量变化对咸潮上溯有直接影响。利用FVCOM模型对磨刀门水道的咸潮上溯现象进行模拟,针对径流变化设置敏感性试验,对上游河道水位上升后水动力的变化规律、固定点的表层盐度变化、盐度分层情况等进行数值分析,探讨径流变化引起的咸潮上溯变化。结果表明:河段水位整体上升,沿内河道至河口水面坡降增大。河道各层盐度大大减小,不同点的盐度分层程度不同。转潮时刻的表底层流态差异现象减弱,中下游流速分层更明显,流向分层更一致。

  • 标签: 咸潮上溯 径流变化 磨刀门 数值分析
  • 简介:为满足三岔河流域经济调度运行实践需求,采用最近邻回归(NNBR)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对流域的径流演变特征与趋势进行多时间尺度预测。预测值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最近邻回归(NNBR)模型进行径流预测,其预测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ANN神经网络模型高,与实测数据拟合性更好,更贴近径流实际,可为三岔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配置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数据支撑。

  • 标签: 径流演变 径流预测 最近邻回归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 简介:为进一步探讨森林植被对流域尺度径流和输沙的影响,给黄土区植被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黄土区山西省吉县蔡家川嵌套流域的聚类分析,选取地形地貌特征相似的森林流域和无林流域,对其雨季径流和输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植被可以大幅度地延缓产流时间、减少小流域的暴雨洪峰流量;随着森林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流域雨季径流量、径流深和径流系数减少,无林流域比森林流域的雨季径流深和径流系数高5-20倍,少林流域比多林流域的雨季径流深和径流系数高2.7-2.9倍;少林流域暴雨径流输沙量是多林流域的3-6倍,且前者暴雨径流输沙过程线的变化比后者剧烈得多。由于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影响的复杂性和尺度依赖性,森林在区域(或大流域)尺度的水文功能评价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森林植被 流域径流 输沙 聚类分析 黄土区
  • 简介: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济南市三川流域(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降雨-径流关系发生显著变化,影响到济南市城市供水和保泉工程有效实施.利用1964-2011年近50年系列资料,采用滑动偏相关系数等方法,探讨三川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变化规律,分析引起变化的内在机制与驱动因素.结果显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三川流域降水具有显著增加趋势;受水土保持、社会经济取用水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川流域径流具有不显著的减少趋势.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突变点发生在1988年前后,通过1988-2011年与1964-1987年系列对比分析,流域平均降水量增加12.57%、入库径流减少8.85%.结合实地调查和水利普查数据分析,在三川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变化中人类活动(蓄供水工程修建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等)占主导地位.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为正效应,人类活动为负效应.

  • 标签: 降雨径流关系 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三川流域
  • 简介:摘要下凹式绿地具有补充地下水、滞洪、调节径流、净化雨水以及削减径流污染物等优点,并且投资较少,是一种能同时满足多种要求、具有创新意义的能有效利用雨水的措施;它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城市内涝,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降雨初期造成的径流污染,对解决城市水资源匮乏现象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下凹式草地的概况及设计,并且简要分析它对径流污染物的净化机理和效果,希望对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下凹式绿地 设计 净化机理 净化效果
  • 简介:针对DL/T5105-1999《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水电工程径流调节计算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使用时历法长系列连续计算、全时段等流量调节、统一不同调节性能水库的计算方法、修正起调或终止水位确定方法、增加保证率约束条件等改进措施,并通过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适用多种调节性能的水库,可以计算各种径流调节任务,提高了水库供水和发电调节的合理性,增大了水库的保证供水流量和发电保证出力。

  • 标签: 水利计算 规范 发电兼顾供水 径流调节 改进
  • 简介:【摘要】 对黄河巴彦高勒水文站2000—2020年径流量做了分析,由此思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途径。呼吁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由点到面进一步了解黄河径流量总体情势,促进黄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

  • 标签: 黄河 巴彦高勒水文站 径流量 思考 保护
  • 简介:【摘要】 对黄河巴彦高勒水文站2000—2020年径流量做了分析,由此思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途径。呼吁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由点到面进一步了解黄河径流量总体情势,促进黄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

  • 标签: 黄河 巴彦高勒水文站 径流量 思考 保护
  • 简介:【摘要】 对黄河巴彦高勒水文站2000—2020年径流量做了分析,由此思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途径。呼吁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由点到面进一步了解黄河径流量总体情势,促进黄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

  • 标签: 黄河 巴彦高勒水文站 径流量 思考 保护
  • 简介:摘要:本文对南宁市宾阳县磨刀江水库陈平镇抗旱应急供水工程径流计算进行了分析探讨,简述了动径流系数法在水文水利计算中的应用,通过与传统计算方法的对比,说明对无资料地区水文水利计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准确描述各月径流之间的联合分布,进行月径流随机模拟,是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防洪减灾重要的科学依据。本文以莺落峡水文站1945-2009年月径流序列为研究对象,利用Log-Logistic函数建立各月径流边缘分布并进行K-S检验。通过Clayton Copula、Gumbel Copula和Frank Copula三种不同类型阿基米德Copula建立相邻月径流的联合分布函数,得到各月径流之间复杂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径流量较小的季节采用Clayton Copula更能捕捉相邻月份之间的相关关系,而在径流量较大的季节则采用Gumbel Copula更能捕捉相邻月份之间复杂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可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利用提供依据。

  • 标签: Copula函数 月径流随机模拟 莺落峡水文站 Log-Logistic分布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考虑雨水径流路径的市政道路雨水口设计,首先阐述了雨水口流量理论计算。其次描述了雨水口布设间距。最后对雨水径流的雨水口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雨水口流量理论计算,得出了雨水口的尺寸、数量和布设间距等设计参数,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本文为市政道路雨水排放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 标签: 雨水口 径流路径 市政道路 设计 计算
  • 简介:摘要:滦河流域中上游以山区地形为主,地势变化剧烈,地貌及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生态环境复杂。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滦河流域干旱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本文将利用标准化径流指数(SRI)对滦河流域1985~2011年间发生的水文干旱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识别。

  • 标签: 滦河流域 干旱识别 标准化径流指数(SRI)
  • 简介:摘要:雨量-径流模型是水文学领域中重要的工具,用于模拟降雨事件对流域内径流产生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雨量-径流模型在水文分析与水资源评估中的应用,强调其在预测洪水、管理水资源和评估水资源可持续性方面的关键作用。我们介绍了雨量-径流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不同类型,包括基于物理过程和统计方法的模型。

  • 标签: 雨量-径流模型,水文分析,水资源评估,洪水预测
  • 简介:摘要: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应对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环境挑战的重要举措。随着城市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降雨径流量急剧增加,导致城市内涝,为了提高城市抗洪能力和水环境质量,降雨径流控制策略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之一。评估降雨径流控制策略的效果是确保海绵城市建设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环节。通过监测和分析降雨径流的变化,可以评估控制策略对城市内涝、水质改善等问题的改善效果。利用水文模型和污染物输运模型等工具,可以预测不同策略下的径流水量和污染物浓度变化,并对策略进行微调和优化,以提高效果和效益。

  • 标签: 海绵城市 降雨径流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金沙江与岷江流域作为重要的水资源供给地,其年径流量直接关系到流域内梯级水库的调度策略。为了有效掌握这两个流域年径流的丰枯模式及其相互遭遇的情况,本文采用了Copula函数构建了一个联合概率分布模型。通过对金沙江和岷江流域丰枯遭遇频率的细致分析,该研究提供了流域梯级水库中长期调度的重要科学依据。Copula函数的应用使得研究能够有效地捕捉两个流域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丰枯关系,这对于制定灵活的调度计划和提升水库群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的成果为实际的流域规划管理和梯级水库的优化调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这对于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以及提高流域水电站的发电效率与经济效益,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 标签: 联合概率分布模型 丰枯遭遇分析 梯级水库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