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1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前期因子及其影响机制利用观测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第2版气候预测系统模式(CFSv2)探讨了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PO)的前期因子。结果表明,前期冬、春季热带中东太平洋(TCEP)海表温度异常和春季北印度洋(NIO)海平面气压与夏季APO显著相关。前期冬季TCEP海温异常可以持续到春季,通过“大气桥”效应引起春季NIO海平面气压异常,进而引起青藏高原西部的垂直运动异常,改变了那里的春季降水。青藏高原西部春季降水异常又能通过改变土壤湿度存储异常信号并将其维持至夏季,进而导致该地区表面气温的变化,最终影响了夏季APO。CFSv2模式对前期冬、春季TCEP海温和春季NIO海平面气压的预测具有很高的技巧。同时,它也很好地抓住了前期TCEP海温以及NIO海平面气压与夏季APO的物理联系。因此,该模式可以提前数月预测夏季APO(图1)。(刘舸)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海平面气压异常 青藏高原西部 中东太平洋 TCEP
  • 简介:1.1夏季青藏高原积雪异常与同期梅雨降水的关联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EASE-grid)显示,在青藏高原西部、南部等高海拔地区夏季仍存在积雪。该地区的积雪异常可以调节青藏高原陆面加热,进而影响青藏高原西部的垂直运动,并通过经向垂直环流调节北印度洋地区的垂直上升运动。同时,通过热带地区的纬向垂直环流和开尔文波(Kelvinwave)响应,北印度洋异常垂直运动可以造成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也对西太平洋暖池的对流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的夏季积雪能够影响东亚-太平洋遥相关型(EAP)和相应的东亚梅雨区夏季降水异常(图1a)。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青藏高原西部 夏季降水异常 副热带高压异常 积雪异常
  • 简介:2016年,气候系统(极地气象)研究所在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气候系统模式研发以及极地气候研究方面获得了显著进展。揭示了GPCP和CMAP资料在北半球夏季风降水年际变率上的不一致性,提出基于两者算数平均减小该不确定性的方法和理由。GPCP和CMAP降水资料因覆盖全球范围和时间跨度较长而广泛用于气候监测和气候变率研究中。资料对比分析表明,尽管GPCP和CMAP资料均可描述北半球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循环特征,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绝对误差,这种差异在5—10月的西北太平洋(WNP)季风区最为明显,表现为CMAP资料中WNP季风区夏秋季降水较GPCP资料数据偏多。

  • 标签: 气候系统模式 气候变化 夏季风降水 极地气候 西北太平洋 季风区
  • 简介: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不仅在国际领域对国家之间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构成威胁,也是国家内部治理的新课题,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本研究从国家治理的角度重新审视气候变化对边疆的影响。研究梳理了自然科学和考古的研究成果,发现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社会经济变动不绝于耳。边疆不仅仅是中国的生态屏障所在,由于地理地貌的构成特点,也是最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的区域。未来气候持续变化的情况下,边疆地区在水安全、粮食和国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海岸线安全和重大工程安全方面都面临极大的挑战,这些都将成为边疆治理的新内容。文章认为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除了在工业化发达地区继续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减少资源消耗以外,在广大的边疆地区的生产活动要充分尊重当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走生态发展之路。同时,建立边疆适应气候变化的长期机制是边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成为当今边疆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安全 边疆治理 气候适应
  • 简介: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COP21)通过新的全球气候协定,即《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它基于历史责任,继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各自能力和公平的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由各国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文件模式,动员所有各方,达成了一个公平合理、富有雄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定,体现了多边主义应对全球挑战的价值,预示着一条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标签: 巴黎气候大会 国家自主贡献 温室气体减排
  • 简介: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候事件的特点及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近十年全球每年因气象或气候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00亿美元,死亡人数达22000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部分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强度增大,

  • 标签: 全球气候变化 灾害风险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管理 极端气候事件 生命财产安全
  • 简介:1引言兰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古时南靖以盛产佳兰而闻名遐迩,故县城有。兰陵”,“兰水”之称.近年来南靖县委,县政府致力于开发兰花资源,以优惠政策鼓励花农发展兰花产业.目前全县已种植国兰和热带兰面积达100多公顷。存圃兰花500多个品种8000多万株,年创产值上亿元。创汇2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兰花产销基地,被中国特产协会授于。中国兰花之乡”称号。1999年1月8日,南靖县举行首届兰花节,海内外各届兰商兰友数千人参加这一盛会.在珍品拍卖会上,七盆参拍名花均有主,最高的一盆下山水晶墨兰定锤价竞达38万元,轰动一时。2000年初,南坑镇兰花街又有一株国兰几经转手后在南韩以72万元的高价售出.丰厚的利润促使兰花产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 标签: 兰花资源 南靖县 气候 中国兰花 调控 习性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岳西县气象局提供的1991~2020年月平均温度、湿度、日照时数、气压和风速数据,根据气候要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当地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发展康养旅游业。

  • 标签: 气候要素   健康   康养旅游   岳西县
  • 简介:你的我的大家的日记大曝光,心事全公开。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日记很优秀,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故事很特别,不要客气,快快登场!优秀日记请寄:150001哈尔滨市南岗区阿什河街11号《小雪花》(小学快乐作文)编辑部欣心姐姐收!来稿请在信封上注明“日记不设防”栏目。

  • 标签: 日记 南极考察 优秀 快乐作文 哈尔滨市 阿什河
  • 简介:中国南极泰山站二期工程2018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主要任务是完成泰山站配套系统工程。泰山站位于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2621米。泰山站一期主体建筑完成后,2014年2月建成开站。

  • 标签: 二期工程 泰山 南极 中国 系统工程 伊丽莎白
  • 简介:鄂栋臣院士是我国极地测绘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先后四赴南极、二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是中国第一幅南极地图——长城站地形图的测定者,也是中国第一个南极地名——长城湾的命名者,还是将中国测绘标志埋设在北极点的第一人。

  • 标签: 鄂栋臣 南极测绘 生平 人格精神 南极地图
  • 简介:南极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蕴含着巨大的科研和商业价值,但南极生物勘探及其法律规制仍然存在各种争议。中国的相关管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很好的管理南极地区的生物勘探活动。但考虑到直接在法律中加入对南极生物勘探的规定缺少可行性,因此可以考虑从加强登记备案制度入手,加强与南极生物勘探有关活动的管理。

  • 标签: 南极 生物勘探 登记备案制度
  • 简介:2009年2月2日.科考队员举行中国南极昆仑站开站仪式。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科考队内陆冰盖队队长李院生被任命为首任站长。昆仑站的成功建设.是我国在迈向极地考察强国道路上跨出的坚实一步.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从大陆边缘向内陆腹地的跨越.揭开了人类和平利用南极的新篇章。

  • 标签: 南极考察 和平利用 昆仑 内陆冰盖 大陆边缘 极地考察
  • 简介:南极磷虾Euphausiasuperba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单种生物资源之一,对维持南极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自从挪威开始规模化高效开发南极磷虾资源,促使南极磷虾年捕捞产量由最初的10万~12万t跃升至20万t以上。伴随中国、智利等国家关注并加入南极磷虾资源开发队伍,新一轮的南极磷虾资源开发竞争正在展开。确立我国在南极磷虾资源开发中的大国地位,维护我国极地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国家权益,是当前面临的突出任务。本文通过综述南极磷虾种群特征与资源分布,回顾南极磷虾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总结目前南极磷虾的生产现状,分析南极磷虾的生态地位和贡献,提出南极磷虾管理要求与趋势,以期为提高我国南极磷虾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国家话语权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南极磷虾 资源 开发 管理
  • 简介: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期间,我国首架巴斯勒-67(BT-67)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在南极首飞圆满完成任务,标志着中国南极科考在完全航空支持野外作业的能力提高了一大步,在高精度南极冰盖航空遥感观测上走在了世界首列,意味着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逐步从参与者变为引领者。

  • 标签: 固定翼 南极 中国 飞机 飞行 航空遥感
  • 简介:扎沃多夫斯基岛是南桑维奇群岛的一个小岛,宽不到6千米,东距南极半岛北端1800千米,1819年由俄罗斯人首先发现。这里是南大西洋上的一个偏远宁静的小岛,每年有几个月,一群群被称为南极“绅士”的企鹅蜂拥来到岛上,喧闹声震耳欲聋。这是因为扎沃多夫斯基岛是世界上最大的企鹅栖息地。

  • 标签: 南极半岛 栖息地 南大西洋 俄罗斯 企鹅
  • 简介:【背景材料】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正式发布了我国南极内陆考察站的站名和站址位置。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

  • 标签: 南极 内陆 昆仑 科考 新闻发布会 国家海洋局